別胡青岩督學四首·其四原文
始從西江來,又轉江西旆。
望者興笑顏,居者重遐弁。
嗟嗟後生子,縱日失其轡。
莊渠啟前轍,覺山互相繼。
如何三十載,此學日淪替。
豈無甘泉翁,有志弗獲遂。
乃知功利波,頹逝不能制。
今君復旋駕,溢者益以潰。
悵望江上舟,因之轉煩憒。
詩詞問答
問:別胡青岩督學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別胡青岩督學四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泉翁門下學者甚多,皆不能有所卓立。
參考注釋
西江
珠江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雲南,到廣西梧州後稱西江,全長2129公里
江西
中國東南部的省。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3320萬,省會南昌。贛江南北貫全省,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位於省的北部;湖周圍平原為主要產糧區。立於鄱陽湖入長江口西側的廬山為著名避暑勝地。位於省西部的井崗山為中國 * 創立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鎢礦產地
笑顏
含笑的面容
一展笑顏
嗟嗟
(1).嘆詞。表示招呼。《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2).嘆詞。表示感慨。《楚辭·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唐 李頎 《行路難》詩:“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可為鄰。” 明 張煌言 《長鯨行》:“嗟嗟長鯨爾何愚,如彼異類空屈節。”
(3).嘆詞。表示讚美。《詩·商頌·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鄭玄 箋:“重言嗟嗟,美嘆之深。”《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 漢 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 明 陳烈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嗟嗟樹開國之勛猷,昭傳世之文章。”
(4).象聲詞。猶濺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
後生子
〈方〉∶後生,年輕小伙子
前轍
(1).以前車輪壓出的痕跡。喻以前的錯誤或教訓。《南史·齊高帝諸子傳下論》:“自 宋 受 晉 終, 馬氏 遂為廢姓, 齊 受 宋 禪, 劉 宗盡見誅夷, 梁武 革 齊 ,弗取前轍, 子恪 兄弟,並皆録用。” 明 徐渭 《奉答馮宗師書》:“如以為 魏公 既作法象章,又作圓三五章,則重複之病,不犯前轍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閻王》:“由是立改前轍,遂稱賢淑。”
(2).喻指前人的作品。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雖復道極數殫,終然相襲,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轍焉。”
互相
彼此
互相攻擊。——《廣東軍務記》
互相吞併。——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互相軒邈。——吳均《與朱元思書》
互相的愛慕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三十
(1).數詞。十的三倍。《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歲。《穀梁傳·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贈王威古》詩:“三十羽林將,出身常事邊。”
(3).指三十年。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淪替
衰落;廢棄。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三》:“住 江 北者,相繼代興,時在 江 南者,輒多淪替。”《晉書·張天錫傳》:“散騎常侍 天錫 拔跡登朝,先祀淪替,用增矜慨,可復 天錫 西平郡公 爵。”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詩:“延引故鄉人,風義未淪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雜觚·大清經解》:“他年各家所著之書,或不盡傳,奧義單詞,淪替可惜,若之何哉!”
甘泉
(1)
(2) 甜美的泉水
但願人間的一切血淚和汗點,同雨點一樣,化做甘泉
孔子曰:“為人下者乎?其猶土也?深抇( hú)掘
(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堯問》
(4) 亦指美好的水泉
濟南多甘泉,名聞者以十數
有志
有志向;有志氣。《禮記·禮運》:“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漢 王粲 《詠史》:“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 唐 韓愈 《送區冊序》:“﹝ 區冊 ﹞入吾室,聞詩書仁義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間也。” 孫中山 《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 民國 新成,時方多事,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樹業之時。”
功利
(1) 功名利祿。多含貶義
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莊子·天地》
(2) 功業所帶來的利益
民知誅罰之皆起於身也,故疾功利於業,而不受賜於君。——《韓非子·難三》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旋駕
回駕。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卷下:“今寺後有小橋,曰‘回龍’,即當時旋駕處也。”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亂歲》:“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駕,諸兇煞俱不用事,多於此五日內婚嫁,謂之百無禁忌。”
悵望
惆悵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齊 謝朓 《新亭渚別范零陵》詩:“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 唐 杜甫 《詠懷古蹟》之二:“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六代繁華,春去也,更無訊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西遊記》第五十回:“卻説 唐僧 坐在圈子裡,等待多時,不見 行者 回來,欠身悵望道:‘這猴子往那裡化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著悵望的時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聞記者也走了來,其中有幾個是我在 漢口 認識的。”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後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煩憒
謂心煩意亂。 漢 王逸 《九思·逢尤》:“被諑譖兮虛獲尤,心煩憒兮意無聊。” 唐 柳宗元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騷吾心,則固僵仆煩憒,愈不可過矣。” 宋 曾鞏 《詠雪》:“已開襟胸絶煩憒,更足溝塍慰空竭。”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別胡青岩督學四首·其四原文_別胡青岩督學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