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板橋曲折溪亭接,習習香風左右披。
傳得杜詩神逸處,洒然荷淨納涼時。
詩詞問答
問:《題弘旿山水冊·其十六·荷香水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四
參考注釋
板橋
木板架設的橋。《墨子·備城門》:“為斬縣梁,聆穿,斷城以板橋。” 孫詒讓 間詁:“連板為橋,架之城塹以便往來。” 唐 溫庭筠 《商山早行》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渾河》:“跨河板橋甚敧,行者率猿臂渡,毛骨盡竦。”《紅樓夢》第十七回:“忽見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度過橋去,諸路可通。”
曲折
(1) 彎曲
一條曲折的小路
(2) 委曲
巷道曲折
(3) 複雜的、不順當的情節
這件事情裡面還有不少曲折
(4) 違背自己本意的奉承
據經正對,無所曲折
溪亭
臨溪水的亭子。 唐 張祜 《題上饒亭》詩:“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 宋 李清照 《如夢令》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習習
(1).頻頻飛動貌。《楚辭·九辯》:“驂白霓之習習兮,歷群靈之豐豐。” 朱熹 集註:“習習,飛動貌。” 晉 左思 《詠史》之八:“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唐 盧照鄰 《釋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鳥兮其羽習習。”
(2).微風和煦貌。《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毛 傳:“習習,和舒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十六:“靈風生太漠,習習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這春光融融,和風習習,憑在欄桿上,留連痛飲。” 冰心 《寄小讀者》七:“涼風習習,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習習冠蓋。”《文選·左思<魏都賦>》:“習習冠蓋,莘莘蒸徒。” 張銑 註:“習習,盛也。”
(4).清雅和諧貌。 漢 傅毅 《舞賦》:“或有矜容愛儀,洋洋習習。”《文選·嵇康<琴賦>》:“洋洋習習,聲烈遐布。” 李周翰 註:“洋洋習習,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癢等感覺。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細辛出 華山 ,極細而直,深紫色,味極辛,嚼之習習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 石 覺森寒如澆氷水,喉中習習作癢。”
(6).象聲詞。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溪流潺潺雨習習,燈影山光滿窗入。” 沉從文 《邊城》十一:“草叢裡綠色蚱蜢各處飛著,翅膀搏動空氣時,習習作聲。”
香風
(1).帶有香氣的風。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香風浄土之聲,寶樹鏗鏘之響,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楊師道 《賦終南山用風字韻應詔》:“登臨日將晚,蘭桂起香風。”《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錢青 貼里貼外,都換了時新華麗衣服,行動香風拂拂,比前更覺標緻。” 劉半農 《餓》詩:“同時擔子上的小火爐,煎著醬油,把香風一陣陣送來,叫他分外的餓。”
(2).比喻奢靡淫逸的風氣。如: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衝破十里洋場的香風迷霧,保持了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杜詩
指 唐 代大詩人 杜甫 的詩或詩集。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考證》:“舊 蜀 本 杜 詩並無註釋。” 巴金 《家》二四:“ 杜 詩説:‘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神逸
(1).謂文思活躍。《舊唐書·文苑傳下·李翰》:“為文精密,用思苦澀。常從 陽翟 令 皇甫曾 求音樂,每思涸則奏樂,神逸則著文。”
(2).神奇超逸。 宋 蘇軾 《畫水記》:“ 唐 廣明 中,處士 孫位 始出新意,畫奔湍巨浪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盡水之變,號稱神逸。”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谷下》:“ 張長史 草書頽然天放,略有點畫處,而意態自足,號稱神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尾有 宣和 二篆書,與 趙 本又不同,而字畫之神逸迥出諸家之上,或即 賈 刻原本歟!”
洒然
(1).瀟灑;灑脫。 宋 蘇舜欽 《大理評事杜君墓誌》:“﹝ 杜叔溫 ﹞性洒然峻拔,少所與合。” 明 楊慎 《詞品·嚴次山》:“ 嚴仁 字 次山 ……又長於慶壽贈行,洒然脫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風格洒然,談言微中。”
(2).猶欣然。《新唐書·忠義傳下·賈直言》:“ 穆宗 召為諫議大夫,羣情洒然稱允。” 宋 蘇舜欽 《滄浪亭記》:“至則洒然忘其歸,箕而浩歌,踞而仰嘯。” 清 惲敬 《同游海幢寺記》:“八月之望,與 仲廷 飲於 靖海門 之南樓,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際,意為之洒然。”
(3).風吹雨灑的樣子。 唐 戴叔倫 《喜雨》詩:“川上風雨來,洒然滌煩襟。”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涼爽快。 宋 蘇舜欽 《處州照水堂記》:“遂構廣廈,且以‘照水’題之,庨豁虛明,坐視千里,雖甚盛暑,洒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書呈王仲顯南卿二友》詩:“使君坐侯宅,窗間即涼臺。何敢訴苦熱,洒然助心齋。”
(5).形容神氣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頓時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則何如 胎簪子 洒然陽氣見於面,病若脫而瘳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來試掛,果然女病洒然。”《西遊記》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氣想是已行散了。洒然無事,又吃水何為?”
(6).驚異貌;忽然。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一折:“天子洒然驚覺,可是南柯一夢。”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生始洒然有省,因叩行止。”
(1).灑脫貌。《新唐書·文藝傳上·袁朗》:“ 後主 聞其才,詔為《月賦》一篇,洒然無留思。”
(2).暢快貌。 宋 曾鞏 《送劉醫博》詩:“洒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為枯骸。” 宋 楊萬里 《晨炊白昇山》詩:“千峯為我旋生妍,我為千峯一洒然。”
(3).瞭然而悟。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房 遂洒然,方記其為僧時,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淵明 詩云:‘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説得更好。蓋其自 彭澤 賦歸之後,洒然悟心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與樓希仁書》:“能言者聲和而音雅,詞切而義明,理約而不亂,端多而不復,聽之使人洒然不倦。”
驚異貌。《莊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來,吾洒然異之。”
(1).寒冷貌。《素問·風論》:“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時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壺之中。”
(2).肅敬貌。《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是日觀 范雎 之見者,羣臣莫不洒然變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灑,先典反。” 宋 蘇軾 《黃州上文潞公書》:“伏讀洒然,知其不肖之驅,未死之閒,猶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場,追 申徒 而謝 子產 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齊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窗楞西向,戶榻洒然,室不大而潔。”
納涼
乘涼
納涼而涼逐之生。——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庭院納涼。——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