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寺行宮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桃花寺行宮作原文

行館梵宮傍,謁陵歸憩常。

藉因澄念慮,聊以托清涼。

雖曰桃花謝,奚妨松色蒼。

明當駐靜寄,佳已送山光。

詩詞問答

問:桃花寺行宮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桃花寺行宮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桃花寺行宮作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九

2. 靜寄山莊盤山別墅名

參考注釋

行館

舊時官員出行在外的臨時居所。《水滸傳》第三八回:“ 張順 答道:‘些小微物,何足掛齒。兄長食不了時,將回行館做下飯。’” 明 袁宏道 《自從行別袁水部》詩:“我見行館 沙市 傍,市上桃花照春浪。”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憂國焦勞,馳驅盡瘁,遂卒於 廣寧 行館。” 李烈鈞 《辛亥革命及督贛時期》:“余奉電先開省議會決定一切,並以 百花洲 陳列館為總理行館。”

梵宮

原指梵天的宮殿。後多指佛寺。 南朝 梁 沉約 《瑞石像銘》:“永言鷲室,棲誠梵宮。” 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梵宮霞積,香閣星浮。” 元 耶律楚材 《憩解州邵薛村洪福院》詩:“天兵南出 武陽東 ,暫解征鞍憩梵宮。” 清 李漁 《憐香伴·僦居》:“寳菴花竹成林,闌乾曲折,不似梵宮結構,竟像人家的書舍一般。”

謁陵

到陵墓前拜謁;瞻仰陵墓

念慮

(1).思慮。《淮南子·說山訓》:“念慮者不得臥。止念慮,則有為其所止矣。”《漢書·公孫弘傳》:“君其存精神,止念慮,輔助醫藥以自持。”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 文公 格物之説,只是少頭腦,如所謂察之於念慮之微。”

(2).掛念。 唐 李綽 《尚書故實》:“臣有弟 嘉祐 遠牧方州,手足支離,常繫念慮。” 金 王若虛 《答張仲傑書》:“大小幸安,不必過煩念慮也。”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明當

猶明日,明天。《北史·蕭寶夤傳》:“ 寶夤 明當拜命,其夜慟哭。” 唐 王維 《宿鄭州》詩:“明當渡 京水 ,昨晚猶 金谷 。” 宋 吳潛 《水調歌頭·和梅翁韻預賦山中樂》詞:“倚棹明當發,歸夢落三洲。”

明白得當。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見 陸丈 回書,其言明當。”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古人不忌重韻》:“古人但取文理明當而已,初不避重字也。” 清 姚鼐 《復魯絜非書》:“抑人之學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陳理義必明當,布置取捨,繁簡廉肉不失法,吐辭雅馴不蕪而已。”

靜寄

優閒地寄寓、依託。 晉 陶潛 《停雲》詩:“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宋 陸游 《漁隱堂獨坐至夕》詩:“三尺桐絲多靜寄,一樽玉瀣足幽欣。”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約 《泛永康江》詩:“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 唐 岑參 《郡齋平望江山》詩:“山光圍一郡,江月照千家。”

詩詞推薦

桃花寺行宮作原文_桃花寺行宮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