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檀玉如意原文
檀為芝柄玉為朵,巧制由來出梵那。
意已雲無如豈有,空原不欠色斯多。
全提固弗容擬議,二諦依然藉揣摩。
即事問當作何說,所期歲美與人和。
詩詞問答
問:題檀玉如意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檀玉如意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檀玉如意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七
參考注釋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無如
無可奈何
今天想回去,無如未買著票
色斯
《論語·鄉黨》:“色斯舉矣,翔而後集。”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見顏色不善則去之。”後因以“色斯”指遠遁以避世。《後漢書·左雄傳》:“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以求名。”《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古人所以或避危亂而不肯入,或色斯而不終日者,慮 巫山 之失火,思芝艾之並焚耳。”
擬議
(1) 行動之前的計畫、籌劃
(2) 草擬
擬議規劃
二諦
佛教語。指真諦和俗諦。凡隨順世俗,說現象之幻有,為俗諦。凡開示佛法,說理性之真空,為真諦。二諦互相聯繫,為大乘佛教基本原則之一。 南朝 梁 蕭統 《令旨解二諦義》:“二諦者,一是真諦,一名俗諦。真諦亦名第一義諦,俗諦亦名世諦。真諦、俗諦以定體立名,第一義諦、世諦以褒貶立目。若以次第言説,應雲一真諦、二俗諦。” 隋 江總 《建初寺瓊法師碑》:“ 老 驚靈籥, 孔 惜逝川。三空莫辨,二諦何詮!” 呂澂 《中國佛教源流略講》第五講:“中道聯繫到二諦,即空是真諦,有是俗諦,二者統一起來而成中道。”參閱《中論·觀諦品》。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揣摩
悉心探求
我始終揣摩不透他的意思
即事
(1).任事;作事。《史記·封禪書》:“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公乃盛服執笏以入即事。”《續資治通鑑·宋寧宗慶元四年》:“樞密使 襄 ,請用步卒穿濠築障……軍民並役,又募飢民以傭,即事五旬而畢。”
(2).面對眼前事物。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 宋 王安石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詩:“即事有哀傷,山川自如故。”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即事興情,因而成賦。”
(3).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詩。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後命題者也。”
(4).多用為詩詞題目。如 唐 杜甫 《草堂即事》詩, 宋 辛棄疾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詞, 郭沫若 《南水泉即事》詩等等。
當作
見“ 當做 ”。
所期
期望。《梁書·王錫傳》:“一日見二賢,實副所期。”《南史·蔡約傳》:“今用卿為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
人和
指人心歸一,上下團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詩詞推薦
贈衛鑄生先生即以送行
方仁淵〔清代〕弱水蓬萊萬里還,虞椒傾蓋識朱顏。書傳玉板蘭亭外,人在林逋魏野間。老去漸於詩律細,興來猶對酒杯頑。愴懷
名句推薦
- 中華傾弊無他故,習尚淡談出望門徐鈞《陳頵》
- 立盡斷橋寒日薄,回頭何處望天津何夢桂《和岳文二公西湖韻》
- 映空終日但如絲,安得垂檐似綆縻張嵲《閔雨》
- 此老三年別,何時萬里回
- 向來慈寧隔沙漠,倩鴈傳書鴈難托
- 罷朝鳴珮驟歸鞍,今日還同昨日歡權德輿《放歌行》
- 煜煜夕日,不尚有朝王令《夕日操》
- 環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盧仝《雜曲歌辭。自君之出矣》
- 乾坤玉花中,客子眩回顧陳造《再次韻》
- 浮空仿佛女乘鸞趙子發《鷓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