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薌亭原文
校讎淇園姿,勁特傲霜雹。
論交不滿眼,入社難湊泊。
賴有此檀欒,嫣然時解籜。
風枝兼雨葉,調度固不惡。
結實何離離,開花紛莫莫。
鳳鳥當來過,歲華今異昨。
詩詞問答
問:淨薌亭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淨薌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六部
參考注釋
校讎
亦作“校仇”。 1.一人獨校為校,二人對校為讎。謂考訂書籍,糾正訛誤。 漢 劉向 《<管子>序》:“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 唐 韓愈 《送鄭十校理序》:“秘書,御府也,天子猶以為外且遠,不得朝夕視,始更聚書 集賢殿 ,別置校讎官,曰學士,曰校理。”《宋史·職官志四》:“﹝ 元祐 三年﹞十二月,詔禮部,本省長貳定校讐之課,月終具奏。” 清 吳翊 《洞庭山館呈司寇東海公》詩之二:“錦堂恩詔許歸休,妙選賓僚佐校讐。”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解故上》:“自 隋 以降,書府失其守,校讎之事,職諸世儒。”
(2).比試;比較。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潘爛頭》:“或謂 潘 曰:‘汝素以術自衒,今天師至矣,敢與之校讎乎?’” 魯迅 《書信集·致蔣抑卮》:“事物不相校讎,輒昧善惡。”
淇園
古代 衛國 園林名。產竹。在今 河南省 淇縣 西北。《史記·河渠書》:“是時 東郡 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 淇園 之竹以為楗。”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 淇園 , 衛 之苑也,多竹篠。”《後漢書·寇恂傳》:“ 恂 移書屬縣,講兵肄射,伐 淇園 之竹,為矢百餘萬。” 宋 司馬光 《送龔章判官之衛州》詩:“ 淇園 春竹美,軍宴日椎牛。” 清 吳偉業 《通元老人龍腹竹歌》:“ 淇園 已竭蒼生痛, 會稽 正採征人哀。”
傲霜
不為寒霜所屈。 宋 蘇軾 《贈劉景文》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清 李漁 《閒情偶寄·種植部·冬青》:“然談傲霜礪雪之姿者,從未聞一人齒及。” 聞一多 《晴朝》詩:“傲霜的老健的榆樹,伸出一隻粗胳膊。”
論交
(1).爭論與交談。 唐 李頎 《行路難》詩:“秋風落葉閉重門,昨日論交竟誰是。”
(2).結交;交朋友。 唐 高適 《送前衛縣李寀少府》詩:“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 宋 陳師道 《贈魯直》詩:“相逢不用蚤,論交宜晚歲。” 清 龔自珍 《哭鄭八丈》詩:“論交三世久,問字兩兒趨。” 張昭漢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遊長江歌以紀事》:“古人論交恩義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滿眼
(1).充滿視野。 晉 陶潛 《祭程氏妹文》:“尋念平昔,觸事未遠,書疏猶存,遺孤滿眼。”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清 張養重 《汀州道中》詩:“可憐滿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兩個從來沒有去過 上海 ,一下了北火車站,滿眼儘是高樓大廈,幾乎遮去了半個天。”
(2).猶言一心一意。《水滸傳》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滿眼只望太尉來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題奏此事,則 梁山泊 十萬之眾,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紀,自從沒了你爺,便滿眼只看你,若是你做出事來,老身靠誰?”
(3).充滿眼球。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魯貴 坐在左邊一張破靠椅上,喝得醉醺醺的,滿眼紅絲,像個猴子,望著 侍萍 打著噎。”
湊泊
亦作“ 湊拍 ”。1.凝合;聚合。《景德傳燈錄·慧寂禪師》:“我今分明向汝説聖邊事,且莫將心湊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六》:“登 玉龍 ,其閣跨瀑布上流,當兩山峽口,乃西支與中支二大距湊拍處。” 李大釗 《Pan……ism之失敗與Democracy之勝利》:“一九一四年世界戰禍之勃發,與夫吾國近來政局之翻覆,雖原因多端,湊泊而成,未可以一概而論。”
(2).湊合;拼湊。 宋 陸游 《跋呂成尗<和東坡尖義韻雪詩>》:“字字工妙,無牽強湊泊之病。”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何得以一二韻約束為之?既約束,則不得不湊拍;既湊拍,安得有性情哉?” 梁啓超 《讀十月初三日上諭感言》:“實則不過無機的集合,偶然的湊泊,絶非有一共同之目的以相團結。”
(3).促成;形成。《朱子語類》卷六三:“物若扶植,種在土中,自然生氣湊泊他。” 清 趙翼 《甌北詩話·蘇東坡詩》:“此等詩雖非 坡公 著意之作,然自然湊泊,觸手生春,亦見其學之富而筆之靈也。” 蔡元培 《美術與科學的關係》:“我為什麼此時到 湖南 ?為什麼今日到這個第一師範學校……這都有各種原因湊泊成功,竟沒有一點自由的。”
(4).附著。《朱子語類》卷四:“人之所以生,理與氣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窮,然非是氣,則雖有是理,而無所湊泊。”
(5).湊巧。《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也是機緣湊泊,適纔 聞人生 庵前閒看時,恰好 靜觀 偶然出來閒步,在門縫裡窺看。”
檀欒
(1).秀美貌。詩文中多用以形容竹。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脩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並馳道。” 唐 王叡 《竹》詩:“成韻含風已蕭瑟,媚漣凝淥更檀欒。”
(2).借指竹。 宋 梅堯臣 《和刁太傅新墅十題·移竹》:“遠愛檀欒碧逕開,荷鉏乘雨破秋苔。”
嫣然
美好貌
嫣然一笑
解籜
謂竹筍脫殼。 南朝 宋 鮑照 《詠採桑》:“早蒲時結陰,晚篁初解籜。” 宋 邵雍 《高竹》詩之八:“抽萌如止戈,解籜如脫甲。”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新筍正解籜,簌簌時聞香。”
風枝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養。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慟甚風枝,悲深霜露。”參見“ 風樹 ”。
(2).風吹拂下的樹枝。 唐 戴叔倫 《客夜與故人偶集》詩:“風枝驚暗鵲,霜草覆寒蛩。”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南唐 有畫,黃頭子數十枚集於風枝上。”
調度
(1) 調動;安排
從重要的交通中心調度貨車
當夜調度已定。——《三國演義》
(2) 擔負指揮調派人力、工作、車輛等工作的人;調度員
他是電車公司的調度
不惡
(1).謂不為惡聲厲色。《易·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程頤 傳:“遠小人之道,若以惡聲厲色,適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莊威嚴,使知敬畏。”
(2).不壞;不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王凝之 謝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還 謝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釋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惡,汝何以恨廼爾?’” 唐 白居易 《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詩:“紫綬相輝應不惡,白鬚同色復何如?” 魯迅 《野草·死後》:“在手背上觸到草蓆的條紋,覺得這屍衾倒也不惡。”
結實
(1)
(2) 強健
張胖子長得很結實
(3) 牢固
結實的靴子保護著他們的腳
離離
(1).盛多貌。《詩·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實離離。” 毛 傳:“離離,垂也。” 鄭玄 箋:“其實離離,喻其薦俎禮物多於諸侯也。” 孔穎達 疏:“言二樹當秋成之時,其子實離離然垂而蕃多,以興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時,其薦俎眾多。”《文選·張衡<西京賦>》:“神木靈草,朱實離離。” 薛綜 註:“離離,實垂之貌。” 前蜀 貫休 《經弟妹墳》詩:“淚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離離。” 宋 葉適 《哀鞏仲至》詩:“君文蚤貴重, 蜀 錦載胡車,離離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2).濃密貌。 三國 魏 曹操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唐 陳昌言 《白日麗江皋》詩:“鬱鬱長堤土,離離淺渚毛。” 明 高啟 《與杜進士寅登白蓮閣對雨》詩:“遠愁高樹共離離,風逆潮聲上浦遲。” 清 陳夢雷 《青青河畔草》詩:“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 李瑛 《戰鬥的城》詩:“如今,我看見當年簽約的樓閣,早埋進離離的荒草。”
(3).井然有序貌。《尚書大傳》卷三:“《書》之論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若參辰之錯行。”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皎皎白間,離離列錢。” 隋 虞世基 《講武賦》:“始軒軒而鶴舉,遂離離以雁行。” 宋 蘇軾 《寄蘄簟與蒲傳正》詩:“ 蘭溪 美箭不成笛,離離玉筯排霜脊。”
(4).曠遠貌;空貌。 宋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詩:“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疎林寄秋晚。”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碧瑣離離, * 窺月中之影;白榆歷歷,青龍伏天上之形。”
(5).明亮貌;光鮮貌。 五代 齊己 《還人卷》詩:“金梭札札文離離, 吳 姬 越 女羞上機。” 明 唐寅 《七夕贈織女》詩:“神雲矯矯月離離,帝子飃颻即故期。” 孫世偉 《克庵寄示蒞閩以來詩稿哀時感物憂讒畏譏賦此以志同聲之感並呈朴庵》:“西維星象離離變,南海秋潮暗暗沉。”
(6).引申為光彩、光榮。 清 曾國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銘》:“離離令問,匪邇伊遙。”
(7).清晰貌;分明貌。 唐 李白 《扶風豪士歌》:“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 王琦 註:“即水清石見之意。” 明 李東陽 《赤壁圖歌》:“姦雄僭竊何足數,青史離離後人看。”
(8).隱約貌。 唐 盧綸 《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並見示》:“亂螢光熠熠,行樹影離離。” 唐 李賀 《長歌續短歌》:“夜峯何離離,月明落石底。” 明 張居正 《人日對雪贈朱鎮山》詩:“九逵密如繡,雙闕影離離。”
(9).若斷若續貌;相連貌。 隋 盧思道 《孤鴻賦》:“行離離而高逝,響噰噰而相續。”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 宋 蘇軾 《文與可飛白贊》:“離離乎其遠而相屬,縮縮乎其近而不隘也。” 元 楊謙 《不礙雲山樓歌》:“海之山兮離離,障我流兮東之。”
(10).懶散疲沓貌。《荀子·非十二子》:“勞苦事業之中,則儢儢然,離離然。” 楊倞 註:“離離,不親事之貌。”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儢儢離離,謂不耐煩苦勞頓,嬾散疏脫之容也。”
(11).飄動貌;搖盪貌。《文選·張衡<思玄賦>》:“拽雲旗之離離兮,鳴玉鸞之譻譻。” 張銑 註:“離離,飛貌。” 唐 白居易 《雜興》詩之一:“東風二月天,春雁正離離。” 明 方孝孺 《游石鏡山》詩:“離離莫雲合,矯矯孤鴈鳴。” 清 洪亮吉 《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記》:“隨波離離,影界水陸,下拂魚尾,上憇鳥足者,名曰葑田。”
(12).輕細貌。 唐 謝偃 《樂府新歌應教》詩:“細細輕裙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
(13).悲痛貌;憂傷貌。《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曾哀悽欷,心離離兮。” 王逸 註:“離離,剝裂貌。”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離離掛空悲,慼慼抱虛警。” 清 孫枝蔚 《寄懷方爾止》詩:“離離怕見花枝動,藹藹長教酒盞親。”
(14).獨特貌;孤獨貌。 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愍茲珍木,離離幽獨。” 唐 常建 《客有自燕而歸哀其老而贈之》詩:“離離一寒騎,嫋嫋馳白天。” 清 劉火炤 《泗州道上》詩:“極目離離土一丘, 漢 皇陵廟此山頭。”
(15).象聲詞。 唐 李德裕 《唐故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劉公神道碑銘》:“落槭槭之霜葉,叫離離之晚鴻。” 唐 溫庭筠 《罩魚歌》:“風颸颸,雨離離,菱茭刺,鸂鶒飛。” 清 金人瑞 《境智二童子》詩:“滿口離離含黑墨,杏花壇上讀書回。”
開花
(1) 植株花朵綻開,比喻出現好的事物或局面
這棵百合早開花了
荒漠開花
(2) 比喻經驗傳開或事業興起
先進技術全面開花
(3) 像花那樣散開
高射炮火遍地開花
莫莫
昏昧無知貌。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若問以《墳》《索》之微言……古今因革之異同,則怳悸自失,喑嗚俛仰,蒙蒙焉,莫莫焉,雖心覺面牆之困,而外護其短乏之病。”
(1).茂密貌。《詩·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 朱熹 集傳:“莫莫,茂密貌。” 晉 左思 《蜀都賦》:“黍稷油油,稉稻莫莫。” 明 何景明 《養蠶詞》:“桑葉莫莫,蠶白滿箔。”
(2).肅敬貌。《詩·小雅·楚茨》:“君婦莫莫,為豆孔庶,為賓為客,獻酬交錯。” 朱熹 集傳:“君婦,主婦也;莫莫,清靜而敬至也。”
(3).猶默默。 漢 揚雄 《甘泉賦》:“炕浮柱之飛榱兮,神莫莫而扶傾。”
(4).同“ 漠漠 ”。塵土飛揚貌。莫,通“ 漠 ”。《漢書·揚雄傳上》:“《校獵賦》:‘莫莫紛紛,山谷為之風焱,林叢為之生塵。’” 顏師古 註:“莫莫,塵埃貌;紛紛,亂起貌。” 漢 王逸 《九思·疾世》:“時昢昢兮旦旦,塵莫莫兮未晞。”
鳳鳥
鳳凰。傳說中的瑞鳥。《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摯 之立也,鳳鳥適至。”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十:“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當來
(1).將來。《魏書·崔亮傳》:“但令當來君子,知吾意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若當來限盡之後,一性既往,四大狼籍。”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一折:“此人非小可,此人當來必然崢嶸有日。”
(2).原來;起初。《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今 河 北之干戈甫定, 朱溫 之兇燄猶存,大王遽即大位,殊非當來弔伐之本意,天下誰不解體乎?”《秦併六國平話》卷中:“當來六國與 秦 比肩…… 始皇 貪心無厭,謀合併一統。”
歲華
(1).時光,年華。 南朝 梁 沉約 《卻東西門行》:“歲華委徂貌,年霜移暮髮。” 後蜀 毛熙震 《何滿子》詞:“寂寞芳菲暗度,歲華如箭堪驚。” 宋 梅堯臣 《次韻任屯田感予飛內翰舊詩》:“歲華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登贛州城內八境台》詩:“三江日夜流,八境歲華遒。”
(2).猶歲時。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歲華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唐 白居易 《答尉遲少監水閣重宴》詩:“人情依舊歲華新,今日重招往日賓。” 宋 范成大 《立秋》詩:“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參見“ 歲時 ”。
(3).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榮,故謂。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宋 王安石 《絕句》之六:“不是春風巧,何緣有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