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繼德堂原文
弗敢六旬加一紀,希將八六禪元開。
籲天設使能符願,是地猶然擬重來。
肯構新居思豫耳,名堂繼德意深哉。
煙波致爽如寧壽,避暑無妨有別裁。
詩詞問答
問:題繼德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繼德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繼德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十四
2. 去聲
參考注釋
一紀
(1).歲星(木星)繞地球一周約需十二年,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國語·晉語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韋昭 註:“十二年,歲星一周為一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 張衡 研《京》以十年, 左思 練《都》以一紀。” 唐 柳宗元 《見促行騎走筆酬贈》詩:“投荒垂一紀,新詔下荊扉。” 清 顧炎武 《過李子德》詩:“憶昔論交日,星霜一紀更。”但古又有以四歲一小周(《素問·六微旨大論》)、三十年(《素問·天元紀大論》)、七十六年(《易乾鑿度》)、一千五百二十歲(《詩·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統曆》)為一紀者。
(2).有條理的一部分。《靈樞經· * 》:“ 黃帝 問於 歧伯 曰:‘余聞九鍼於夫子眾多矣,不可勝數,余推而論之,以為一紀。’”
籲天
向天呼冤。 宋 曾鞏 《酬介甫還自舅家書所感》詩:“籲天高未動,望歲了何如?”《明史·后妃傳一·英宗孝莊皇后》:“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
設使
如果;假使
猶然
(1).舒遲貌。《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君子猶然如將可及也,而不可及也。”《逸周書·官人》:“喜色猶然以出。” 朱右曾 校釋:“猶然,舒和貌。”
(2).微笑自得之貌。《莊子·逍遙遊》:“ 宋榮子 猶然笑之。” 陸德明 釋文:“ 崔 李 云:‘猶,笑貌。’”
(3).尚且。《史記·遊俠列傳》:“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
(4).尚且如此。 清 方文 《胡母節壽詩》:“世變節義如輕塵,男子猶然況婦人。”
(5).仍然。《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 張勝 的心,死後猶然相從。”《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一對料絲燈﹞今已六十餘年,猶然簇新。”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這幅畫景,猶然清清楚楚的擺在腦際。”
(6).仍然如此。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唐 世士人宴聚,盛行葉子格, 五代 、國初猶然,後漸廢不傳。”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關鎮雜記·秦皇島》:“﹝ 秦皇 ﹞下馬拜,荊皆垂首向地,如頓伏狀。至今猶然。”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稱某某拜,開國猶然,近人多易以‘頓首’二字。”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 陶潛 《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 《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肯構
見“ 肯堂肯構 ”。
新居
(1) 剛建好或剛搬去住的房子
(2) 新的住所,新家,新的住宅
名堂
1.名目;名稱。 2.辦法;花樣。 3.結果;成就。 4.內容;道理。德意
布施恩德的心意。《周禮·秋官·掌交》:“道王之德意志慮,使鹹知王之好惡。” 宋 岳飛 《奏招曹成不服乞進兵札子》:“比年羣盜競作,朝廷務廣德意,多命招安。” 宋 陳亮 《義烏縣減酒額記》:“是固所以宣天子之德意,而入民之骨髓也。”《清史稿·禮志九》:“降者膝行詣壇下,俛首乞命,經略宣上德意,量加賞賚。” 歐陽予倩 《李秀成》第三幕:“這件袍賜給你,你要體朕的德意。”
煙波
煙霧籠罩的水面
煙波浩渺的洞庭湖
煙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顥《黃鶴樓》
避暑
(1) 到涼爽的地方度過炎熱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無妨
不妨
有意見,無妨直率提出來
別裁
鑑別裁定優劣,決定取捨(多用作詩歌選本的名稱,如清·沈德潛編有《唐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等)
詩詞推薦
游虞山八詠·其八·小雲棲(又名小石洞)
方仁淵〔清代〕石洞何年辟,山靈變幻奇。垂岩開異境,裂石見深池。啜茗雲生岫,尋詩蘚沒碑。林泉如有待,回首欲何之。
名句推薦
- 無形之體自然明侯善淵《長思仙》
- 沙寒初上月,浦暗已回潮良史偉長《泊舟有懷》
- 斧何爛盡俗緣起,歸到人間長孫子何夢桂《汾陽徐祥英還家》
- 古道白頭無處用,今時青眼幾人知
- 清曉趨丹禁,紅櫻降紫宸
- 東汭波吞岸,西桐水見沙喻良能《桐汭》
- 境同牛渚上,宿在鳳池邊
- 詩景紛拿且按鞭,壞橋危磴已鳴泉林逋《安福縣途中作》
- 雲日楚天暮,沙汀白露深郎士元《送長沙韋明府》
- 何日一樽陪李賀,羽扇綸巾看高臥胡仲弓《次韻送水紋簟與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