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架疏軒碧水臨,青蒲白芷滿沙潯。
其中亦有芳堪采,豈必定從九畹尋。
詩詞問答
問:《再題安瀾園十詠疊舊作韻·其十·采芳洲》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六
參考注釋
碧水
綠水。 南朝 梁簡文帝 《採蓮曲》:“桂檝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 唐 李白 《早春寄王漢陽》詩:“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御溝澄碧水,轉池塘,時時微雨洗風光。” 元 戴表元 《苕溪》詩:“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青蒲
(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莖葉可供編織蒲蓆等物。 唐 王維 《皇甫岳雲溪雜題·鸕鶿堰》詩:“乍向紅蓮沒,復出青蒲颺。” 宋 蘇軾 《又一首答二猶子與王郎見和》:“脯青苔,炙青蒲,爛蒸鵝鴨乃瓠壺。” 清 鄭燮 《滿江紅·田家四時苦樂歌》詞:“正青蒲水面,紅榴屋角。” 郭沫若 《女神·晴朝》:“喔,一灣的碎玉!無限的青蒲!”
(2).指天子內庭。《漢書·史丹傳》:“ 丹 以親密臣得侍視疾,候上間獨寢時, 丹 直入臥內,頓首伏青蒲上。”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以青規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文選·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三》:“比雖輻湊闕下,多非政要;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李周翰 註:“青蒲,天子內庭也,以青色規之,而諫者伏其上。” 唐 杜甫 《壯遊》詩:“斯時伏青蒲,廷諍守御牀。”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四折:“將皇親廝毀謗,將大將廝虧圖。我和你直叩青蒲,揀著那愛處做。”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沉 素吶吶,青蒲獨對,懾於天威,但連稱興作非時,恐累聖德而已。”
白芷
香草名。夏季開傘形白花,果實長橢圓形,根入藥,有鎮痛作用,古以其葉為香料。《楚辭·招魂》:“菉苹齊葉兮,白芷生。” 唐 陸龜蒙 《藥名》詩:“白芷寒猶採,青箱醉尚用。” 唐 陸龜蒙 《採藥賦》序:“葯,白芷也。香草美人得此比之。”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蘼蕪白芷愁煙渚,曲瓊細卷 江 南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白芷》﹝釋名﹞引 徐鍇 曰:“初生根榦為芷,則白芷之義取乎此也。”
其中
那裡面;那中間
樂在其中
必定
一定
這樣一個計畫必定很快要失敗
他必定要取勝
九畹
《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王逸 註:“十二畝曰畹。”一說,田三十畝曰畹。見《說文》。後即以“九畹”為蘭花的典實。 唐 楊炯 《幽蘭賦》:“爾乃丰茸十步,綿連九畹。” 元 張昱 《趙松雪墨蘭》詩:“ 玉廬 墨妙世無同,九畹高情更所工。” 明 唐寅 《和沉石田落花詩》之三十:“五更飛夢環 巫峽 ,九畹招魂費 楚 詞。” 清 秋瑾 《蘭花》詩:“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再題安瀾園十詠疊舊作韻·其十·采芳洲原文_再題安瀾園十詠疊舊作韻·其十·采芳洲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