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石七疊蘇東坡詩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雪浪石七疊蘇東坡詩韻原文

一為炮石如□屯,一為片石峰峙尊。

而胥冒以雪浪名,豈其名者智令昏。

炮者久占定州境,片者移自臨城村。

質之蘇曰作飛石,定州者可守城門。

復質之蘇曰畫水,九原欲招兩孫魂。

片石頗具奔流狀,況鐫兩字留雲根。

我為解嘲乃並置,不必求劍舟刻痕。

兩張一董跡並弆,其間是非無定論。

非則俱非是俱是,試看如是石和盆。

謂我顢頇亦聽彼,無過偶爾清賞存。

詩詞問答

問:雪浪石七疊蘇東坡詩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雪浪石七疊蘇東坡詩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九

2. 舊雪浪石之在定州者於蘇東坡所云朅來城下作飛石異哉炮石雪浪翻之語為近以其□屯磊磊有炮石之用及後之臨城者乃有篆刻雪浪二字考墨莊漫錄稱東坡帥中山得黑石白脈如蜀中孫位孫知微所畫石間奔流云云則真得之臨城者又實似之然事隔七百年率難定其孰為孰為假也因並置之定州之眾春園詳見所制雪浪石記

參考注釋

炮石

亦作“礮石”。古代用炮拋射的石頭。《文選·潘岳<閒居賦>》:“礮石雷駭,激矢蝱飛。” 李善 註:“礮石,今之拋石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李允則 , 真廟 時知 滄州 。虜圍城,城中無礮石,乃鑿冰為礮,虜解去。”《元史·唵木海傳》:“攻城以砲石為先,力重而能及遠故也。”《水滸傳》第一一三回:“城上列著踏弩、硬弓、擂木、砲石。”

片石

(1).孤石;一塊石頭。 唐 李頎 《題璿公山池》詩:“片石孤峯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新五代史·唐莊宗皇后劉氏傳》:“吾有毒龍五百,當遣一龍揭片石, 常山 之人,皆魚鱉也。”

(2).指石碑。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汴梁雜事》:“先聖先師各有片石鐫 宋 初名臣所為贊。” 清 吳偉業 《春日小園即席次白林九明府韻》:“新詩片石留題在,採蕨烹葵數往還。”

(3).指片狀的石料。 滕代遠 《為降低工程造價而奮鬥》:“在隧道設計上,邊牆襯砌用的料石,應以片石來代替。”

雪浪

(1).白色浪花。 唐 元稹 《遭風二十韻》:“俄驚四面雲屏合,坐見千峯雪浪堆。”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三折:“則見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雲愁。” 鄧中夏 《過洞庭》詩:“莽莽 洞庭湖 ,五日兩飛渡。雪浪拍長空,陰森疑鬼怒。”

(2).指鮮白的茶水。 宋 黃庭堅 《西江月·茶》詞:“已醺浮蟻嫩鵝黃,想見翻成雪浪。” 宋 黃庭堅 《阮郎歸·茶》詞:“消滯思,解塵煩,金甌雪浪翻。”

(3).揚起的積雪。 碧野 《在風雪邊境的路上》:“六匹馬掀起一陣陣雪浪,急急地在山間前進。”

(4).指雪浪石。 宋 蘇軾 《雪浪石》詩:“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公不見雷斧痕。” 金 元好問 《雲峽》詩:“ 中山 雪浪空影像, 長安 鸚鵡猶紈綺。”

豈其

(1).猶何必。《詩·陳風·衡門》:“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 齊 之 姜 。” 鄭玄 箋:“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後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國之女然後可妻,亦取貞順而已。”《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谷口 鄭子真 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豈其卿?豈其卿?” 清 李調元 《勦說·豈其卿》:“豈其卿者,猶云何必卿也。”

(2).猶難道。《左傳·昭公三年》:“ 肸 又無子。公室無度,幸而得死,豈其獲祀?” 杜預 註:“言必不得祀。”《楚辭·離騷》:“豈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飛石

古時戰守之具。置石於大木之上,發機以擊敵。《漢書·甘延壽傳》“投石拔距,絶於等倫”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張晏 曰:“《范蠡兵法》:‘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左傳·桓公五年》“旝動而鼓” 唐 孔穎達 疏:“ 賈逵 以旝為發石,一曰飛石。”

城門

城牆上的門洞,設有可關閉的門,供人出入或用作防禦

畫水

(1).划水。《晉書·藝術傳·吳猛》:“因還 豫章 , 江 波甚急, 猛 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畫水而渡,觀者異之。” 宋 蘇軾 《畫魚歌》:“天寒水落魚在泥,短鉤畫水如耕犂。”

(2).以水為題材作畫。 唐 方乾 《卓山人畫水》詩:“常聞畫石不畫水,畫水至難君得名。”

(3).指以水為題材的圖畫。 宋 蘇軾 《畫水記》:“近日 常州 戚氏 畫水,世或傳寳之。” 宋 張表臣 《珊瑚鉤詩話》卷一:“余觀 高郵寺 壁 曹仁熙 畫水,感事傷時,呈 以道 舍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一·趙州畫水》:“ 趙州 畫水,世傳是 吳道子 筆。”

(4).民間的一種迷信活動。迷信職業者口念咒語,手指畫碗裡的水,畫後,水給病家飲服治病。 沙汀 《還鄉記》二:“這是個險惡的徵兆,丈夫已經動手準備後事,但 馮大媽 不甘心,摸黑跑 白溝口 ,求卦婆 張姨娘 畫水去了。”

九原

本為山名,在今山西新絳縣北。相傳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後世因稱墓地為九原。

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奔流

(1) 流得很急

這條河奔流入海

(2) 流得很急的水流

雲根

(1).深山雲起之處。 晉 張協 《雜詩》之十:“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 唐 杜甫 《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詩:“ 忠州 三峽內,井邑聚雲根。” 仇兆鰲 註:“ 張協 詩‘雲根臨八極’註:五嶽之雲觸石出者,雲之根也。”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一折:“醉歸去松陰滿身,泠然風韻,鐵笛聲吹斷雲根。”

(2).山石。 宋 梅堯臣 《次韻答吳長文內翰遺石器》:“山工日斵器,殊匪事樵牧。掘地取雲根,剖堅如剖玉。” 傅尃 《瘞鶴銘》詩:“墨痕斑駁蘚花溼,雲根割取如人立。”

(3).道院僧寺。為雲遊僧道歇腳之處,故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愒曾臺兮陟雲根,坐澗下兮越風穴。” 唐 司空圖 《上陌梯寺懷舊僧》詩之一:“雲根禪客居,皆説舊吾廬。”

解嘲

受人嘲笑時自己找個理由辯解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 雄解之,號曰解嘲。—— 揚雄《解嘲》

自我解嘲

並置

放置或排列在一個地方或一個位置上

不必

無須,不一定,沒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唐·韓愈《師說》

其間

(1) 在中間

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

頹然其間者。——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北與寇往來其間。——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袍敝衣處其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時出於其間焉。——蔡元培《圖畫》

(2) 指某一段時間

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這其間,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

定論

確定的論斷或成熟的見解;做出確定的論斷

非是

(1).謂不正當的事。《管子·明法解》:“國無明法,則百姓輕為非是。”

(2).以非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謂之愚。” 楊倞 註:“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則謂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當;有過錯。《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故,非是。”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

試看

試著看看;且看。 唐 韓愈 《盆池》詩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俺綽起這桃花瓣兒來,我試看咱,好紅紅的桃花瓣兒。”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顢頇

糊塗而馬虎

信上隱隱間責他辦事顢頇,幫著上司,不替百姓伸冤。——《官場現形記》

無過

(1).沒有過失。《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記·蒙恬列傳》:“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文獻通考·經籍五》:“詩發乎情者也,而情之所發,其辭不能無過。”

(2).沒有超過。《史記·蘇秦列傳》:“夫挾彊 秦 之勢以內劫其主,罪無過此者。”《法苑珠林》卷七:“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婬欲。”《金史·樂志上》:“所以承天,無過乎質。天其祐之,惟精惟一。”

(3).不外乎,只不過。 唐 白居易 《白髮》詩:“不肯長如漆,無過總作絲。最憎明鏡里,黑白半頭時。”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一折:“你把那行裝整頓,無過是一琴一鶴緊隨身。”《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 陳德甫 ﹞無過在解舖里上些帳目,管些收錢舉債的勾當。”

(4).猶不如,比不上。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勸農》:“俺天生的快手賊無過。衙舍里消消沒的睃,扛酒去前坡。”

偶爾

很少出現;遠不是經常的

他總是出外勤,偶爾回趟總部也呆不了多久

清賞

清玩

詩詞推薦

雪浪石七疊蘇東坡詩韻原文_雪浪石七疊蘇東坡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