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猛虎行原文

東山無虎獸跡多,西山有虎獸跡少。

白日繞林鳥雀驚,耽耽後逐三子小。

秋風獵獵原野平,飢腸未飽山中行。

鹿兒被獲供大嚼,老鹿長逃不敢鳴。

將軍笑撚鐵絲箭,不射虎腰射虎面。

可憐三子亦被擒,阱里同來入虎圈。

虎圈晨開鐵作門,聊憑一息定驚魂。

乞生也向人垂首,昔日威風今何有。

詩詞問答

問:猛虎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猛虎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七

參考注釋

東山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 朱熹 集傳:“ 東山 ,所征之地也。”後因以代指遠征或遠行之地。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玉汝 有愛妾 劉氏 ,將行,劇飲通夕…… 劉貢父 , 玉汝 姻黨,即作小詩寄之以戲云:‘ 嫖姚 不復顧家為,誰謂 東山 久不歸。’”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 東山 又 北山 ,鏡中強半尚紅顏。”

(2).《孟子·盡心上》:“ 孔子 登 東山 而小 魯 。” 趙岐 註:“ 東山 ,蓋 魯 城東之高山。”後因以代指 魯 地。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 齊 魯 ,位下名高人比數……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 東山 一抔土。”

(3).據《晉書·謝安傳》載, 謝安 早年曾辭官隱居 會稽 之 東山 ,經朝廷屢次徵聘,方從 東山 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 東晉 重臣。又, 臨安 、 金陵 亦有 東山 ,也曾是 謝安 的遊憩之地。後因以“東山”為典。指隱居或遊憩之地。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遠!” 宋 沉遘 《吳正肅公輓歌辭》之一:“暫作 東山 去,還期 宣室 來。” 清 趙翼 《秋帆制府輓詩》:“南國烽煙悲遠道, 東山 絲竹渺前塵。”

(4).代指 謝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想像 東山 姿,緬懷 右軍 言。” 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暘》詩:“ 征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趙翼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詩之一:“並世文章無北地,當年聲望此 東山 。” 趙朴初 《何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 。花事綢繆風又雨,更兼蜂妒鶯讒。”按,《人民文學》1977年第一期發表時附註云:“時見 * 爪牙講話,矛頭指向 周總理 ,賦此書憤。”

(6).泛指東面的山。 宋 蘇軾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清 鄭燮 《道情》之一:“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楊朔 《雪浪花》:“那外國人想雇我的驢去逛東山。”

(7). 春秋 時少數民族 赤狄 別種 東山 皋落氏 的省稱。《國語·晉語一》:“﹝ 晉獻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東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韋昭 註:“ 東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別稱。《南史·何胤傳》:“初, 胤 二兄 求 點 並棲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隱。世號 點 為‘大山’, 胤 為‘小山’,亦曰‘東山’。”

獸跡

見“ 獸跡 ”。

亦作“獸蹟”。獸的足印。 唐 皇甫曾 《遇風雨作》詩:“獸跡不敢窺,馬蹄惟務速。” 宋 梅堯臣 《昆丘》詩:“ 隋 家宮殿昔初成,不道荒涼獸跡行。”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鳥雀

泛指小鳥。《左傳·文公十八年》:“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唐 劉長卿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句當苗稅充百官俸錢》詩:“鳥雀空城在,榛蕪舊路遷。”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

耽耽

(1).眈眈。威嚴注視貌。亦形容貪婪地注視。《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宋 蘇軾 《見長蘆天禪師》詩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頭。”一本作“ 眈眈 ”。 清 黃宗羲 《機山錢公神道碑銘》:“逆黨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計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數十年來,西洋諸國競知 中國 幅員遼闊,又有不爭遠土之名,一遇界務,鮮不為耽耽之視。”

(2).深邃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大夏耽耽,九戶開闢。” 薛綜 註:“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註:“耽耽,樹陰重貌。” 宋 王禹偁 《歸雲洞》詩:“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碑銘》:“廣場千尋,連翰重牆,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秋風

秋天的風

獵獵

形容風聲或風吹動旗幟等的聲音

北風獵獵

原野

曠野;沒有樹林、建築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飢腸

飢餓的肚子。 宋 陸游 《貧甚戲作絕句》之三:“飢腸雷動尋常事,但誤生臺兩鵲來。” 陳毅 《憶江南·贛南遊擊詞》:“天將午,飢腸響如鼓。”

飢餓的肚子。飢,通“ 飢 ”。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婪酣大肚遭一飽,飢腸徹死無由鳴。”亦指餓著肚子。 宋 梅堯臣 《送蘇子美》詩:“ 廬岳 趣最幽,飢腸看瀑布。”

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參見“ 三行 ”。

(2).中列。《吳子·勵士》:“於是 武侯 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

(3). 唐 宋 時,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後行”。見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上》。

(4).複姓。 漢 有 中行說 。見《史記·匈奴列傳》。

大嚼

大口咬嚼。《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過屠門而大嚼。” 李善 注引 桓譚 《新論》:“知肉味美,對屠門而大嚼。” 宋 陸九淵 《少時作》詩:“有時此輩未妥帖,哮吼大嚼無毫全。”《紅樓夢》第四二回:“你快畫罷,我連題跋都有了:起了名字,就叫做‘攜蝗大嚼圖’。”

不敢

(1)

 

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

 

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將軍

(1)

(2)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3) 將西洋棋中的“王”暴露在對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馬上保護起來(如在其間放上另一棋子),則下一步便可能被對方吃掉

(4) 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感到難辦

他當眾將了我一軍,要我表演舞蹈

鐵絲箭

一種箭桿較細而箭頭異常尖銳的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憶爾腰間鐵絲箭,射殺林中雪色鹿。”

射虎

(1).指 漢 李廣 和 三國 吳 孫權 射虎的故事。《史記·李將軍列傳》:“ 廣 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 右北平 ,射虎,虎騰傷 廣 , 廣 亦竟射殺之。”

(2).詩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氣。 宋 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詞:“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 孫郎 。”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詞之二:“插架牙籤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鬚不?” * 《遠望》詩:“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

(3).猜燈謎。燈謎亦名燈虎,故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正是:門前榜出雕蟲技,座上邀來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條燈謎,均能射中否?”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虎圈

養虎之所。《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作 建章宮 ……其西則唐中,數十里虎圈。”《漢書·外戚傳下·孝元馮昭儀》:“ 建昭 中,上幸虎圈鬭獸,後宮皆坐。” 明 陳繼儒 《虎薈》卷三:“ 秦 故虎圈,周匝三十五步,西去 長安 十五里。”

一息

(1).一呼一吸。比喻極短的時間。 漢 王褒 《聖主得賢臣頌》:“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一息。” 晉 陸雲 《歲暮賦》:“百年迅於分噓兮,千歲疾於一息。” 宋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蓋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間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殘遊記》第十回:“一息工夫,只聽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許多腳步兒響,頃刻已經到了面前。” 方光燾 《瘧疾》:“過了一息,她面上露著微笑,跑回房來。”

(2).暫停;稍歇。《穀梁傳·昭公四年》:“ 慶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約 《麗人賦》:“中步檐而一息,順長廊而迴歸。”

(3).一口氣息。《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打起火來看時,卻是十五六歲一個小廝,生得眉清目秀,渾身綁縛,微微止有一息。” 清 錢謙益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何士晉繼母吳氏加贈淑人制》:“出遺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巴金 《衷心感謝他》:“他的確是帶著年輕人的熱情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到最後一息,戰鬥到最後一息的。”

(4).一個子嗣。《晉書·良吏傳·鄧攸傳》:“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新唐書·張嘉貞傳》:“ 張嘉貞 晚一息 寶符 ,獨未官。”

(5).猶一絲。 聞一多 《晴朝》詩:“再沒有一息聲音--和平布滿了大自然。”

驚魂

指受驚的神態

驚魂未定

垂首

頭低著

垂首跪拜

垂首膝行

昔日

以前;往日

用於昔日。——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非昔日之樂。——元、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威風

使人敬畏的氣勢或氣派

威風凜凜

何有

(1).有什麼。《詩·邶風·谷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內經》:“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註:“何有,古人習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於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 註:“言討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顛,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左傳·昭公元年》:“ 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註:“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 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於廢棄歟?” 魯迅 《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淨;倘竟如此不淨,則即使‘授受不親’後來也就會‘瞟’,以至於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於《 * 》了,又何有於《蕙的風》?”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左傳·僖公十五年》:“獲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 註:“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註:“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

(8).哪裡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聖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詩詞推薦

  • 對梅有作六首

    趙蕃宋代〕剩欲將梅月下看,卻愁風露不勝寒。有時暫作披衣看,積雪凝霜不可乾。
    猛虎行原文_猛虎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得一書屋戲題

    乾隆清代〕世間萬物及萬理,皆有對待無單行。曰天曰地曰空色,是非善惡實與名。謂得謂一已成兩,是謂未識清和寧。然則
  •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

    曾幾宋代〕蝸廬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湔。陰翳樹林無六月,風涼殿閣是諸天。政須深隱似玄豹,不用懷歸如杜鵑。咄咄
  • 峽山寺

    王希文明代〕招提何代辟,峽勢似盤成。四野窗中盡,三山檻外平。梵隨兜率落,香過竹林清。欲謝塵緣去,茅庵從此營。
  • 千秋歲(用秦少游韻)

    李之儀宋代〕深秋庭院,殘暑全消退。天幕回,雲容碎。地偏人罕到,風慘寒微帶。初睡起,翩翩戲蝶飛成對。嘆息誰能會。猶
    猛虎行原文_猛虎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著

    韓偓唐代〕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 晚至松門僧舍懷寄李太祝

    余靖宋代〕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霧昏臨水寺,風勁欲霜天。蓼浦初聞雁,人家半在船。思君正怊悵,黃葉正翩翩。
  • 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李廌宋代〕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傾。哲王慎民監,措術如和羹。辛甘或偏長,非可制割烹。五味既可口,君子嘗曰平。方今
  • 歲暮客懷

    戎昱唐代〕異鄉三十口,親老復家貧。無事乾坤內,虛為翰墨人。歲華南去後,愁夢北來頻。惆悵江邊柳,依依又欲春。
    猛虎行原文_猛虎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效王建詩體三首

    趙希丙宋代〕從渠羅襪印香泥,偷鄉階前問柳枝。昨日看郎來擊馬,杏花亭北立多時。
    猛虎行原文_猛虎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驀山溪

    洪皓宋代〕鰲山鳳闕,多少飛瓊侶。顒俟翠華臨,慶新春、金波盈五。蓮燈開遍,侍從盡登樓,簪花赴。傳柑處。咫尺聆天語
  • 御湖雨泛·其二

    乾隆清代〕驟霔徐霏總覺宜,鳴榔剪剪度菸絲。本來慣見林泉景,羃以空濛態越奇。
  • 別萬大屏楊勝林

    王士禎清代〕別鶴念湖海,離群秋夜心。風聲鄖口暮,江色禦亭深。去路分吳楚,相思各滯淫。關門今夕雨,蕭颯動寒砧。
  • 馬蛟山

    方信孺宋代〕耆老相傳亦可嗟,深山大澤自龍蛇。老蛟變化初何怪,天馬從來產渥窪。
  • 贈夢得

    白居易唐代〕年顏老少與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聾。放醉臥為春日伴,趁歡行入少年叢。尋花借馬煩川守,弄水偷船惱令公。聞道
    猛虎行原文_猛虎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醉歌

    梁彥明元代〕子陵去兮已千秋,江湖漁樂兮誰與儔。富貴顯達兮將焉求,溪歌野舞兮聊以忘憂。
  • 和徐判院見惠詩篇

    姜特立宋代〕細知詩律析秋毫,況是天然筆力高。便好鋪張清廟頌,不須追逐楚人騷。
    猛虎行原文_猛虎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子 春日,游李氏園亭

    王惲元代〕溪水淨灘沙。紫動林梢半是花。長日馬蹄閒信步,誰家。曉入南園到晚霞。時事鬧蜂衙。一片閒心逐去鴉。爛醉玉
    猛虎行原文_猛虎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刈稻了詠懷

    杜甫唐代〕稻獲空雲水,川平對石門。寒風疏落木,旭日散雞豚。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無家問訊息,作客信乾坤。
  • 至第四鋪二首

    梅堯臣宋代〕輕舟已過第四鋪,憶著陽關末尾聲。怊惆杜公行底急,白醪何處得同傾。
猛虎行原文_猛虎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