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字謠

作者:臨安里人 朝代:宋代

十七字謠原文

光祖做總領,許堪為節制。

丞相要起復,援例。

詩詞問答

問:十七字謠的作者是誰?答:臨安里人
問:十七字謠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霽韻

2. 《宋季三朝政要》卷二 《宋季三朝政要》:淳祐四年九月,史嵩之丁父彌忠憂,詔起復右丞相兼樞密使。太學生黃愷伯等百四十四人上書,中有云:近畿總餉本不乏人,而起復未卒哭之馬光祖;京口守臣豈無勝任,而起復未經喪之許堪。故里巷為十七字謠云云。

參考注釋

總領

(1).統領;統管。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總領從官,與聞政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是以總領黎庶,則有譜籍簿録。” 宋 朱淑真 《春歸》詩:“東君總領鶯花處,浪蝶狂蜂不自來。” 清 劉大櫆 《乞同里捐輸以待周急引》:“大約出白金在一斤上下,豐者至二斤,嗇者至三兩二兩,使一人總領,牟利取息,而以其息待用。”

(2). 漢 代光祿勛的別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光祿寺》:“案:兩 漢 官制,自光祿、太中、中散、諫議等大夫及謁者、僕射、羽林郎、郎中、侍郎,五官、武賁、左右等中郎將,奉車、駙馬二都尉,車、戶、騎三將,並屬光祿勛,故有總領之稱。”

節制

(1) 限制;控制

發現難以節制她的胃口

(2) 指揮管轄

節制三軍

皆屬榮所節制。——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丞相

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起復

(1)

(2) 古時官員服父母喪守期未滿即 * 赴任官職。明清時專指服父母喪期滿後重新復出做官

(3) 舊指官員被革職後復出

援例

引用慣例或先例

遇有緣事降革後援捐復原官者,淮以雙單月一併計算。——《清會典·吏部》

援例申請

詩詞推薦

  • 次韻和真長幕中偶書

    黃庶宋代〕人情歲時登,鄉縣自無訟。公庭破莓苔,日苦黥徒送。幕府隱詩書,黃堂臥梁棟。幾字署紙尾,朝夕寧倥傯。塵土
  • 挽曾原伯大卿

    孫應時宋代〕夙昔吾何幸,龍門獲御公。青燈鳴夜雨,白髮對春風。契闊今安訪,蹉跎愧所蒙。源流千古意,鉛槧若為功。
  • 秋山夕興

    陶翰唐代〕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鮮。聊為高秋酌,復此清夜弦。晤語方獲志,棲心亦彌年。尚言興未逸,更理逍遙篇。
  • 仲春御園泛舟即事雜詠·其三

    乾隆清代〕碧溪幾曲足清遨,何必悤悤急進篙。傍岸忽疑霞腳重,近看知欲綻山桃。
  • 訴衷情

    晏殊宋代〕露蓮雙臉遠山眉。偏與淡妝宜。小庭簾幕春晚,閒共柳絲垂。人別後,月圓時。信遲遲。心心念念,說盡無憑,只
    十七字謠原文_十七字謠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庭芳

    佚名宋代〕男作鬼行屍,女鬼為走骨,鬼爺娘總是骷髏。子孫後代,番作小骷髏。日久年深長大,辦資財、匹配骷髏。聚滿堂
  • 江城子

    袁易元代〕爛鋪蜀錦寫烏絲。憶傾卮。燕來時。猶記半揎,雲袖見凝脂。燕子只今何處去,庭院悄,誤心期。綠蕪凋盡眾芳遲
  • 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宗楚客唐代〕玉樓銀榜枕嚴城,翠蓋紅旂列禁營。日映層岩圖畫色,風搖雜樹管弦聲。水邊重閣含飛動,雲里孤峰類削成。幸睹
  • 讀經

    孟郊唐代〕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經黃名小品,一紙千明星。曾讀大般若,細感肸蠁聽。當時把齋中,方寸抱萬靈。忽復
  • 次前韻示弟茝

    陳著宋代〕梅老竹疏疏,先有有敝廬。偷生俄八十,課子尚三餘。腳軟安憑杖,牙衰爛煮蔬。天猶嫌過分,時復病河魚。
  • 金陵雜興二百首

    蘇泂宋代〕尋詩還步小虹橋,薄日輕陰叫百勞。蘆葉深青荷葉紫,江湖從此興滔滔。
  • 聽雪窗

    徐集孫宋代〕靜擁寒爐逼硯冰,凍蠅怪有撲窗聲。拋松撒竹清眠思,吹滅吟燈坐到明。
    十七字謠原文_十七字謠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小圃

    趙希逢宋代〕淵明從日涉,董子不窺園。行樂從吾好,安恬亦性根。我今勤抱瓮,花發應開樽。安得恢餘地,群珍剩闡坤。
    十七字謠原文_十七字謠的賞析_古詩文
  • 蜥蜴

    呂陶宋代〕前年詔書褒蜥蜴,為與生民致膏澤。聖君虔禱享嘉應,其功似共乾坤敵。載之令甲告天下,郡縣奉承誰敢易。大臣
  • 寫懷

    王冕元代〕去載情無賴,今年興頗幽。自居茅草屋,不想木蘭舟。膏土栽黃獨,開渠引碧流。溪翁來往熟,相帥看沙鷗。
    十七字謠原文_十七字謠的賞析_古詩文
  • 即事

    艾性夫宋代〕一片輕鴻度小坡,半泓淺碧浸叢莎。黑雲垂地雨聲急,黃葉滿林秋意多。短髮未冬先有雪,懶心如井不生波。孤砧
    十七字謠原文_十七字謠的賞析_古詩文
  • 楚語為屈平作

    曹勛宋代〕瞻荊潁兮盤盤,悲淮流兮潺湲。彼何人兮獨安,此何人兮獨難。悼哲人之不反兮,抗靈轡於江乾。
  • 詠湯泉(在白水山。)

    蘇軾宋代〕積火焚大槐,蓄油災武庫。驚然丞相井,疑浣將軍布。自憐耳目隘,未測陰陽故。郁攸火山烈,觱沸湯泉注。豈惟
  • 初夏

    陸游宋代〕買得新船疾似飛,蠶飢遙望採桑歸。越羅蜀錦吾何用,且備豳人卒歲衣。
  • 採桑子

    王哲元代〕凡人若會通三耀,便結良緣。搜見真玄。方信虛空出大仙。金丹一粒無為漏,得恁精妍。明瑩光圓。萬道霞光簇上
十七字謠原文_十七字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