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之杭求仕原文
六月塵沙苦鬱蒸,連朝送別意相仍。
曳裾慣作侯王客,推轂寧煩玉帛徵。
顧我疏慵懷隱豹,憐君矍鑠逐飛鵬。
孤山清氣千年在,到日尋詩為一登。
詩詞問答
問:送友人之杭求仕的作者是誰?答:王儒珍
問:送友人之杭求仕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送友人之杭求仕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儒珍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儒珍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蒸韻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七
參考注釋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塵沙
(1).塵埃與沙土。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疾風千里兮吹塵沙。” 元 虞集 《城東觀杏花》詩:“緑水滿溝生杜若,暖雲將雨少塵沙。” 李季 《玉門兒女出征記》詩十七:“寒流隨風漫大地,午夜裡風怒號飛卷塵沙。”
(2).喻污濁,戰亂。 清 顧炎武 《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詩:“遙望 天壽山 ,猶在浮雲間。長嘆未及往,塵沙沒中原。” 蔡有守 《送陳樹人居若明之日本》詩:“鄉邦回首塵沙惡,一往夷嵎欲幾年。”
(3).猶塵世。 宋 梅堯臣 《和永叔景靈致齋見懷》:“不嗟門外塵沙苦,只覺壺中歲月長。” 宋 王安石 《蒙城清燕堂》詩:“飄然一往何時得,俯仰塵沙欲作翁。”
鬱蒸
氣壓低,濕度大,氣溫高
天氣鬱蒸
連朝
猶連日。 唐 杜甫 《奉贈盧參謀》詩:“説詩能累夜,醉酒或連朝。” 元 戴表元 《招子昂飲歌》:“不見朱樓高到天,鳳簫龍管連朝起。” 清 魏源 《天台石樑雨後觀瀑歌》:“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逼束風愈怒。”
別意
(1).離情。 唐 李鹹用 《送別》詩:“別意説難盡,離盃深莫辭。” 宋 嚴仁 《鷓鴣天》詞:“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好象一任曉風颭拂搖移,感慨有些別意,仿彿知道,這窗中人快要離他們遠去萬里了。”
(2).另外的意思。 清 李漁 《比目魚·揮金》:“他竟全然不理,想來沒有別意,一定是不肯零賣。”
相仍
(1).相繼;連續不斷。《楚辭·九章·悲迴風》:“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王逸 註:“相仍者,相從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少主相仍,唯高貴英雅,顧盼合章,動言成論。” 宋 蘇軾 《賀蔣發運啟》:“某竄流已久,衰病相仍。”
(2).相沿襲。《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行園苑中乘轝,出籬門外乘轝鳴角,皆相仍如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大計糾內閣》:“每年初冬,朝審罪犯,俱太宰主筆,相仍已久。”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廳事記》:“內地相仍,不特設兵戍。”
(3).依然;仍舊。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今苟以己無慘怛寃痛,故端坐相仍。” 唐 李白 《贈新平少年》詩:“而我竟何為,寒苦坐相仍。” 清 曹寅 《初明調玉移居》詩:“ 季子 能貧道氣矜,移家歲晚興相仍。”
曳裾
(1).拖著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晉 陶潛 《勸農》詩:“矧伊眾庶,曳裾拱手。”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曳裾出門迎,握手登前除。”
(2).“曳裾王門”之省稱。 唐 杜甫 《又作此奉衛王》詩:“推轂幾年惟鎮靜,曳裾終日盛文儒。” 明 蔡羽 《思田園》詩:“曳裾京華塵,徒自隳四支。”參見“ 曳裾王門 ”。
侯王
泛指諸侯。《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史記·項羽本紀》:“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 晉 陸機 《五等論》:“ 漢 矯 秦 枉,大啟侯王,境土踰溢,不遵舊典。”
推轂
(1).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後因以稱任命將帥之禮。 唐 崔日用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去當推轂送,來佇出郊迎。”《花月痕》第五一回:“正看著皇上親行拜將推轂之禮,何等熱閙!”
(2).推動;協助。《史記·荊燕世家》:“今 呂氏 雅故本推轂 高帝 就天下,功至大。” 司馬貞 索隱:“謂 呂氏 素心奉推 高祖 取天下,若人推轂欲前進塗然也。”《新唐書·裴寂傳》:“朕有天下,公推轂成之也。”
(3).薦舉;援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 、 武安 俱好儒術,推轂 趙綰 為御史大夫。”《南齊書·陸厥傳》:“ 永明 末,盛為文章, 吳興 沉約 、 陳郡 謝朓 、 琅邪 王融 以氣類相推轂。” 宋 司馬光 《送祖擇之守陝》詩:“俊德爭推轂,榮塗易建瓴。” 明 歸有光 《與徐子與書》:“實賴吾丈雅故推轂之。” 清 方文 《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郎》詩:“羣公極推轂,玄幣爭相持。”
玉帛
(1) 玉器和絲織品,古時用於祭祀,國與國間交際時用做禮物
(2) 泛指財物
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懶;懶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詩:“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宋 梅堯臣 《自詠》:“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六:“疎庸厭人事,疲病畏交遊。” 明 高啟 《東師寓廨》詩之三:“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懷陳伯恩》詩:“壯年車馬劇馳奔,晚節疏慵日閉門。”
隱豹
漢 劉向 《列女傳·陶答子妻》:“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諫不用……‘妾聞 南山 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後因以“隱豹”比喻愛惜其身,隱居伏處而有所不為。 唐 杜甫 《戲寄崔評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詩:“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雲。”
矍鑠
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矍鑠哉,是翁也。——《後漢書·馬援傳》
精神矍鑠
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獨聳,秀麗清幽。 宋 林逋 曾隱居於此,喜種梅養鶴,世稱 孤山處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鶴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二》:“ 林逋 隱居 杭州 孤山 ,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 宋 林逋 《宿姑蘇淨惠大師院》詩:“ 孤山 猿鳥 西湖 上,懶對寒燈詠《式微》。” 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 孤山 好林館,丹碧隱青漣。”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樹,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詩之四:“我是憑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佇立在亭外的水濱。”
清氣
(1).天空中清明之氣。《楚辭·九歌·大司命》:“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 王逸 註:“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氣御持萬民死生之命也。” 宋 董弅 《閒燕常談》:“天下清氣,無南北之異。”《負曝閒談》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氣撲人,輪聲歷碌,鳥語繁碎,別有一番光景。”
(2).引申為光明正大之氣。 南朝 宋 王僧達 《答顏延年》詩:“崇情符遠跡,清氣溢素襟。”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三折:“可惜你腹中大才,胸中清氣,都做了江山之秀。”
(3).猶冷靜,冷清。 明 李贄 《答周友山書》:“ 無念 已往 南京 ,庵中甚清氣。”
(4).猶清秀。《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公子便問:‘此女是那裡來的?’酒保説:‘這是 一秤金 家丫頭 翠香 翠紅 。’三官道:‘生得清氣。’”
(5).猶閒氣。《西遊記》第十八回:“那人掙不脫手,氣得亂跳道:‘蹭蹬!蹭蹬!家長的屈氣受不了,又撞著這個光頭,受他的清氣!’”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尋詩
尋覓詩句。 宋 陳與義 《尋詩兩絕句》之一:“無人畫出 陳居士 ,亭角尋詩滿袖風。” 明 高啟 《次張仲和春日漫興》:“獨騎款段尋詩去,懶逐看花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