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嶺至倚晴樓得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過嶺至倚晴樓得句原文

山北山南歷歷游,嶺過仍陟倚晴樓。

雲徂天朗恰新霽,物色人心向曉秋。

罨畫川原遙入望,曝陽禾黍近將收。

新題泐壁鄰舊詠,不覺其間歲月流。

詩詞問答

問:過嶺至倚晴樓得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嶺至倚晴樓得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過嶺至倚晴樓得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三

參考注釋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 註:“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劉良 註:“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3).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後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歷歷

一個個清晰分明

歷歷可數

歷歷在目

雲徂

雲飛行向前。 漢 揚雄 《法言·寡見》:“雲徂乎方,雨流乎淵。” 李軌 註:“徂,往也。方,四方。”亦泛指快速行進。 清 何觀瀾 《西炮台行為提督張公作》:“火礮喧天兀不動,大艦倏忽皆雲徂。”

新霽

雨雪後初晴。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遇天雨之新霽兮,觀百穀之俱集。” 宋 蘇軾 《病中大雪數日未嘗起觀虢令趙薦以詩相屬戲用其韻答之》:“寒更報新霽,皎月懸半破。” 郁達夫 《薄奠》下:“起床後第三天的午後,我看看久雨新霽,天氣很好,就拿了一根手杖,踏出門去。”

物色

(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標準去訪求

乃令以物色訪之。——《後漢書·嚴光傳》

物色人才

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3) 瞅見;看到

免親友物色

(4) 風物;景色

(5) 各種物品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向曉

拂曉。《晉書·陸雲傳》:“﹝ 雲 ﹞至一家,便寄宿,見一年少,美風姿,共談《老子》,辭致深遠。向曉辭去。” 唐 王昌齡 《宿裴氏山莊》詩:“西峰下微雨,向曉白雲收。” 宋 柳永 《受恩深》詞:“助秀色堪餐,向曉自有真珠露。”

罨畫

色彩鮮明的繪畫。 明 楊慎 《丹鉛總錄·訂訛·罨畫》:“畫家有罨畫,雜彩色畫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築物等的艷麗多姿。 唐 秦韜玉 《送友人罷舉除南陵令》詩:“花明驛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畫開。” 宋 葉適 《送惠縣丞歸陽義》詩:“二嶺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畫繡徘徊。” 金 毛麾 《遊河西孫氏園》詩:“亭榭依山水亂鳴,已如罨畫障中行。”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一水濃陰如罨畫,數峯無恙又晴暉。”

川原

(1).江河之源。《國語·周語下》:“且絶民用以實王府,猶塞川原而為潢污也,其竭也無日矣。”

(2).指江河。《漢書·溝洫志贊》:“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為宗。”

(3).河流與原野。 唐 陳子昂 《晚次樂鄉縣》詩:“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唐 杜甫 《垂老別》詩:“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詩:“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樹冥冥不見花。” 陳毅 《過黃泛區書所見》詩:“三過黃泛區,走蹌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滿目淒涼。”

入望

進入視野。 唐 劉德仁 《監試蓮花峰》詩:“ 太華 萬餘重,岧嶤只此峯。當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五代 孟貫 《冬日登江樓》詩:“遠村雖入望,危檻不堪憑。” 元 陳雷 《寄劉仲原經歷》詩:“ 鴛鴦湖 水漾晴暉,鏡里遙峰入望微。” 冰心 《往事二》六:“水底看見黑雲浮動,湖岸上的秋葉,一叢叢的紅意迎人,幾座樓台在遠處,旋轉的次第入望。”

曝陽

曬太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馬介甫》:“ 馬 忽攜僮僕過 楊 ,值 楊翁 在門外曝陽捫蝨。”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新題

詩文的新題目。 唐 李商隱 《細雨成詠獻尚書河東公》:“府公能入詠,聊且續新題。” 宋 范成大 《送郭明復寺丞守蜀州》詩:“潭潭相業堂,新題我所刊。”

壁鄰

一壁之隔的鄰居;緊鄰。 漢 劉向 《列女傳·魯臧孫母》:“ 魯 與 齊 通壁,壁鄰之國也。”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其間

(1) 在中間

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

頹然其間者。——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北與寇往來其間。——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袍敝衣處其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時出於其間焉。——蔡元培《圖畫》

(2) 指某一段時間

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這其間,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詩詞推薦

過嶺至倚晴樓得句原文_過嶺至倚晴樓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