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居士不溷俗,已判此生間。
釣台經世志,諤諤在朝端。
出處固不同,相對即歡顏。
乖違限南北,奮迅無羽翰。
此心日相見,未應勞永嘆。
詩詞問答
問:《次韻江民表寄王聖時六首·其五》的作者是誰?答:許景衡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許景衡的名句有哪些?答:許景衡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居士
(1) 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稱
(2) 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溷俗
謂混跡於世俗之中。 明 葉憲祖 《易水寒》第一折:“逃名溷俗,縱酒忘機。”
此生
這輩子。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十年裡,我便課子讀書,成就出一個兒子來,也算不虛度此生了。”
釣台
為釣魚而設在水邊的台子
經世
(1) 治理國事
經世之才
(2) 閱歷世事
養生以經世
諤諤
正言批評
眾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諤諤。——《韓詩外傳》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史記·商君傳》
朝端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書省的長官。《宋書·王弘傳》:“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謹守常科,則終莫之糾正。”《文選·王儉<褚淵碑文>》:“蹔遂沖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註:“改授司徒,以為朝臣之首也。” 唐 王維 《送丘為往唐州》詩:“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陽》詩:“藥樹吟多且握蘭,藹然公議滿朝端。”《明史·吳時來傳》:“ 時來 初以直竄,聲振朝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劉庸夫》:“門生故吏,分布朝端。”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
相對
(1) 面對面;相向
大與小相對
(2) 非絕對的(跟“絕對”相對)
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
(3) 比較來說
相對不錯
歡顏
歡笑,開顏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乖違
(1) 錯亂反常
寒暑乖違
(2) 違反
(3) 分離
中歲多乖違,由來難具敘。——南朝梁· 何遜《贈江長史別》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奮迅
(1).形容鳥飛或獸跑迅疾而有氣勢。《爾雅·釋畜》“絶有力,奮” 晉 郭璞 註:“諸物有氣力多者,無不健自奮迅,故皆以名雲。”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三:“馬即能起,奮迅嘶鳴,飲食如常。” 唐 劉禹錫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詩:“猜鷹屢奮迅,驚麏時跼跳。”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乾馬》:“龍膺豹股頭八尺,奮迅不受人間羈。” 趙朴初 《壽陽曲·錫蘭紀游》:“ 僧伽羅 奮迅獅兒多健武,卻別有一股媚嫵。”
(2).精神振奮,行動迅速。《後漢書·耿純傳》:“大王以龍虎之姿,遭風雲之時,奮迅拔起,期月之間兄弟稱王。” 唐 王維 《老將行》:“ 漢 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金 元好問 《入濟源寓舍》詩:“奮迅舊嫌扶老杖,龍鍾今屬負暄牆。” 陳毅 《雪夜行軍》詩:“衝破黑夜,奮迅行軍。”
(3).振起。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會 漢祖 龍騰 豐 沛 ,奮迅 宛 葉 。”《晉書·謝安傳》:“繕甲俟會,思更奮迅。”《明史·袁崇煥傳》:“顧勇猛圖敵,敵必讎;奮迅立功,眾必忌。”
羽翰
(1).翅膀。 南朝 宋 鮑照 《詠雙燕》之一:“雙燕戲雲崖,羽翰始差池。” 唐 孟郊 《出門行》之二:“參辰出沒不相待,我欲橫天無羽翰。” 明 張景 《飛丸記·月下傷懷》:“思痴無羽翰,想極夢魂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已看文彩振鵷鸞,重向青霄刷羽翰。”
(2).飛翔;飛升。 唐 李紳 《華頂》詩:“浮生未有從師地,空誦仙經想羽翰。” 清 汪懋麟 《阻東昌三日》詩:“舟前花鴨憑遊戲,天上飛鴻自羽翰。”
(3).指書信或文章。 清 姚鼐 《送江寧郡丞王石丈運餉入蜀》詩:“憶昔趨階序,初欣見羽翰。” 郭沫若 《紀念孫中山》詩之三:“天高風淨雁聲還,寄語 臺 澎 托羽翰。”
相見
彼此會面
整個代表團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
未應
(1).猶不須。 宋 王安石 《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宋 陸游 《遣興》詩:“老去可憐風味在,未應山海混漁樵。”
(2).猶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宋 張綱 《臨江仙》詞:“年方強仕未應遲。高風輕借便,一鶚看橫飛。”
(3).猶不曾。 唐 李白 《關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唐 王維 《聽宮鶯》詩:“遊子未應返,為此始思鄉。” 宋 蔡伸 《念奴嬌》詞:“雲浪鱗鱗,蘭舟泛泛,共載一輪月。五湖當日,未應此段奇絶。”
(4).不應當。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四:“晨興步庭除,足弱幾不持;論年未應爾,胡為遽如斯?”
永嘆
見“ 永嘆 ”。
亦作“ 永嘆 ”。1.長久嘆息。《詩·大雅·公劉》:“篤 公劉 ,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迺宣,而無永嘆。” 毛 傳:“民無長嘆,猶 文王 之無悔也。”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撫膺解攜手,永嘆結遺音。” 宋 文天祥 《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為之永嘆。” 清 陳夢雷 《抒哀賦》:“使慈母戚於重泉兮,嚴親聞而永嘆。”
(2).長吟;詠嘆。《史記·樂書》:“永嘆之, * 之,何也?”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曰:“永嘆, * ,歌遲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