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行原文
謾撫銀箏。
暫也那消停。
響瑤階風韻清。
忽驚起瀟湘外寒雁兒叫破沙汀。
支楞的淚濕弦初定。
弦初定。
銀河淡月明。
相思調再整。
驀感起花陰外那個人聽。
高力士訴與實情。
金鎞兒諕得人孤另。
詩詞問答
問:望遠行的作者是誰?答:李唐賓
問:望遠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唐賓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唐賓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定曲譜
參考注釋
銀箏
用銀裝飾的箏或用銀字表示音調高低的箏。 唐 戴叔倫 《白苧詞》:“回鸞轉鳳意自嬌,銀箏錦瑟聲相調。” 後蜀 毛熙震 《河滿子》詞:“曲檻絲垂金柳,小窗絃斷銀箏。” 清 吳偉業 《贈馮子淵總戎》詩:“十二銀箏歌芍藥,三千練甲醉葡萄。”
也那
(1).嘆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塞鴻來也那!塞鴻來也那!”
(2).疑問詞。 宋 王明清 《揮麈餘話》卷二:“你早睡也那?你睡得著?”
(3).襯詞,無義。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二折:“待去來呵,長街上列著兵馬,哎!婆婆也,我可是怕也那不怕?”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一折:“想他每富家殺羊也那宰馬,每日裡笑恰,飛觥也那走斝。” 清 楊潮觀 《李衛公替龍行雨》:“猛見那一帶連山也那萬里遙,高也么高,凸更凹。”
消停
(1) 〈方〉
(2) 安靜;安穩
過消停日子
(3) 停止;歇
他在監獄服刑期間,仍然惹事生非,從未消停
(4) 從容,不匆忙
他們家的房舍極是寬敞的,咱們且住下,再慢慢的著人去收拾,豈不消停些?——《紅樓夢》
瑤階
亦作“瑤階”。 1.玉砌的台階。亦用為石階的美稱。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飾瑤階以揖夜光。” 唐 杜牧 《秋夕》詩:“瑤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明 梁辰魚 《二郎神·宮怨》:“怕鞋侵荒蘚,瑤堦欲下還旋。” 清 納蘭性德 《緱山曲》詩:“ 智瓊 攜手 阿環 隨,同侍瑤階看舞姬。”
(2).指積雪的石階。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庭列瑤階,林挺瓊樹。” 唐 韋應物 《對雪贈徐秀才》詩:“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屬瑤階,亂緒陵新節。”《群音類選·戴王雪訪》:“冰花六出寒風剪,玉積瑤堦遍。”
風韻
(1) 風度;韻致
風韻秀徹。——《晉書·桓石秀傳》
(2) ——多指女子
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紅樓夢》
驚起
因受驚嚇而突然動作
深夜突然聽到槍聲,大家都從床上驚起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 江 淵, 澧 沅 之風,交 瀟湘 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遠別離》詩:“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 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雲正深。”
(2). 湘江 與 瀟水 的並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 唐 杜甫 《去蜀》詩:“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雲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詩:“長風度關塞,九月下 瀟 湘 。”
寒雁
寒天的雁。亦作“ 寒鴈 ”。詩文中常以襯托淒涼的氣氛。 唐 無名氏 《朝元閣賦》:“寒鴈正來,下 泰山 之八水;暮煙初起,繞 漢 家之 五陵 。” 清 何紹基 《登舟》詩:“寒雁幾聲吾未睡,霜華來妒一鐙紅。”
叫破
(1).道破;揭穿。《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 軒轅翁 因是起先咤異了,嘿嘿看他自走,不敢叫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回:“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2).大聲呼喊以使人得知。《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 趙聰 ﹞先叫破了地方鄰舍,多有人走起來救護。”
沙汀
水邊或水中的平沙地。 南朝 梁 江淹 《靈丘竹賦》:“鬱春華於石岸,赩夏彩於沙汀。” 宋 陸游 《小舟》詩:“雲氣分山迭,沙汀蹙浪痕。” 清 沉樹本 《浴象行》:“鼓聲初歇人語寂,並立沙汀卸羈絆。” 張資平 《她悵望著祖國的天野》一:“八分滿的月輪,跑出松林上面來了。她照在沿海岸線一帶沙汀上,和雪一樣的白。”
支楞
(1).亦作“ 支楞楞 ”、“ 支楞楞爭 ”。象聲詞。狀金屬、琴弦等的清脆聲。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二折:“若不看你少年知識,往日交遊,只消喒佩中劍支楞支楞的響一聲,折末你能言巧辯,早做了離鄉背井。”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四折:“數日前我曾聽得支楞楞的劍響,想殺別人,不想道殺害自己也。”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四折:“支楞楞爭絃斷了不續碧玉箏,吉丁丁璫精磚上摔破菱花鏡。” 元 李唐賓 《望遠行》曲:“忽驚起 瀟 湘 外寒雁兒叫破沙汀,支楞的淚濕絃初定。”
(2).亦作“ 支棱 ”。挺起,豎著。《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兩邊都是澗溝,那冰凍的支棱著,就和刀劍一般。” 康濯 《第一步》一:“他使勁支楞著耳朵聽,也只聽出幾句怎么輪流澆,怎么誰也不吃虧,可還是聽不具體。” 張士傑 《漁童》:“那大荷花立刻支楞起來,隨著蔓子一點一點地往回縮呀縮呀,越縮越小,不一會縮到魚盒裡去了。”
(3).高傲自負。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方言》:“南都方言……自矜尚曰支楞。”
初定
(1).謂國家方始平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彊庶孼,以鎮撫四海,用承衞天子也。” 漢 班固 《兩都賦序》:“大 漢 初定,日不暇給。”
(2).佛教謂入定之初。 唐 戴叔倫 《留宿羅源西峰寺示輝上人》詩:“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唐 李中 《宿鐘山知覺院》詩:“磬罷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銀河
完整地環繞天球伸展的一條寬而發亮的不規則光帶,看起來像一條河,銀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見,它是由無數暗星(恆星)的光引起的
淡月
生意冷清的月份(跟“旺月”相對)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起花
(1).爆竹之一種,形如小紙炮,綴有長約二三尺葦桿,燃其芯即急起。 孫犁 《風雲初記》二七:“ 變吉哥 做的起花,起得直,升的高,響的脆,還帶著炮打燈。”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十二章:“起花騰空,高升鑽天。” 劉波泳 《秦川兒女》第二部第二十章:“ 梁彥武 到門口看看,街上已點起了花燈,有些買賣鋪子門前,也開始放起花,放鞭炮,放花鍋子。”
(2).提花;綴有突出的花紋。《紅樓夢》第三回:“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萬中書 到了 秦中書 家,只見門口有一箭闊的青牆,中間縮著三號,卻是起花的大門樓。”
個人
(1) 單獨一個人,與團體相對而言
進行派別鬥爭的人,鬧宗派主義的人常把個人的或少數人的利益擺在黨的利益之上。——《個人和集體》
(2) 單獨個人的生存或實體;單一的個體
人與社會之間,或…個人與集體之間的一定道德關係
(3) 自稱。指本人
個人認為
(4) 那人(多指情人)
因念舊日山城,個人如畫,已做中州想。——宋·陳亮《念奴嬌·至金陵》
力士
力氣大的人
此人力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實情
實際情況
實情告訴你吧
金鎞
亦作“ 金錍 ”。亦作“ 金篦 ”。1.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頭,用來刮眼膜。據說可使盲者復明。《涅槃經》卷八:“如目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周書·張元傳》:“其夜,夢見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金篦空刮眼,鏡象未離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只為金篦能刮眼,更將玉尺付君身。”
(2).古代婦女的一種金質首飾。亦可用以梳發。 唐 寒山 《詩》之三五:“羅袖盛梅子,金鎞挑筍芽。”《三國志平話》卷中:“夫人將過帶,見一紅絨頭,用金錍兒挑之,上有詔書。” 明 陸采 《明珠記·會內》:“羞將白髮金篦攏,悶把菱花照病容。”
(3).彈箏用的金屬刮板。 元 李唐賓 《望遠行》曲:“悶拂銀箏,暫也那消停,響瑤階風韻清…… 高力士 訴與實情,金鎞兒諕的人孤另。”
得人
用人得當
孤另
孤單,孤獨。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十三夜》詞:“ 嫦娥 老去孤另,離別匹如閒。”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四折:“卻原來雁叫 長門 兩三聲,怎知道更有箇人孤另。”《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寄語異鄉孤另客,莫將心事亂如麻。” 清 李漁 《意中緣·借兵》:“憶鴛盟,好事雖然定,兩下仍孤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