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西郭新亭遺蹟原文
芳辰喜清暇,攜筇出西郭。
登高一以眺,山川如綺錯。
昔聞趙宣城,築亭候賓客。
嘉林蔭結構,翠嶺照丹雘。
逢迎盡賢士,冠蓋擁阡陌。
況有謫仙人,奇文刻金石。
我來訪遺蹟,但見丘與壑。
斷甓亂榛莽,隤址暗松柏。
五馬不復來,樵歌空躑躅。
人生一世間,富貴不盈握。
所以崇令名,沒世恥寂寞。
詩詞問答
問:尋西郭新亭遺蹟的作者是誰?答:張師愚
問:尋西郭新亭遺蹟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一
參考注釋
芳辰
美好的時光。多指春季。 南朝 梁 沉約 《反舌賦》:“對芳辰於此月,屬今余之遵暮。” 唐 陳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明 楊慎 《壽敘庵司馬弟》詩:“繞膝斑衣當蔗境,何須止酒負芳辰。”
清暇
清靜安閒。亦指清閒之時。 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一折:“解元,趁此清暇,好歹多飲幾杯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四海昇平,翠幄雍容探六籍;萬幾清暇,瑤編披覽惜三餘。” 清 姚鼐 《偕一青仲郛應宿登城北小山至夜作》詩:“情集交悲歡,生得幾清暇。”
西郭
(1).西邊外城。《左傳·襄公十八年》:“﹝十二月﹞己亥,焚 雍門 及西郭、南郭。”
(2).複姓。 漢 有 西郭嵩 。
登高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登山的風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綺錯
(1).謂如綺紋之交錯。《後漢書·班固傳上》:“周廬千列,徼道綺錯。” 李賢 註:“綺錯,交錯也。”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詩:“東城宮闕擬昭回,南陌溝塍殊綺錯。”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張角置三十六方》:“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陳,綺錯麟比。” 梁啓超 《新民說》六:“歐 洲 地形,山河綺錯,華離破碎,其勢自趨於分立。”
(2).形容文辭雕飾華麗。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上:“﹝ 陸機 ﹞尚規矩,不貴綺錯,有傷直致之奇。”《新唐書·上官儀傳》:“ 儀 工詩,其詞綺錯婉媚。” 清 黃宗羲 《謝莘野詩序》:“ 莘野 之詩,敘喪亂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錯,能備五聲者也。”
亭候
亦作“ 亭堠 ”。古代邊境上用以瞭望和監視敵情的崗亭、土堡。《後漢書·南匈奴傳》:“﹝朝廷﹞增緣邊兵郡數千人,大築亭候,修烽火。” 唐 張說 《王氏神道碑》:“亭候恃其長城,廟堂賴其神將。” 宋 司馬光 《塞上》詩之二:“旌旗遙背水,亭堠遠依山。” 清 曹寅 《馴鷺亭放舟》詩:“隔岸無亭堠,依人只鷺鷥。”
賓客
(1)
(2) 客人的總稱
賓客盈門
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史記·魏公子列傳》
(3) 門客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戰國策·燕策》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嘉林
美好的樹林。《史記·龜策列傳》:“有神龜在 江 南嘉林中。嘉林者,獸無虎狼,鳥無鴟梟,草無毒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是為嘉林。” 唐 韓愈 《送區冊序》:“與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漁,陶然以樂,若能遺外聲利而不厭乎貧賤也。” 宋 梅堯臣 《送劉繼鄴秀才歸當塗》詩:“故鄉有嘉林,其下可以處。”
結構
(1) 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經濟結構
(2) 建築物承重部分的構造
複合結構
(3) 構築;建造
(4) 勾結
翠嶺
緑色的山嶺。 晉 庾闡 《觀石鼓》詩:“翔霄拂翠嶺,緑澗漱巖間。” 南朝 宋 謝惠連 《三月三日曲水集》詩:“蜚雲興翠嶺,芳飈起華薄。” 元 王士熙 《驪山宮圖》詩:“翠嶺含煙曉仗催,五家車騎入朝來。”
丹雘
(1).可供塗飾的紅色顏料。《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斲,惟其塗丹雘。” 孔穎達 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誌·記恭請聖語》:“﹝上﹞從至 翠寒堂 ,棟宇顯敞,不加丹雘。” 明 楊慎 《藝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謂之芝泥;今之錦砂,古謂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祠宇﹞規模宏壯,丹雘彰施,備極絢爛。”
(2).塗飾色彩。 唐 羅隱 《讒書·木偶人》:“其後 徐 之境以雕木為戲,丹雘之,衣服之。” 元 方回 《估客樂》詩:“養犬餵肉睡氊毯,馬廄驢槽亦丹雘。” 清 龔自珍 《與人箋》八:“門庭丹雘,奕奕華好。”
(3).比喻君王的恩澤。《文選·顏延年<和謝監靈運>》:“伊昔遘多幸,秉筆侍兩閨。雖慙丹雘施,未謂玄素睽。” 李善 註:“丹雘,喻君恩也。”
(4).猶言藻飾。 清 吳偉業 《送宛陵施愚山提學山東》詩之三:“伊昔 嘉 隆 時,文章尚丹雘。”
逢迎
(1) 違心趨奉迎合
逢迎拍馬
(2) 迎接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賢士
有才能的人
賢士之處世。——《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冠蓋
(1).泛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冠,禮帽;蓋,車蓋。《史記·魏公子列傳》:“ 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 。”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自顧雖悴薄,冠蓋曜城隅。”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書劍 洛陽 城,決崢嶸一朝冠蓋 長安 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 * 數輩,捧一麗人出,僕從煊赫,冠蓋甚都。”
(2).指仕宦,貴官。 漢 班固 《西都賦》:“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唐 杜甫 《夢李白》詩之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謝絶了這些冠蓋,他雖是小官,也懶和他相見。” 葉楚傖 《陶然亭》詩:“瘡痍滿 京 洛 ,冠蓋自翩翩。”
(3).特指使者。《後漢書·章帝紀》:“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韻》:“開夷逾 漢武 ,平叛跨 周宣 。冠蓋通窮域,車書過古埏。” 陳毅 《感事》詩:“國慶十五周,萬國冠蓋來。”
(4).猶冠族。官宦之家。《後漢書·酷吏傳·陽球》:“ 陽球 字 方正 , 漁陽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蓋。”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顧其言語清楚,宛有冠蓋風儀,遂於賓榻中,選士嫁之。”
(5).象帽子樣蓋著。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阡陌
(1) 田界
田連阡陌
(2) 田間小路
阡陌交通。——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3) 田野,壟畝
援旗誓眾,奮於阡陌之上。——晉· 陸機《豪士賦》序
(4) 比喻途徑、門路
(5) 草野民間
倔起阡陌之中。——漢· 賈誼《過秦論上》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優異的人。《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鼠數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滿,戇諫聲名眾所知。”
見“ 謫仙 ”。
奇文
(1) 新奇的文章——用於褒義
(2) 奇怪的文章——多用於貶義。奇特的文章共同欣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 陶潛《移居》
金石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固的東西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來訪
來此訪問;造訪
歡迎來訪
遺蹟
前人留下的痕跡
瞻顧遺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榛莽
叢雜的草木
偷性命於榛莽。——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五馬
太守的代稱
五馬立踟躕。——《樂府詩集·陌上桑》
樵歌
樵夫唱的歌。 唐 杜甫 《刈稻了詠懷》:“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水滸傳》第九七回:“ 喬道清 聽了這六句樵歌,心中頗覺恍然。”
躑躅
(1) 徘徊不前
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始躑躅於燥吻。——《文選》
(2) 用腳踏地
立躑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賦》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富貴
富裕而又有顯貴的地位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家人讀書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盈握
滿握。握,指一手所能握持的數量。 宋 陸游 《秋日焚香讀書戲作》詩:“婆律一銖能敵國,水沉盈握有兼斤。” 明 陳子龍 《擬對珠崖不當棄疏》:“且南方之珍, 珠厓 所產,明珠、翡翠、犀象、毒瑁,盈握之物,鈞動千萬。”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令名
好名聲
沒世
(1).死。《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史記·蒙恬列傳》:“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則臣少宦,順幸沒世,可謂知意矣。” 宋 王禹偁 《休糧道士傳》:“苟遭時得君,則天下之人受子之賜也,雖千鍾萬錢,不為媿爾,沒世之後,又血食焉,何粒之卻邪?”《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至於他各人到頭來的成敗,還要看他入世後怎的個造因,才知他沒世時怎的個結果。”
(2).終身,永遠。《莊子·天運》:“以舟之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 漢 晁錯 《言兵事疏》:“竊聞戰勝之威,民氣百倍;敗兵之卒,沒世不復。”《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情願青衿沒世也罷,割恩愛而博功名,非吾願也。” 郭沫若 《瓶》詩之十一:“你這玉緘一封,好像是騰黃飛下九重,我要沒世地感恩不忘。”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