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倫右溪五首·其四·回歧

作者:王漸逵 朝代:明代

送倫右溪五首·其四·回歧原文

遙識回歧路,因君起舊思。

六年曾此度,並舸得相移。

珠澤應同媚,鍾彝好自垂。

行藏本無跡,何必嘆臨歧。

詩詞問答

問:送倫右溪五首·其四·回歧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送倫右溪五首·其四·回歧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倫右溪五首·其四·回歧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遙識

遙知。 南朝 梁元帝 《賦得登山馬》:“何殊 隴 頭望,遙識 祁連 東。” 清 趙翼 《緬人乞降班師奏凱》詩:“遙識懽聲涌似濤,入關戰士解征袍。”

歧路

(1).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小路;岔路。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歧,一本作“ 岐 ”。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無為在歧路,兒女共霑巾。” 清 梅曾亮 《小盤谷記》:“余嘗求小盤谷者。至其地,土人或曰無有。皆大竹蔽天,多歧路。” 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母唯事塵勞,歧路徒營營。”

(2).錯誤的道路。如: 小張 雖誤入歧路,但在同志們耐心的幫助教育下,他決心改邪歸正。

珠澤

(1).古地名。《穆天子傳》卷二:“天子北征,舍於 珠澤 。” 郭璞 註:“此澤出珠,因名之雲。今 越雟 平澤 出青珠是。”

(2).喻文彩薈萃之處。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序》:“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以謂篇章之 珠澤 ,文彩之 鄧林 。”

鍾彝

指青銅禮器。 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諸子等庭列鍾彝,笥傳組綬,靡忘承家之訓,方滋視履之祥。”

指青銅禮器。彝,彝器。 清 龔自珍 《說印》:“或曰:是小物也,不勝録;或曰:即録,録附鐘彝之末簡。”

行藏

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數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無跡

亦作“ 無跡 ”。沒有蹤影;沒有痕跡。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無跡,天工罕代。”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下》:“﹝ 李惠登 ﹞為政清浄無跡,不求人知。”

見“ 無跡 ”。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臨歧

見“ 臨岐 ”。

詩詞推薦

送倫右溪五首·其四·回歧原文_送倫右溪五首·其四·回歧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