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赤岸溪頭水下流,滔滔不盡杞人憂。
徐行已作捐階計,輸粟翻為殺餉仇。
豺虎齧人爭變色,風濤簸日少安舟。
岐周井裡稱親睦,老眼於今不減愁。
詩詞問答
問:《傷吾地風俗之日,偷賦赤岸謠》的作者是誰?答:李詡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詡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詡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赤岸
(1).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楚辭·東方朔<七諫·哀命>》:“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沒身而不反。” 王逸 註:“ 楚 有高丘之山,其岸峻嶮,赤而有光明。”
(2).傳說中的地名。《文選·枚乘<七發>》:“凌 赤岸 ,篲 扶桑 ,橫奔以雷行。” 李善 註:“此文勢似在遠方,非 廣陵 也。”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於是周行寓內,東造絶跡,西延 積石 ,南踰 赤岸 ,北過 寒谷 。” 唐 杜甫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赤岸 水與銀河通,中有雲氣隨飛龍。”
(3).山名。在 江蘇 六合 東南。《南齊書·高帝紀上》:“治 新亭 城壘未畢,賊前軍已至……自 新林 至 赤岸 ,大破之。” 宋 王象之 《輿地紀勝·淮南東路·真州》:“ 赤岸 ,其山巖與江岸數里土色皆赤。”
(4).山名。在 四川 新都 南。《文選·郭璞<江賦>》:“﹝ 長江 ﹞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陽 ;鼓洪濤於 赤岸 ,淪餘波乎 柴桑 。” 於光華 注引《大清一統志》:“ 赤岸山 ,在 成都府 新都縣 南一十七里, 中江 支流經此。”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後余道 江 右, 貴溪 , 弋陽 之山無不丹者,遠望之如霞焉。因思 楚 有 赤壁 , 越 有 赤城 , 蜀 有 赤岸 ,北塞外有 燕支山 ,想當爾耳。”
(5).古水澤名。在 陝西 大荔 西南,今湮。 北周 庾信 《同州還》詩:“ 赤岸 繞新村, 青城 臨 綺門 。” 倪璠 註:“《周書·宣帝紀》云:‘幸 同州 ,自 應門 至於 赤岸澤 ,十裡間幡旗相蔽。’是 同州 有 赤岸澤 也。”
頭水
(1) 質量最好的
頭水貨
(2) 新器物第一次使用
(3) 第一次用水洗
這衣服剛洗了頭水就短了好多
(4) 指第一遍澆地的水
地已澆過頭水
(5) 用在頭髮上的液體化妝品
滔滔不盡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同“滔滔不竭”。杞人
借指無端憂慮的人。 清 李漁 《玉搔頭·弄兵》:“難怪你為國驚,代主疑,俺這杞人也不住憂天墜。” 清 趙翼 《靜觀》詩之三:“思窮忽大笑,此憂真杞人。” 梁啓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論》:“持保教論者,勿以我為杞人也。”參見“ 杞人憂天 ”。
徐行
緩慢前行。《孟子·告子下》:“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 唐 柳宗元 《鈷鉧潭記》:“流沫成輪,然後徐行。” 宋 曾鞏 《喜晴》詩:“今晨霾曀一掃蕩, 羲和 徐行驅六龍。” 郭沫若 《曼陀羅華》:“我默默地徐行, 哈夫人 在後面跟著。”
捐階
除去階梯。《孟子·萬章上》:“父母使 舜 完廩,捐階, 瞽瞍 焚廩。” 趙岐 註:“階,梯也。使 舜 登廩屋而捐去其階。”
輸粟
(1).運送穀物。《左傳·僖公十三年》:“ 秦 於是乎輸粟於 晉 ,自 雍 及 絳 相繼。”
(2).古代農戶向官府捐納糧食。《新唐書·食貨志一》:“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
(3). 明 清 時,富家子弟為得功名、官職而捐納財貨於官府,稱輸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納粟民生高第》:“ 景泰 以後,胄監始有納馬之例,既改為輸粟,初不過青衿援例耳。”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輸粟富家兒,不識一丁,口尚乳臭。” 明 章懋 《陝西副使靜虛潘公墓志銘》:“生子三人,長即 希奭 ,材而克家,以輸粟拜散官。”
豺虎
(1).豺與虎。泛指猛獸。《詩·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晉 張載 《七哀詩》:“季世喪亂起,賊盜如豺虎。” 明 李東陽 《風雨嘆》詩:“山豗谷洶豺虎嘷,萬木盡拔乘波濤。” 清 陳鵬年 《新春雜感次韻和中山》:“蛟螭蟠地軸、豺虎踞天關。”
(2).喻兇狠 * 的寇盜、異族入侵者。 漢 王粲 《七哀詩》:“ 西京 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唐 杜甫 《久客》詩:“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縱橫。”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國猷》:“當時 燕 薊 淪於 契丹 不能取,是中國與豺虎雜此土以處也。” 清 徐昂發 《鐵嶺關》詩:“緬昔豺虎鬭,百戰爭要害。” 鄧中夏 《過洞庭》詩:“問今為何世?豺虎滿道路。”
變色
(1) 改變顏色
由於排污,河水變色了
(2) 臉色改變
勃然變色,動起武來
風濤
(1).風浪。 南朝 宋 顏延之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春江壯風濤,蘭野茂荑英。” 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詩:“ 曲江 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 何其芳 《樹陰下的默想》:“但我卻甘願冒著風濤,帶著渴望,獨自在無涯的海上航行。”
(2).比喻艱險的遭遇。 唐 項斯 《欲別》詩:“歸期無歲月,客路有風濤。” 元 劉因 《人情》詩:“人情雲雨 九疑山 ,世路風濤 八節灘 。” 明 唐順之 《與楊虞坡司馬書》:“風濤兵戈倥傯中,因差人入京謝恩。”
(3).比喻規模大而氣勢猛烈的事件或現象。 魯迅 《二心集·“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須到無產階級革命的風濤怒吼起來,刷洗山河的時候,這才能脫出這沉滯猥劣和腐爛的運命。”《人民文學》1977年第9期:“過去一年裡,億萬 中國 人民經受了一生中最大最複雜的感情的風濤。”
岐周
岐山 下的 周 代舊邑。地在今 陝西省 岐山縣 境, 周 建國於此,故稱。《孟子·離婁下》:“ 文王 生於 岐周 ,卒於 畢郢 ,西夷之人也。” 趙岐 註:“ 岐周 、 畢郢 ,地名也。 岐山 下 周 之舊邑,近畎夷。”《淮南子·要略》:“ 文王 四世纍善,脩德行義,處 岐周 之間,地方不過百里。”後亦用以指 西周 。
井裡
(1).鄉里。古代同井而成里,故稱。《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裡之厥也。” 楊倞 註:“井裡,里名。” 宋 陳亮 《祭盧欽叔母夫人文》:“閫內之懿,聞於井裡。”《捻軍史料叢刊·軍情·同治七年閏四夏月十七日》:“眾志成城,保衛井裡。”
(2).里巷。 清 黃景仁 《歲暮篇》詩:“更聞井裡喧,索逋百不讓。” 清 姚瑩 《游欖山記》:“吾始見此鄉井裡晏如。”
親睦
親厚和睦
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張元乾 《菩薩蠻》詞:“老眼見花時,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動了。可是她並沒睡著,她睜大了血紅的老眼,虛空地看著。”
(2).老年人的眼力。指視力所及,亦指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 唐 杜甫 《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詩:“皇天無老眼,空谷滯斯人。”《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這所謂文有定評了,可見我這雙老眼還不盲。”
於今
(1) 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如今;到現在
不減
不次於,不少於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