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草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抱朴草堂原文

軒楹近覺厭華庨,潔治書堂覆草茅。

欲擬幽人猶未得,敢言古帝恐成淆。

閒披芸簡窗前朗,靜聽松風戶外敲。

津逮漫言由李葛,仙家與我卻無交。

詩詞問答

問:抱朴草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抱朴草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抱朴草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二

參考注釋

軒楹

(1).堂前的廊柱。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兒具紙筆,隱几臨軒楹。」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勢壓蒼崖險可驚,攀雲半日到軒楹。」 清 盛錦 《空舲峽》詩:「愛此民居壯,凌空駕軒楹。」

(2).借指廊間。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宋 沉遼 《春日中和堂》詩:「春風迎我咲,宛轉入軒楹。」 明 朱鼎 《玉鏡台記·議婚》:「簾幙捲東風,翔集遷鶯賀燕;軒楹敞南嶽,爭看起鳳騰蛟。」

潔治

也稱潔牙。俗稱洗牙。預防和治療牙病的一種方法。即用器械或特製的牙膏把牙齒和牙齦上的異物除去。亦為實施口腔衛生重要方法之一。

書堂

(1).學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就經黌舍,略見書當;習武兵欄,偏知劍術。」《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達生 辭了母親,又到書堂中去了。」

(2).書房。 唐 趙嘏 《送權先輩歸覲信安》詩:「小齋松島上,重葉覆書堂。」 宋 陸游 《戲詠閒適》:「暮秋風雨暗江津,不下書堂已過旬。」

草茅

亦作「 草茆 」。亦作「艸茅」。1.雜草。《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 唐 杜甫 《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詩:「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無徑欲教鋤。」 清 唐甄 《潛書·柅政》:「雖無不肖攘民之事,而視民若忘,等於草茅。」

(2).草野;民間。多與「朝廷」相對。《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於君,士大夫則曰下臣,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在野則曰草茅之臣。」《梁書·張弘策傳》:「英雄今何在?為已富貴,為在草茅?」 宋 歐陽修 《上范司諫書》:「夫布衣韋帶之士,窮居草茅,坐誦書史,常恨不見用。」 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朝廷有頑鈍無恥之大臣,而後草茅有激濁揚清之名士。」《醒世姻緣傳》第一回:「分明是草茆兒戲,到像 細柳 規模。」

(3).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新唐書·馬周傳贊》:「 周 之遇 太宗 ,顧不異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 章炳麟 《秦政記》:「建國之主,非起於艸茅,必拔於搢紳也。」 吳晗 《朱元璋傳》第二章三:「﹝ 劉基 ﹞以 賈誼 、 屈原 自比,怨 元 朝政府不用草茅,不問採薇,自艾自嘆。」

(4).比喻鄙陋微賤。 唐 陳子昂 《為宗舍人謝贈物表》之二:「自國之寵貴,未聞此榮。草茅孤臣,何以堪處!」

(5).比喻淺陋微賤的人。 宋 曾鞏 《與杜相公書》:「閤下以舊相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損,加禮於草茆之中,孤煢之際。」 宋 曾鞏 《福州謝到任表》:「草茆弱質,素依及物之仁;犬馬微誠,終冀因心之恕。」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敢言

(1).敢於進直言。《國語·魯語下》:「夫外朝,子將業君之官職焉;內朝,子將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書·郝處俊傳》:「 處俊 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義。」

(2).冒昧陳述。《戰國策·秦策一》:「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臣敢言往昔。」

古帝

(1).指天帝。《詩·商頌·玄鳥》:「古帝命 武湯 ,正域彼四方。」 鄭玄 箋:「古帝,天也。天帝命有威武之德者 成湯 ,使之長有邦域,為政於天下。」 馬瑞辰 通釋:「正義雲引《尚書緯》云:『曰若稽古帝 堯 。』古,天也……古帝,猶言昊天上帝。」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 屈原 ﹞於是放言遐思,稱古帝,懷神山,呼龍虬,思佚女,申紓其心,自明無罪。」

(2).指前代帝王。 唐 杜甫 《杜鵑》詩:「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芸簡

指書翰。 元 張養浩 《次馬伯庸少監贈經筵官虞司業詩韻》:「簪紳星聚掖垣西,芸簡含光動列奎。」

靜聽

仔細地聽。 晉 劉伶 《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 泰山 之形。」 唐 劉長卿 《聽彈琴》詩:「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他索性不則一聲,妝睡在那裡靜聽。」 茹志鵑 《黎明的故事》二:「媽媽……有時停了筆,側耳靜聽一下。」

松風

(1).松林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遠自雲中起,搖盪雲光山色里。」 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後吧,山裡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

(2).古琴曲《風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 凌景埏 校註:「松風,指茶。」

戶外

(1) 室外露天處

在正餐時間從戶外回來

(2) 作為與室內有區別的室外

在戶外度過白天

津逮

(1).由津渡而到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懸巖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逮,一本作「 達 」。

(2).比喻通過一定的途徑而達到或得到。 清 鄂爾泰 《贈方望溪》詩:「六經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清 盧見曾 《<封氏聞見記>序》:「《年號録》、《錢譜》二書並亡,唯《聞見記》獨存,然流傳絶少,故《稗海》、《秘笈》諸刻罕津逮焉。」

(3).比喻引導(後學)。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二百年來通儒輩出,述作連楹,觀玩全書,瑜百瑕一,津逮來學,誠為有裨。」 清 王先謙 《<天祿琳琅>跋》:「仰見聖學博大,囊括萬有,足以津逮儒生,準繩百代。」

漫言

(1).散言,宣言。《列子·黃帝》:「於眾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賞百金。』眾皆競應。」 張湛 註:「漫,散也。」

(2).隨便地說。 明 徐渭 《擬上督府書》:「不逾兩日,而有司者已報班師矣。此非生愚之漫言也。」

(3).莫言;別說。 清 魏源 《寰海後十章》詩之四:「漫言孤注投壺易,萬古 澶淵 幾 寇萊 。」 郭沫若 《訪日雜詠·吊千代松原》:「 千代松原 不見松,漫言巨害自微蟲。」

仙家

(1).仙人所住之處。《海內十洲記·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萬里,上有五芝玄澗……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詩:「洞裡無塵通客境,人間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三:「癸卯春,余游 黃山 ,見絶壁之上,刻『 江麗田先生 彈琴處』,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殘遊記》第九回:「這屏上詩是何人做的?看來只怕是個仙家罷?」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像成仙家、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舊時迷信,用以稱狐仙。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實不忍火攻。苟無大罪,乞仙家捨之。」原註:「里俗呼狐曰仙家。」

詩詞推薦

抱朴草堂原文_抱朴草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