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首·其一原文
拈花親付老頭陀,平地俄興一丈波。
後代釘椿搖櫓者,竹篙量水轉譊訛。
詩詞問答
問:頌古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釋普鑒
問:頌古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普鑒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普鑒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歌韻
2. 宋法應、元普會《頌古聯珠通集》卷六
參考注釋
拈花
(1).見“ 拈花一笑 ”。
(2).繡花。《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顏色,善能描龍畫鳳,刺繡拈花。”
頭陀
原意為抖擻浣洗煩惱。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後世也用以指行腳乞食的僧人。又作“馱都、杜多、杜荼”
平地
平整土地
後代
(1)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子孫後代
留傳給後代
(2) 某一時代以後的時代
這些遠古的事,大都是後代人們的推測
(3) 動植物的後裔
異種雜交的小麥後代
竹篙
撐船的長竹竿。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 陶公 ﹞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 唐 韓愈 《潭州泊船呈諸公》詩:“暗浪舂樓堞,驚風破竹篙。” 清 查慎行 《逆風上灘歌》:“船頭喜鋭不喜方,竹篙用短不用長。” 吳組緗 《山洪》六:“ 三官 不作聲,把眼睛掉轉,望在河灘邊的渡船上,那竹篙上停著一隻白頸老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