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恭侍皇太后游瀛台紀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永康曉辟問安回,鳳輦晨游重侍陪。

搖曳晴光看御柳,分明春色遍宮梅。

西山翠映屏風列,太液冰融鏡面開。

仰識慈顏多悅豫,熙熙萬物樂春台。

詩詞問答

問:《二月十三日恭侍皇太后游瀛台紀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

參考注釋

永康

永久平安。《書·周官》:“永康兆民,萬邦惟無斁。”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進用忠直,社稷永康。”《舊唐書·溫大雅傳》:“若得家弟永康,我將含笑入地。”

問安

向尊長詢問安好

鳳輦

(1).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西王母 乘翠鳳之輦而來。”後用“鳳輦”稱仙人的車乘。 隋煬帝 《步虛詞》詩:“翠霞乘鳳輦,碧霧翼龍輿。”《舊唐書·音樂志四》:“﹝《送神》﹞車移鳳輦,斾轉紅旗。”

(2).皇帝的車駕。 唐 沉佺期 《陪幸韋嗣立山莊》詩:“虹旗縈秀木,鳳輦拂疏筇。”《宋史·輿服志一》:“鳳輦,赤質,頂輪下有二柱,緋羅輪衣,絡帶、門帘皆繡雲鳳。頂有金鳳一,兩壁刻畫龜文、金鳳翅。” 清 孫枝蔚 《題梨園圖》詩:“ 漁陽 塵起晝昏黑,鳳輦西行諸將力。”

(3).華貴的車駕。 唐 謝偃 《塵賦》:“蒙鳳輦於銅衢,翳龍媒於金埒。”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鳳輦時經,蝸居乏款,敢問姐姐,何由落籍,遽爾洗妝。”

搖曳

(1) 晃蕩;飄蕩

搖曳的燭光

住宅角落處的竹枝在晚風輕微吹拂下緩緩搖曳

(2) 逍遙

晴光

晴朗的日光或月光。 唐 杜審言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緑苹。”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郁達夫 《采石磯》:“呆著向窗外的晴光一望,他又拿起筆來伏下身去,在詩的前面填了‘秋夜’兩字,作了詩題。”

御柳

(1).宮禁中的柳樹。 唐 沉佺期 《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詩:“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禮闈。” 唐 曹松 《長安春日》詩:“御柳舞著水,野鶯啼破春。” 明 宋訥 《壬子秋過故宮》詩之六:“ 上林 春去宮花落, 金水 霜來御柳黃。”

(2).樹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二》:“今 閩 中有一種柳,其葉如松,而垂長數尺,其榦亦與柳不類。俗名為御柳。”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宮梅

皇宮中栽植的梅花。 宋 楊冠卿 《西江月》詞:“羅襪浪傳仙子,宮梅休寫華光。”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四:“ 丁野堂 ,名未詳,住 廬山 清虛觀 。善畫梅竹, 理宗 因召見,問曰:‘卿所畫者,恐非宮梅?’對曰:‘臣所見者,江路野梅耳。’遂號 野堂 。”

山翠

翠綠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應令》:“水光懸盪壁,山翠下添流。” 唐 王維 《華子岡》詩:“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歐陽修 《逸老亭》詩:“池光開小幌,山翠入重城。” 清 厲鶚 《永興寺二雪堂曉起看綠萼梅》詩:“是時春空霽,山翠爭便娟。”

屏風

(1).室內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畫。《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待客坐語,而屏風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太宗 令 虞監 寫《烈女傳》以裝屏風,未及求本,乃暗書之,一字無失。” 清 李漁 《玉搔頭·抗節》:“只好算個畫裡鴛鴦,便做他屏風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陸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風背後的好地方,悄悄說著話。”

(2).即荇菜。又名鳧葵,莖呈紫色。《楚辭·招魂》:“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王逸 註:“屏風,水葵也。” 洪興祖 補註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藥防風的別名。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後 太液 。”參閱《三輔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後,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餘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鏡面

(1).鏡子的表面。 唐 韓愈 《嘲鼾睡》詩之一:“木枕十字裂,鏡面生痱癗。” 唐 羅隱 《晚眺》詩:“天如鏡面都來浄,地似人心總不平。” 宋 趙希鵠 《洞天清錄·古硯辯》:“久用則鋒乏,光如鏡面,不堪用。”

(2).即鐴。 元 王禎 《農書》卷十三:“鐴,犁耳也……形不一。耕水田:曰瓦繳,曰高腳;耕陸田:曰鏡面,曰碗口。隨地所宜制也。”

(3). 湖南 出產的以稻穀為原料釀造的一種酒名。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二一:“你看他說了好多情況!酒後吐真言,一瓶老鏡面,沒有白費吧?”

慈顏

慈祥的面容

悅豫

亦作“悅悆”。喜悅,愉快。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是以眾庶悅豫,福應尤盛。”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若和平者聽之,則怡養悅悆,淑穆玄真。” 宋 秦觀 《代程給事乞祝聖壽表》:“於是郡之衣冠緇素無不悅豫鼓舞。” 清 唐甄 《潛書·善游》:“山川之色,更益美觀;流覽之懷,更為悅豫;豈非天下之至樂哉!”

熙熙

(1) 溫和歡樂的樣子

其餘,則熙熙而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熱鬧的樣子

天下熙熙。——《史記·貨殖列傳》

笑語熙熙。——唐· 李朝威《柳毅傳》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於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春台

(1).春日登眺覽勝之處。《老子》:“荒兮其未央,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唐 賈島 《送劉式洛中覲省》詩:“晴峯三十六,侍立上春臺。” 郭沫若 《水調歌頭·喜雪》詞:“驅旱魃,除蟲害,登春臺。”

(2).飯桌。《水滸傳》第六回:“只見灶邊破漆春臺,只有些灰塵在面上。”《儒林外史》第二回:“管家捧上酒飯,雞、魚、鴨、肉,堆滿春臺。”

(3).禮部的別稱。

詩詞推薦

二月十三日恭侍皇太后游瀛台紀事原文_二月十三日恭侍皇太后游瀛台紀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