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日泛舟下延平晚泊西芹

作者:陳淵 朝代:宋代

原文

扁舟劣容身,風浪困掀簸。

曲肱游華胥,夢斷千山過。

縱橫波間石,滿目牛羊臥。

秋毫儻不支,巨艦忽已破。

篙師號神逸,卻立變衰懦。

我豈未之思,懸知無可奈。

此生足驚憂,似為天所癉。

那能一生死,且復耐摧挫。

日暮同濟人,舉酒紛相賀。

一笑盡餘觴,歌罷無予和。

詩詞問答

問:《三月二日泛舟下延平晚泊西芹》的作者是誰?答:陳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陳淵的名句有哪些?答:陳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個韻

2. 原作鑒,據四庫本改

參考注釋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容身

在某處勉強居住、生活,安身

無容身之地

風浪

(1) 風和波浪

(2) 比喻艱險的遭遇

久經風浪

掀簸

(1).顛簸;翻騰。 唐 韓愈 《瀧吏》詩:“颶風有時作,掀簸真差事。” 元 段成己 《陳子正容安堂》詩:“行止非所能,造物聽掀簸。” 明 李東陽 《湘江送別》詩序:“風濤掀簸,恆出於所不測。” 清 吳偉業 《礬清湖》詩序:“風雨大作,扁舟掀簸。” 聞一多 《深夜底淚》詩:“生波停了掀簸,深夜啊--沉默的寒潭,澈虛的古鏡。”

(2).謂此起彼落地喧鬧。 宋 蘇轍 《飲酒過量肺疾復作》詩:“歌吟雜嘲謔,笑語爭掀簸。”

曲肱

《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謂彎著胳膊作枕頭。後以“曲肱”比喻清貧而閒適的生活。 晉 陶潛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居常待其盡,曲肱豈傷沖。” 宋 梅堯臣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澤》詩:“露蟬不飽腹,志士甘曲肱。” 清 黃宗羲 《<范熊岩先生文集>序》:“歸田以後,謂之《枕言》,蔬水曲肱之意也。”

華胥

(1).人名。傳說是 伏羲氏 的母親。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逕 雷澤 北,其澤藪在 大成陽縣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華胥 履大跡處也。” 唐 司馬貞 《補<史記·三皇本紀>》:“ 太皥 庖犧氏 ……母曰 華胥 ,履大人跡於 雷澤 ,而生 庖犧 於 成紀 。” 庖犧 ,即 伏羲 。

(2).《列子·黃帝》:“﹝ 黃帝 ﹞晝寢,而夢遊於 華胥氏 之國。 華胥氏 之國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 黃帝 既寤,怡然自得。”後用以指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境,或作夢境的代稱。 宋 王安石 《書定林院窗》詩之一:“竹鷄呼我出 華胥 ,起滅篝燈擁燎爐。” 清 黃遵憲 《寄懷左子興領事》詩:“十載勛名輔英簜,一家安樂寄 華胥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處都是愁城?何處是 華胥 國境?幾次想,仰我三尺長劍,令我魂兒飛升!”

夢斷

猶夢醒。 唐 李白 《憶秦娥》詞:“簫聲咽, 秦 娥夢斷 秦 樓月。” 元 尹公遠 《尉遲杯·題盧古溪響碧琴所》詞:“何事夢斷湖山,尚 九里 松聲,八月潮怒。” 清 錢謙益 《西湖雜感》詩之五:“殘燈彷彿朱衣語,夢斷潮聲夜殷牀。”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橫波

(1) 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一種波,無線電波和光波即是

(2) 眼神閃爍

橫波顧盼

滿目

充滿視野

琳琅滿目

秋毫

秋季鳥獸的毫毛。形容極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記·項羽本紀》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規蹈矩無損秋毫

不支

不能支撐。謂力量不夠。《新唐書·郭震傳》:“ 烏質勒 之將 闕啜忠節 與 娑葛 交怨,屢相侵,而 闕啜 兵弱不支。”《明史·俞通海傳》:“遇於 康郎山 ,舟小不能仰攻,力戰幾不支。”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四章第三節:“ 鵬程 剛抵 保全門 附近亦遇敵軍,不支而退。”

篙師

撐船的熟手。 唐 杜甫 《水會渡》詩:“篙師暗理楫,歌笑輕波瀾。” 宋 葉適 《上灘》詩:“篙師上灘時,面作石皤樣;及其進尺寸,乃在一偃仰。” 明 何景明 《進舟賦》序:“有老篙師進舟意頗閒。” 清 孫枝蔚 《與張虞山等醉飲夜歸》詩:“篙師笑問歸何晚,定是論文向二丘。”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五篇:“ 陳泰 記所聞於篙師者,則雲 宋 之為人勇悍狂俠,與他書又正反。”

神逸

(1).謂文思活躍。《舊唐書·文苑傳下·李翰》:“為文精密,用思苦澀。常從 陽翟 令 皇甫曾 求音樂,每思涸則奏樂,神逸則著文。”

(2).神奇超逸。 宋 蘇軾 《畫水記》:“ 唐 廣明 中,處士 孫位 始出新意,畫奔湍巨浪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盡水之變,號稱神逸。”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谷下》:“ 張長史 草書頽然天放,略有點畫處,而意態自足,號稱神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尾有 宣和 二篆書,與 趙 本又不同,而字畫之神逸迥出諸家之上,或即 賈 刻原本歟!”

卻立

亦作“卻立”。後退站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 相如 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金史·逆臣傳·仆散師恭》:“至寢殿, 熙宗 聞步屣聲,咄之,眾皆卻立不敢動, 忽土 曰:‘事至此,不進得乎?’”

衰懦

衰弱怯懦。亦指衰弱怯懦的人。 唐 杜甫 《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通簡台省諸公》詩:“聲節哀有餘,夫何激衰懦。” 仇兆鰲 註:“激衰懦,言懦夫猶當激動。” 清 孫枝蔚 《移居懷遠坊喜與汪叔定季用愛園相近》詩:“故交回首隔風塵,少年對面欺衰懦。”《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髮辮原由》:“西裝嚴肅而發皇, 滿 裝鬆緩而衰懦,則於人種上有關,不獨取便於身體已也。”

懸知

料想;預知。 北周 庾信 《和趙王看伎》:“懸知曲不誤,無事畏 周郎 。”《太平廣記》卷七一引《玄門靈妙記》:“法之效驗,未敢懸知。” 宋 秦觀 《和東坡紅鞋帶》:“懸知百年事已定,卻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吳承恩 《移竹寺中得詩》之四:“懸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無可奈

見“ 無可那 ”。

此生

這輩子。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十年裡,我便課子讀書,成就出一個兒子來,也算不虛度此生了。”

驚憂

驚恐憂愁。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水陽陸醫》:“吾平生不服涼劑,今雖心躁,元不作渴,蓋因避寇驚憂失飢所致。” 清 吳敏樹 《京師寄家人書》:“又聞人傳説,秋禾早傷,日夕驚憂,恐吾鄉里閒事,即未可測。”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頃接十日函,始知 天津 報上,謂我已生腦炎,致使吾友驚憂,可謂惡作劇。”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

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

殷夫 《監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後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一生死

同“ 一死生 ”。 明 莊元臣 《叔苴子內編》卷一:“夫烏知生之不為死,烏知死之不為生;烏知生之愈於死,烏知死之愈於生,故至人一生死。”

且復

猶言姑且再。《莊子·應帝王》:“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相之。”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還其私。” 宋 陸游 《十月八日九日連夕雷雨》詩:“牽蘿且復補茅屋,飯豆何妨羹芋魁。” 明 劉基 《劉宗文菜窩遣興》詩:“且復擷其蔬,獨酌慰衰晚。”

摧挫

(1).挫折;損害。《後漢書·馮異傳》:“其後 蜀 復數遣將閒出, 異 輒摧挫之。” 李賢 註:“ 賈逵 注《國語》曰:‘折其鋒曰挫。’” 宋 歐陽修 《<蘇氏文集>序》:“故方其擯斥摧挫,流離窮厄之時,文章已自行於天下。” 元 商衟 《一枝花·嘆秀英》套曲:“隨高逐下,送故迎新,身心受盡摧挫。”《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抵制美約》:“夫望政府相助者,非謂政府能入會演説也,但使政府能聽民自為,不加摧挫,即為得其相助之賜矣。”

(2).折斷。 宋 辛棄疾 《卜運算元·齒落》詞:“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 明 王世貞 《是何行贈徐汝思參議》詩:“即使喬松亦摧挫,豈唯桃杏能索莫。”

(3).折磨,作踐。 宋 柳永 《鶴沖天》詞:“悔恨無計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見氣出不迭,口不暫合,自埋怨,自摧挫,一會家自哭自歌。”

日暮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濟人

救助別人。 唐 裴鉶 《傳奇·韋自東》:“某一生濟人之急,何為不可?” 明 吳承恩 《壽童孟湖八十序》:“醫,仁術也,翁起僕振危,濟人之棘者幾千百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韓旭亭》:“先生深自改易,立功過格以自警,凡利眾濟人事,皆勉力為之。”

詩詞推薦

三月二日泛舟下延平晚泊西芹原文_三月二日泛舟下延平晚泊西芹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