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提刑朱仲隱初玉學士原文
當年蓬館近儲胥,紅璧東西對直廬。
綿蕝同參台曲議,芸簽分校御前書。
朅來憔悴騷人國,隨見光華使者車。
莊舄有吟皆病思,賞音徒欲慰頑疏。
詩詞問答
問:簡提刑朱仲隱初玉學士的作者是誰?答:劉摯
問:簡提刑朱仲隱初玉學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簡提刑朱仲隱初玉學士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2. 自註:君詢索近詩。
參考注釋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儲胥
(1).柵欄;藩籬。《文選·揚雄<長楊賦>》:“搤熊羆,拖豪豬,木擁槍纍,以為儲胥。” 李善 註:“ 蘇林 曰:‘木擁柵其外,又以竹槍纍為外儲胥也。’ 韋昭 註:‘儲胥,蕃落之類也。’” 唐 李商隱 《籌筆驛》詩:“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 清 錢謙益 《黃山遊記之五》:“ 翠微 、 飛來 諸峰,各負勢不相下,胥俛為環衛,崩壓倚傾,櫛比棊布,若削劍戟,若樹儲胥。” 章炳麟 《官制索隱》:“故 秦 漢 謂天子所居為禁中,禁從林聲,禁者林也。 * 言籞,皆山林之儲胥也。”
(2).儲備待用之物。引申指開支、費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按其時……儲胥浩繁,宵旰焦勞,大農仰屋,廷臣遂有此苟且目前之策。”
(3).僕人、婢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四·葉文莊論陶南村》:“豈惡其人者,惡及儲胥, 文莊 亦有所不免耶?”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仆·儲胥》:“儲胥,僕婢也。”
(4). 漢 宮館名。 漢 張衡 《西京賦》:“既新作於 迎風 ,增 露寒 與 儲胥 。”《三輔黃圖·漢宮》:“ 武帝 作 迎風館 於 甘泉山 ,後加 露寒 、 儲胥 二館,皆在 雲陽 。” 南朝 梁 沉約 《江籬生幽渚》詩:“葉飄 儲胥 右,芳歇 露寒 東。”
(5).泛指帝王宮殿。 唐 沉佺期 《晦日滻水應制》詩:“星移天上入,歌舞向 儲胥 。” 宋 歐陽修 《景靈朝謁從駕還宮》詩:“自慚白首近時彥,行近儲胥忝侍臣。”
(6).用以代稱朝廷。 宋 蘇舜欽 《西軒垂釣偶作》詩:“曾以文章上 石渠 ,忽因讒口出儲胥。”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直廬
舊時侍臣值宿之處。《文選·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二:“朝游游曾城,夕息旋直廬。” 呂延濟 :“直廬,直宿之廬。” 唐 姚合 《西掖寓直春曉聞殘漏》詩:“直廬仙掖近,春氣曙猶寒。” 宋 王禹偁 《寄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詩:“吾生未有林泉計,空媿妨賢臥直廬。”《明史·嚴訥傳》:“ 訥 晨出理部事,暮宿直廬,供奉青詞,小心謹畏。”
綿蕝
亦作“緜蕝”。見“ 綿蕞 ”。
同參
(1).共同參與。《南史·沉演之傳》:“ 景仁 尋卒,乃以後軍長史 范曄 為左衛將軍;與 演之 對掌禁旅,同參機密。”
(2).佛教語。謂共同參謁一師。亦為同事一師之佛教徒之互稱。 宋 王安石 《驢》詩之一:“臨路長鳴有真意, 盤山 弟子久同參。”《景德傳燈錄·令遵禪師》:“ 勤 曰:‘吾久侍丹霞,今既垂老,倦於提誘,汝可往謁 翠微 ,彼即吾同參也。’”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六:“於是供主便向大家感謝的施禮說:‘同參的攝照!’”
(3).共同參悟研究。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禪宗論 雲間 有三種語:其一為隨波逐浪句,謂隨物應機,不主故常;其二為截斷眾流句,謂超出言外,非情識所到;其三為函蓋乾坤句,謂泯然皆契,無間可伺……若有解此,當與渠同參。” 宋 劉克莊 《即事》詩之二:“晚覺齊民書最要,惜無幽士肯同參。”
曲議
謂曲解法律條文以議罪。《資治通鑑·晉惠帝元康九年》:“既而曲議猶不止。” 胡三省 註:“謂曲法而議。”
芸簽
書籤。亦借指書籍。 唐 李商隱 《為賀拔員外上李相公啟》:“登諸蘭署,轄彼芸籤。”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因憶侯在 東萊 靜治堂 ,裝卷初就,芸籤縹帶,束十卷作一帙。”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檢書獺祭,偶動芸籤。”參見“ 芸編 ”。
分校
學院、學校或大學的一個部分,在教職員和物質設施方面成一整體,但在同一校長和行政機構下
御前
(1).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處。《史記·蒙恬列傳》:“新近 蒙毅 ,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後漢書·獻帝紀》:“ 郭汜 攻 李傕 ,矢及御前。” 李賢 注引《山陽公載記》:“時弓弩並發,矢下如雨,及御所止高樓殿前帷簾也。”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 蔡邕 《獨斷》雲,天子所在曰御前。” 宋 岳飛 《奏乞發回親兵札子》:“臣契勘諸路軍馬已撥屬御前。”
(2).皇帝面前。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技術不遇》:“但來日於御前饒我第一局。”《元典章新集·朝綱·中書省》:“近間御前告狀的多了有。”《明史·職官志三》:“同至御前請旨。”
朅來
(1).猶言去。《後漢書·張衡傳》:“回志朅來從玄諆,獲我所求夫何思!” 李賢 註:“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朅來游 嵩 峯,羽客何雙雙。” 唐 李涉 《春山三朅來》詩之一:“釣魚朅來春日暖,沿溪不厭舟行緩。” 宋 蘇軾 《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詩:“ 長陵 朅來見大姊, 仲孺 豈意逢將軍?” 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於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詩:“朅來未得從 黃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猶言來。歸來;來到。《文選·陸機<吊魏武帝文>》:“詠歸塗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來。” 呂延濟 註:“朅來,言歸去來也。” 唐 張九齡 《歲初登高安南樓言懷》詩:“朅來 彭蠡 澤,載經 敷淺原 。” 宋 辛棄疾 《念奴嬌·戲贈善作墨梅者》詞:“疑是花神,朅來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陳滄洲太守出瘞鶴銘於江中以拓本見示作歌記之》:“朅來江邊問遺碣,太息墨寶存空亭。”
(3).猶言爾來或爾時以來。 南朝 梁 何遜 《行經孫氏陵》詩:“朅來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韋道安》詩:“朅來事儒術,十載所能逞。” 宋 蘇軾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從兒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詩:“朅來幸得公務閒,閒情暫寄水石間。” 梁啓超 《愛國歌》之三:“君不見朅來 歐 北天驕驟進化,寧谷久扃吾文明。”
(4).助詞。 晉 張協 《雜詩》之六:“朅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三十:“朅來豪遊子,勢利禍之門。” 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朅來 震澤 都如夢,只有 苕溪 可倚樓。”
(5).何來。朅,通“ 曷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回車朅來兮,絶道 不周 ,會食 幽都 。”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行》:“高節難久淹,朅來空復辭。” 宋 陳與義 《衡山道中》詩之三:“朅來巖谷游,卻在浮雲外?”
(6).何不來。朅,通“ 盍 ”。 唐 李商隱 《井泥》詩:“我欲秉鈞者,朅來與我偕?” 宋 樂雷發 《烏烏歌》:“朅來相就飲斗酒,聽我仰天歌烏烏!”
憔悴
(1) 黃瘦;瘦損
憔悴孤虛。——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形容憔悴
憔悴了許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點憔悴
(3) 困頓
漂淪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生民憔悴
(4) 煩惱
何苦將錢去買憔悴,白折了五百兩銀子,又送了五條性命。——《二刻拍案驚奇》
騷人
(1) 指詩人
騷人墨客
(2) 泛指憂愁失意的文士、詩人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李白《古風》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光華
光彩明麗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尚書大傳》
使者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2) 比喻帶來某種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賞音
知音。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之一:“夫臨博而企竦,聞樂而竊抃者,或有賞音而識道也。” 金 段成己 《望月婆羅門引》詞:“風流已置,撫遺編,三嘆賞音稀。” 清 趙翼 《王夢樓輓詩》之二:“黠痴各半無真癖,謗譽相兼有賞音。”
頑疏
亦作“ 頑疎 ”。1.愚鈍而懶散。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實由頑疎。”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謬荷靈啟,垂授真法,但肉人頑疎,修行多替。” 唐 劉長卿 《酬包諫議佶見寄之什》詩:“佐郡愧頑疏,殊方親里閭。” 宋 王安石 《答林中舍啟》之二:“敢圖風誼,遠損書辭,仰銜存愛之隆,實重頑疏之過。”
(2).愚鈍而懶散者。多用作自謙之辭。 唐 白居易 《常樂里閒居偶題十六韻》:“三旬兩入省,因得養頑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