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其三·文屋山

作者:王漸逵 朝代:明代

原文

雲鎖巒頭月鎖溪,望洋何處更多迷。

遙從四壁看仍斷,只有中峰壓不低。

巢許已前歸譜牒,煙霞之內即封提。

苔花十里俱凝合,杖屨何因得染泥。

詩詞問答

問:《游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其三·文屋山》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齊韻

參考注釋

巒頭

山峰。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至地理之説有二義,或主巒頭,或主方向。”

望洋

視覺模糊;迷茫;茫然

望洋興嘆

望洋向若而嘆曰。——《莊子》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四壁

屋子的四面牆壁,泛指整個屋子

四壁皆空

這個書房四壁全是書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

只有依靠民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僅有

只有他知道內情

巢許

(1). 巢父 和 許由 的並稱。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將蹈 鴻涯 之遐跡,紹 巢 許 之絶軌。” 唐 賈島 《長孫霞李溟自紫閣白閣二峰見訪》詩:“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 巢 許 豈 堯 臣?”

(2).指隱者。 宋 陸游 《雪中尋梅》詩:“正是花中 巢 許 輩,人間富貴不關渠。”

譜牒

亦作“ 譜諜 ”。記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書籍。《史記·太史公自序》:“維 三代 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本於茲,於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譜諜獨記世謚,其辭略,欲一觀諸要難。” 唐 劉知幾 《史通·書志》:“譜牒之作,盛於中古。 漢 有 趙岐 《三輔決録》, 晉 有 摯虞 《族姓記》。 江 左有兩 王 《百家譜》, 中原 有《方司殿格》。蓋氏族之事,盡在是矣。” 夏衍 《方誌學與家譜學》:“譜牒是記載一家一族的歷史。這種著作形式始於 漢 代,到 魏 、 晉 、 南北朝 時期非常流行, 隋 唐 以後更有所發展。”

煙霞

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凝合

(1).凝冱。《後漢書·郎顗傳》:“冰既解釋,還復凝合。”

(2).聚攏,集結。 王西彥 《古屋》第五部四:“幾乎每一天,總要等到暮靄從四面凝合,松林開始輕嘯,才起身盡興歸去。”

杖屨

(1).手杖與鞋子。古禮,五十歲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脫於戶外,為尊敬長輩,長者可先入室,後脫鞋。《禮記·曲禮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 鄭玄 註:“撰猶持也。” 孔穎達 疏:“撰杖屨者,則君子自執杖,在坐著屨。”《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詔 復恭 致仕,賜杖屨。”

(2).對老者、尊者的敬稱。 唐 杜甫 《詠懷》之二:“南為 祝融 客,勉強親杖屨,結託老人星, 羅浮 展衰步。” 仇兆鰲 註:“ 盧 註: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師 在焉,故思一親其杖屨。” 宋 司馬光 《祭穎公文》:“承乏諫垣,造請有禁,不親杖屨,殆將再期,豈意一朝忽為永訣。”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詩:“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盟鷗》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明 許時泉 《同甲會》:“杖屨問從何處,蒼山赤葉林丘。”

何因

什麼緣故,為什麼。《周書·薛善傳》:“時 晉公 護 執政,儀同 齊軌 語 善 云:‘兵馬萬機,須歸天子,何因猶在權門。’” 唐 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詩:“何因北歸去, 淮 上對秋山。” 宋 葉適 《寄呂巽伯換酒亭》詩:“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詩詞推薦

游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其三·文屋山原文_游山和白沙晚酌韻十首·其三·文屋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