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讀易原文
百舌已無聲,三庚適初伏。
清晝如小年,韋編靜可讀。
風來蟬度響,雨過花增馥。
物物注易簡,奚待玩九六。
回憶陽生時,觀象得來復。
詩詞問答
問:伏日讀易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伏日讀易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屋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二
參考注釋
百舌
鳥名。善鳴,其聲多變化。《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 高誘 註:“百舌,鳥名,能易其舌效百鳥之聲,故曰百舌也。以喻人雖多言無益於事也。” 唐 陸翬 《送胡八弟》詩:“孤帆影入江煙盡,百舌聲流浦樹新。” 宋 蘇軾 《安國寺尋春》詩:“臥聞百舌呼春風,起尋花柳村村同。” 清 陳維崧 《桃源憶故人·重遊惠山寄暢園懷秦對岩檢討》詞:“莫聽 楚 天百舌,千里同明月。”參見“ 百舌鳥 ”。
無聲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三庚
(1).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之始。 唐 曹松 《夏日東齋》詩:“三庚到秋伏,偶來松檻立。”
(2).三伏。 宋 黃昃 《酹江月·夜涼》詞:“西風解事,為人間洗盡,三庚煩暑。”
初伏
(1)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是三伏中頭伏的第一天
(2) 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也叫“頭伏”
清晝
白天。 唐 李白 《秦女休行》:“手揮白楊刀,清晝殺讎家。” 宋 楊萬里 《題望韶亭》詩:“ 嶧山 桐樹半夜鳴, 泗水 石頭清晝躍。” 清 王貴一 《觀仲儒熹儒煮茗》詩:“薰風破微炎,細雨灑清晝。”
小年
(1)
(2) 指農曆臘月是二十九天的年份
(3) 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在這天祭灶
(4) 指果樹結果少,竹木生長慢的年份
韋編
(1).古代用竹簡書寫,用皮繩編綴稱“韋編”。《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絶。”後以“韋編”借指《易》。 唐 楊炯 《<王勃集>序》:“每覽韋編,思弘大《易》。” 唐 許渾 《元處士自洛歸宛陵山居》詩:“ 紫霄峯 下絶韋編,舊隱 相如 結韈前。”自註:“ 元君 舊隱 廬山 學《易》。”
(2).泛指古籍。 唐 周弘亮 《除夜書情》詩:“還傷知候客,花景對韋編。”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慈訓》:“今汝螢火曾親,蠹書堪讀,可將玉管,從事韋編。”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始點漆於韋編,繼操刀於簡版。”參見“ 韋編三絶 ”。
物物
各種東西,各種事物
物物各自異。——《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物以與物物爭。——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注易
注連。接連不斷。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余又聞 上黨 有 趙瞿 者,病癩歷年,眾治之不愈。垂死,或云:‘不及活流棄之,後子孫轉相注易。’”
九六
(1).《易·乾》“初九” 唐 孔穎達 疏:“七為少陽,八為少陰,質而不變,為爻之本體;九為老陽,六為老陰,文而從變,故為爻之別名。”因以“九六”泛指陰陽及柔剛等屬性。《漢書·律曆志上》:“九六,陰陽夫婦子母之道也。” 唐 呂岩 《七言》詩之十八:“九六相交道氣和,河車晝夜迸金波。”
(2).借指盛衰。 前蜀 杜光庭 《奉化宗祐侍中黃籙齋詞》:“乾剛坤載,不能排九六之期;蟾魄烏輪,不能革盈虧之勢。”
(3).“陽九百六”之略語。古代道家稱天厄為“陽九”,地厄為“百六”。因以“九六”指災難或厄運。 宋 李綱 《道君太上皇帝升遐慰表》:“國家鍾九六之運,鑾輿有沙漠之行。”
回憶
(1) 回想起的事物
痛苦的回憶
(2) 記憶起來的事情的內容
對義大利夏天的美好回憶
陽生
(1).即冬至。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雪下收 新息 ,陽生過 京 索 。” 錢仲聯 集釋引 孫汝聽 曰:“陽生謂冬至。”參見“ 冬至 ”。
(2).指 楊朱 。《呂氏春秋·不二》:“ 陳駢 貴齊, 陽生 貴己。” 高誘 註:“ 孟子 曰:‘ 陽子 拔體一毛以利天下弗為也。’” 畢沅 輯校:“ 李善 注《文選》 謝靈運 《述祖德詩》引作 楊朱 。陽、楊,古多通用。”
觀象
(1).觀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測吉凶。《易·繫辭上》:“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宋 陳亮 《祭呂東萊文》:“講觀象之妙理,得應時之成能。”
(2).觀測天象。《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觀象雲物,察應寒溫。” 唐 楊炯 《渾天賦》:“故知天常安而不動,地極深而不測,可以作觀象之準繩,可以作譚天之楷式。”《隋唐演義》第二九回:“ 煬帝 攜著 袁紫煙 ,同上臺去觀象。”
(3).謂取法,效法。 晉 陸機 《文賦》:“俯貽則於來葉,仰觀象於古人。”
得來
覓得,求得。《公羊傳·隱公五年》“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漢 何休 註:“登讀言得來。得來之者, 齊 人語也, 齊 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經·見水底金影喻》:“其父覓子,得來見子,而問子言:‘汝何所作,疲睏如是?’”
助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出現某種結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女孩兒諕得來一團兒顫。”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愁得來陡峻,瘦得來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樂得養尊處優,胖得來,實在連走路都很艱難了。”參見“ 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