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窗郎原文
老旦:嘆孀居獨守蓬門。荷明君特賜婚。
感皇恩浩蕩。天使殷勤。
不必玄黃稠疊。把紅絲為聘。
合:論蒹葭倚玉。總是三生定。
蒙執伐。謹依命。
詩詞問答
問:瑣窗郎的作者是誰?答:王錂
問:瑣窗郎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錂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錂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春蕪記 第二十七出
參考注釋
老旦
戲曲角色名,旦的一種。指扮演老年婦女的角色
孀居
丈夫死後不再結婚
獨守
(1).獨自守候;獨自保持。《楚辭·九辯》:“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嘆。” 漢 揚雄 《解嘲》:“僕誠不能與此數子比,故默然獨守吾《太玄》。”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是臣慺慺之誠,竊所獨守。” 清 陳夢雷 《松樹為風雨所拔嘆》詩:“枝條荏苒任飄零,苦心獨守凌霜節。”
(2).謂獨自守貞。 唐 曹鄴 《四怨》詩之一:“美人新如花,許嫁還獨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好沒天理!花枝般一個娘子,叫她獨守,又要駡她。”
(3).單獨把守。《後漢書·任光傳》:“ 光 為 信都 太守。及 王郎 起,郡國皆降之…… 光 等孤城獨守,恐不能全。”
蓬門
以蓬草為門。指貧寒之家。《宋書·袁顗傳》:“紆金拖玉,改觀蓬門。” 唐 杜甫 《客至》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水滸後傳》第三九回:“只恐蓬門陋質,難以相副。”
明君
(1).賢明的君主。《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眾克,況明君而善用其眾乎?”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還應雪 漢 恥,持此報明君。” 明 劉基 《擬連珠》之六八:“去奢尚儉,明君所以弭邪侈。”
(2).舞名。 宋 樂史 《綠珠傳》:“ 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特賜
皇帝的特別賞賜。《宋書·明帝紀》:“長徒之身,特賜原遣。亡官失爵,禁錮舊勞,一依舊典。”《宋史·選舉志一》:“帝以是科久廢,特賜及第,以勸來者。”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宗藩·親王來朝》:“﹝親王﹞歸國時,車駕又親送至 盧溝橋 ,特賜以護衛。”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此後考試多次不中的,也可特賜,叫做‘特奏名’。”
感皇恩
詞調名。本 唐 教坊曲名。 天寶 十三載,改金風調《蘇莫遮》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迭蘿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體。皆雙調。參閱《詞譜》卷十五。
浩蕩
形容水勢洶湧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天使
指天神的使者。西方文學藝術中,天使的形像多為帶翅膀的少女或小孩。現在常用來比喻天真可愛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養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2) 熱情周到
殷勤的服務員
(3) 勤奮
殷勤小心
(4) 禮物
日後致殷勤
不必
無須,不一定,沒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唐·韓愈《師說》
玄黃
(1).指天地的顏色。玄為天色,黃為地色。《易·坤》:“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漢書·揚雄傳上》:“靈祗既鄉,五位時敘,絪緼玄黃,將紹厥後。” 顏師古 註:“玄黃,天地色也。” 晉 潘尼 《乘輿箴》:“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濁同流,玄黃錯跱。”
(2).指天地。 漢 揚雄 《劇秦美新》:“玄黃剖判,上下相嘔。” 唐 楊炯 《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及其玄黃再造,日月重輪,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 明 宋濂 《燕書四十首序》:“玄黃之間,事變無垠。” 郭沫若 《十年建國增徽識》詩:“勞動精神昭日月,人民意氣華玄黃。”
(3).泛指顏色。《古文苑·班婕妤<搗素賦>》:“閲絞練之初成,擇玄黃之妙匹。” 章樵 註:“擇顏色所宜而染之。” 唐 歐陽詹 《出門賦》:“路實多岐,絲無定色,任玄黃之濡染,信疆理之南北。”
(4).古人謂天地混沌之氣。 漢 焦贛 《易林·蠱之泰》:“玄黃四塞,陰雌伏謀。”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元氣否塞,玄黃噴薄,辰星亂逆,陰陽舛錯。” 晉 陸雲 《愁霖賦》:“於是天地發揮,陰陽交激,萬物混而同波兮,玄黃浩其無質。”
(5).指彩色的絲織物。《書·武成》:“惟其士女,篚厥玄黃,昭我 周 王。” 孔 傳:“言東國士女,篚筐盛其絲帛,奉迎道次,明我 周 王為之除害。”《文選·張衡<思玄賦>》:“獻環琨與深縭兮,申厥好以玄黃。” 劉良 註:“以玄黃之繒,申其好也。” 明 王錂 《春蕪記·賜婚》:“感皇恩浩蕩,天使殷勤,不必玄黃稠曡,把紅絲為聘。”
(6).比喻外表,非本質的東西。 晉 道恆 《釋駁論》:“自非一舉頓詣體備圓足,其間何能不有小失?且當録其真素,略舉玄黃。安渾舉一概,無復甄別?”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 謝安 目 支道林 如 九方皋 之相馬,略其玄黃,取其儁逸。”
(7).《易·坤》:“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高亨 註:“二龍搏鬦於野,流血染泥土,成青黃混合之色。”《雲笈七籤》卷十五:“雲雷未泰之日,玄黃流血之時。”後因以“玄黃”指血。 清 李漁 《奈何天·擄俊》:“塗肝分腦,殺出玄黃路一條。” 陳毅 《淮北初戰殲蔣軍九十二旅》詩:“十萬旌旗 泗水 陽, 淮南 、 淮北 遍玄黃。”
(8).指戰亂。 清 春夢生 《維新夢》:“玄黃世界羣龍舞,黑白棋枰萬馬騰。”
(9).馬病貌。《詩·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陟彼高崗,我馬玄黃。”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上》:“虺隤疊韻字,玄黃雙聲字,皆謂病貌也。” 唐 王建 《聞故人自征戍回》詩:“亦知遠行勞,人悴馬玄黃。” 清 方文 《賣馬行為祝一之賦》:“主人見馬意淒楚,嗟爾玄黃瘦如許!” 郁達夫 《贈王沉》詩:“鳶肩火色長如此,我馬玄黃又日曛。”
(10).指有病的馬。 晉 陸機 《七徵》:“策玄黃於榛險,憑穴岩而放言。” 唐 歐陽詹 《瑾瑜匿瑕賦》:“玄黃已疲,奚復騁乎千里;輪囷則疴,焉得用於九重。”
(11).指古代傳說中五天帝的中央之帝。《楚辭·王逸<九思·守志>》:“謁玄黃兮納贄,崇忠貞兮彌堅。” 洪興祖 補註:“玄黃,中央之帝也。”
(12).道教指稱水銀和鉛液化融合後的液體,為合成丹藥的一種原料。《雲笈七籤》卷六五引《金丹訣·合丹法》:“取水銀九斤,鉛一斤,置土釜中,猛其火,從旦至日下晡,水銀鉛精俱出,如黃金,名曰玄黃。”
稠疊
稠密重迭;密密層層。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緜。”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忠弼》:“三軍晦光彩,烈士痛稠疊。” 宋 梅堯臣 《和楊子聰會董尉家》:“古辭何稠疊,無乃惜芳菲。” 清 納蘭性德 《鳳凰台上憶 * ·除夕得梁汾信》詞:“稠疊頻年離恨,匆匆里一紙難題。”
紅絲
(1).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 郭元振 少時,美風姿,有才藝。宰相 張嘉貞 欲納為婿。 元振 曰:‘知公門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倉卒,更待忖之。’ 張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誰是匹偶,以子風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絲,幔前使子取便牽之,得者為婿。’ 元振 欣然從命。遂牽一紅絲綫,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後果然隨夫貴達也。”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自古姻緣皆分定,紅絲豈是有心牽。” 明 王錂 《春蕪記·瞥見》:“這羅帕呵,就倩你做紅絲繫足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兩處紅絲千里繫,一條黑路六人忙。”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絲。 茅盾 《子夜》:“他們那些失眠的臉上都罩著一層青色,眼珠上是紅絲,有興奮的光彩。” 林建征 《鶯歌海》:“ 老孫頭 經常來去匆忙的在草原上奔跑,眼睛熬滿了紅絲。”
(3).一種名貴的石硯。亦作硯的別名。 宋 陸游 《秋雨初霽試筆》詩:“墨入紅絲點漆濃,閒將倦筆寫秋容。” 清 姚鼐 《題劉雲房少宰<滌硯圖>》詩:“松煤竹管行拋棄,蕉白紅絲塵自封。”
蒹葭倚玉
猶言蒹葭玉樹。《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小女嬌痴慕學,得承高賢不棄,今幸結此良緣,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明 王錂 《春蕪記·賜婚》:“論蒹葭倚玉,總是三生定,親執伐,奉君命。”《孽海花》第十二回:“太太如此見愛,妾非木石,那有不感激的理,只是同太太並肩拍照,蒹葭倚玉,恐折薄福,意欲告辭,改日再遵命吧!”
總是
永遠地;無例外地
三生
佛家所說的三世轉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世說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白居易《贈張處士山人》
三生有幸
執伐
謂為人作媒。 明 高明 《琵琶記·伯喈拒婚》:“紅樓此日招鳳侶,遣妾每特來執伐,望君家殷勤首肯,早諧結髮。”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臨海令》:“有女窺見一生韶美,悅之。一賣婆在傍曰:‘此吾鄰家子也,為小娘子執伐,成佳偶矣。’”參見“ 執柯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瑣窗郎原文_瑣窗郎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