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二月到金陵,秋山始一行。
人間無此地,坐上得清卿。
痛飲平生侶,高樓萬古情。
蓬萊在何處,縹緲暮聞笙。
詩詞問答
問:《同陳宗之諸同年飲雞鳴山憑虛閤時羅太常景鳴作倡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明詩紀事 丙簽·卷九、熊峰集卷三
參考注釋
二月
中篇小說。柔石作。1929年發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國小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衊。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文嫂終於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蕭澗秋受此打擊,毅然離開芙蓉鎮,陶嵐決意隨他而去。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 李紳 《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動搖。” 唐 杜牧 《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 《因話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讚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一行
(1) 一面;一邊。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
(2) 一經
一行作吏
(3) 一群,多指同行的人
貧僧一行四人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坐上
座席上。《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夫 ( 灌夫 )起舞屬丞相,丞相不起, 夫 從坐上語侵之。” 宋 蘇軾 《首夏官舍即事》詩:“坐上一樽雖得滿,古來四事巧相違。”
清卿
(1).對 北齊 太常少卿 袁聿脩 的敬稱。《北史·袁聿脩傳》:“初, 聿脩 為尚書郎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遺。尚書 邢邵 與 聿脩 舊款,每省中語戲,常呼 聿脩 為清郎。 大寧 初, 聿脩 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令考校官人得失。經 兗州 ,時 邢卲 為刺史,別後,送白紬為信。 聿脩 不受,與 邢卲 書云:‘今日傾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願得此心,不貽厚責。’ 邵 亦欣然領解,報書云:‘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來旨,吾無間然。弟昔為清郎,今日復作清卿矣。’”
(2).借指清白廉潔的官吏。 清 吳偉業 《贈陽羨陳定生》詩:“茶有一經真處士,橘無千絹舊清卿。”
(3).謂顯貴的官職。《明史·陸粲傳》:“ 南京 太僕少卿 夏尚朴 ,由知府期月遂得清卿。”
痛飲
暢快地喝酒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高樓
高層的住宅大樓或辦公大樓
萬古
萬世
萬古長青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縹緲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