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山再訪湯仲曬在道作

作者:李寄 朝代:明代

大雄山再訪湯仲曬在道作原文

亂山高下入,訪友事非輕。

行腳方應遍,觀心道已成。

節交初夏熱,路隔五年生。

多事嚶嚶鳥,添餘一倍情。

詩詞問答

問:大雄山再訪湯仲曬在道作的作者是誰?答:李寄
問:大雄山再訪湯仲曬在道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大雄山再訪湯仲曬在道作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行腳

(1).謂僧人為尋師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語錄》卷六:“老僧三十年來行腳,未曾置此一問。”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險,貧道偶行腳見之,覺異,因掇數枚。” 金 趙元 《宿少林寺》詩:“箇中有佳處,行腳恨不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覡》:“赴會的,都要具膳餐飯,行腳的也要老少異糧。” 蘇曼殊 《與高天梅書》:“衲行腳南荒,藥爐為伍,不覺逾歲。”

(2).引申為行乞。 碧野 《燈籠哨》:“‘今天的行腳好嗎!’‘那裡,只在一家人家裡要到了幾根爛紅薯!’”

(3).見“ 行腳僧 ”。

(4).行走;行路。 宋 楊萬里 《和文遠叔行春》詩:“行腳宜晴翠,看雲恐夕黃。” 劉白羽 《黑》二:“行腳人全把腳步匆匆扯開,往下趕這兩站路。”

(5).謂兩腳不停地移動。《宋書·顧覬之傳》:“ 覬之 不欲與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辭腳疾自免歸。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腳,家人竊異之而莫曉其意。”

觀心

觀察心性。佛教以心為萬法的主體,無一事在心外,故觀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現象)理(本體)。《十不二門指要鈔》上:“蓋一切教行,皆以觀心為要。” 唐 施肩吾 《題景上人山門》詩:“水有青蓮沙有金,老僧於此獨觀心。” 宋 蘇轍 《諸子將築室以畫圖相示》詩之三:“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五曰還,此門還是裂小網,開佛知見曰裂大網,還者非他,《覺意三昧》之觀,觀心是也。”

交初

古天文用語。指黃道與白道的降交點。古 印度 天文學稱羅睺(rāhu)。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故西天法羅睺、計都皆逆步之,乃今之交道也。交初謂之‘羅睺’。”

多事

(1) 事故或事變多的

多事之秋

(2) 干涉別人的事

你不必多他的事

(3) 做多餘的或不應該做的事

他總愛多事

嚶鳥

鳴聲相和之鳥。 晉 陸雲 《逸民賦》:“叢木振穎,葛藟垂陰;潛魚泳沚,嚶鳥來吟。”

倍情

違背情實。倍,通“ 背 ”。《莊子·養生主》:“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林希逸 口義:“背棄其情實。倍與背同。” 王夫之 解:“倍違其真。”一說以為增益人情。 成玄英 疏:“倍,加也。加添流俗之情。”

詩詞推薦

大雄山再訪湯仲曬在道作原文_大雄山再訪湯仲曬在道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