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十一月初十日)原文
先集霰通朝,密霏霙入宵。
疾徐無間斷,悠暢恣飄蕭。
問已重檐積,知將三寸饒。
拈毫敢志慰,慰又恐心驕。
詩詞問答
問:雪(十一月初十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雪(十一月初十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雪(十一月初十日)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蕭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六十八
2. 十一月初十日
參考注釋
霏霙
飛雪。 清 黃景仁 《元夜大雪飲石香齋》詩:“太乙醉眠藜火熄,卻化霏霙照書客。”
疾徐
快慢。《周禮·夏官·大司馬》:“辨鼓鐸鐲鐃之用……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淮南子·泰族訓》:“故寒暑燥溼,以類相從,聲響疾徐,以音相應也。” 清 戴名世 《盲者說》:“其行也,度其平陂以為步之疾徐,而亦無顛危之患。” 朱自清 《標準與尺度·誦讀教學》:“讀白話文該和宣讀檔案一般,自然也講究疾徐高下。”
間斷
連續的事情中斷
這個實驗不能間斷
飄蕭
(1).鬢髮稀疏貌。 唐 杜甫 《義鶻行》:“飄蕭覺素髮,凜欲衝儒冠。” 明 邵璨 《香囊記·慶壽》:“素髮飄蕭,朱顏委謝。”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西溟言別賦贈》詞:“一事傷心君落魄,兩鬢飄蕭未遇。”
(2).零落飄墜貌。 前蜀 貫休 《古塞下曲》之六:“榆葉飄蕭盡,關防烽寨重。” 金 元好問 《乙卯十一月往鎮州》詩:“野陰時滉朗,冷雨只飄蕭。”
(3).飛揚貌。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下聲乍墜石沉重,高聲忽舉雲飄蕭。” 宋 蘇轍 《巫山廟》詩:“採蘭為飱蕙為餚,玉缶薦芰香飄蕭。” 清 黃景仁 《發一宿庵》詩:“飄蕭洞氣成飛雨,冥漠丹根護紫泥。”
(4).飄逸瀟灑。 唐 白居易 《箏》詩:“雲髻飄蕭緑,花顏旖旎紅。” 明 陸采 《明珠記·買藥》:“神清骨秀氣飄蕭。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清 蔣士銓 《臨川夢·了夢》:“看他鬚眉巾帶恁飄蕭,怎不向花前寫個神仙照!”
(5).狀風聲。 唐 元稹 《書異》詩:“飄蕭北風起,皓雪紛滿庭。” 元 薩都剌 《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之一:“飄蕭樹梢風,淅瀝湖上雨。” 王統照 《沉船》:“四周的樹木迎著飄蕭的涼風,都在同他們快搖落的葉兒私語。”
重檐
見“ 重檐 ”。
亦作“ 重簷 ”。兩層屋檐。《禮記·明堂位》:“復廟重檐。” 鄭玄 註:“重檐,重承壁材也。” 孔穎達 疏引 皇侃 曰:“謂就外檐下壁復安板檐,以辟風雨之灑壁。” 南朝 梁 王僧孺 《 * 文》:“拂高軒而徐薄,名香郁馥;出重檐而輕轉,金表含映。” 唐 駱賓王 《四月八日題七級》詩:“復棟侵黃道,重簷架紫煙。” 明 何景明 《待曙樓賦》:“納曲甍之輕暾,散重簷之清旭。”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寺有大悲殿,重檐架之中。”
三寸
指舌。《藝文類聚》卷十七引 晉 張韓 《不用舌論》:“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簡文帝 《舌賦》:“夫三端所貴,三寸著名。故微言傳乎往記,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搆釁》:“他自負半世英豪,那見得一腔奇抱。爛斑三寸人前掉,電光閃爍皆傾倒。”
拈毫
見“ 拈毫弄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