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涼亭原文
山中有流水,入地即滲漉。
築石貯為池,乃可一泓掬。
其上置小亭,十笏猶未足。
涼意披滿身,淨光謀兩目。
風漪亦縠練,溜響亦琴築。
雖儉白家篇,其意可三復。
詩詞問答
問:淨涼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淨涼亭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三
參考注釋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流水
(1) 流動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銷售額
流水收入
(3) 立即;趕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說
入地
(1).鑽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慚。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及有吉凶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雲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 宋 陳亮 《廣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慚恨入地。”
(2).喻死亡。《後漢書·班超傳》:“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 宋 蘇軾 《論倉法札子》:“臣材術短淺,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報,銜恨入地,故貪及未死之間,時進瞽言。” 清 黃遵憲 《赤穗四十七義士歌》詩序:“苟靦顏視息,他日蒙恥入地,將何面目見我公乎?”參見“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區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居民互斗,勝者僅掠取敗者之錢財而歸還其土地,謂之“入地”。
滲漉
(1).液體向下滴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滋液滲漉,何生不育?” 司馬貞 索隱引《說文》:“滲漉,水下流之貌也。”《宋史·河渠志五》:“大河源深流長,皆山川膏腴滲漉,故灌溉民田,可以變斥鹵而為肥沃。” 清 唐孫華 《鷹坊歌與夏重愷功同賦》:“多畜馴鴿供餵飼,流血滲漉霑衿喉。”
(2).比喻恩澤下施。《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六祈輟滲” 唐 李善 註:“滲謂滲漉,喻福祉也。” 宋 陸游 《瑞慶節賀表》:“東漸西被,偉聲教之混同;上際下蟠,報仁恩之滲漉。” 清 魏源 《擬進呈<元史新編>序》:“是以膏澤之潤,罕及於南;滲漉之恩,悉歸於北。”
乃可
(1).竟可。《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2).才可。《百喻經·倒灌喻》:“昔有一人患下部病,醫言當須倒灌乃可瘥耳。”
(3).豈可,那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張季鷹 縱任不拘,時人號為 江東 步兵。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邪?’”《南齊書·張敬兒傳》:“足下乃可不通大理,要聽君子之言,豈可罔滅天理,一何若茲?”
(4).寧可;寧使。《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將來今日目前,見這箇弱事,乃可不要富貴,亦不藉你官職。”
一泓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賀 《夢天》詩:“遙望 齊州 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京師園亭》:“一泓清池,茅檐數椽,水木明瑟,地頗雅潔。” 徐遲 《火中的鳳凰》:“就在萬頃良田之間,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橋,通往私人藏書最大的一家--鐵琴銅劍樓。”
(2).猶言一汪。 宋 陸游 《龜堂避暑》詩:“硯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未足
(1).不足,不能。《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為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今所撰諸書,盛行海內,大而穹宇,細入肖翹,耳目八埏,靡不該綜。即 惠施 、 黃繚 之辯,未足侈也。”
(2).猶言算不得。《太平廣記》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支遁》:“ 遁 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鷄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
涼意
涼感
湖上微風吹來,令人感到一絲涼意
滿身
遍身,全身上下
滿身是血的重傷員
風漪
(1).微風吹拂水面形成的波紋。 唐 孟郊 《獻襄陽於大夫》詩:“風漪參差泛,石板重疊躋。” 清 趙翼 《清明前二日壽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詩:“ 紅橋 南北渺風漪,處處名園互鉤絡。”
(2).借指竹蓆。 宋 范成大 《謝龔養正送蘄竹杖》詩:“一聲霜曉謾吹愁,八尺風漪不耐秋。” 宋 陸游 《乙夜納涼》詩:“八尺風漪真美睡,故應高枕到窗明。”
意可
香名。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飲食器用》:“意可香,初名宜愛。或云:此 江南 宮中香,有美人字曰 宜 ,愛此香,故名宜愛。 山谷 曰:‘香殊不凡,而名乃有脂粉氣。’易名曰意可。”
三復
猶言三遍。《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讀書不過三復,終身不忘。”
謂反覆誦讀。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序:“三復來貺,欲罷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鐘銘》:“天書褒榮,輝之簡牘,稽首三復,子孫其傳。” 金 宇文虛中 《姑蘇滕惇禮榜所居閣曰齋心》詩:“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華》第四篇。” * 《我國抗戰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這兩句古語,值得政府當局三復的。”參見“ 三復白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