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官窯瓶原文
消沉火氣葆幽光,清供簪宜稱物芳。
當日官窯禁外用,豈知廟市貨尋常。
詩詞問答
問:詠官窯瓶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官窯瓶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官窯瓶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九
參考注釋
消沉
憂鬱或意氣消沉的狀態;情緒低落
不要過於消沉
火氣
(1) 中醫指引起紅、熱、腫、痛等陽亢表現的病邪
(2) 遇事易動怒
(3) 脾氣
人不大,火氣不小
幽光
(1).潛隱的光輝。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誅姦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振宣幽光,激勵頽俗。” 明 李東陽 《雷公峽二十韻》:“有筆贊幽光,茲言敢終納。” 清 龔自珍 《懺心》詩:“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中宵。”復,發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隱 《燕台》詩之一:“今日東風自不勝,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脫離 * 以後》八:“街頭巷口泛著一種形容不出來的恬靜的幽光,人到這兒,就好像魂游太虛之府。”
清供
(1).清雅的供品。舊俗凡節日、祭祀等用清香、鮮花、清蔬等作為供品。 清 黃景仁 《元日大雪》詩:“不令俗物擾清供,只除喔詩一事無。”
(2).猶清玩。 明 袁宏道 《瓶史·器具》:“大抵齋瓶宜矮而小,銅器如花觚、銅觶、尊罍、方漢壺、素溫壺、匾壺、窰器如紙槌、鵝頸、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須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器玩·制度》:“然此外更有一物,勢在必需,人或知之而多不設,當為補入清供……此物不須特製,竟用蓬頭小筆一枝,但精其管,使與濡墨者有別,與鍬箸二物同插一瓶,以便次第取用,名曰‘香帚’。”
宜稱
適當(的狀態);合適;相宜。 漢 賈誼 《新書·容經》:“故身之倨佝,手之高下,顏色聲氣,各有宜稱,所以明尊卑,別疏戚也。”《漢書·文帝紀》:“丞相 平 等皆曰:‘臣伏計之,大王奉 高祖 宗廟最宜稱。’” 唐 元稹 《楊嗣復授尚書兵部郎中制》:“然而操剸吏事,細大無遺,用副虛求,允謂宜稱。” 唐 韓偓 《新上頭》詩:“學梳鬆鬢試新裙,訊息佳期在此春。為要好多心轉惑,徧將宜稱問傍人。”
當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當日來回
官窯
亦作“官窯”。 宋 代著名瓷窯之一。 北宋 大觀 、 政和 年間,宮廷自建瓷窯燒造瓷器,故稱。其色以粉青為上,其紋以冰裂鱔血為高。南渡後,又於 杭州 別建新窯。又 明 清 兩代 景德鎮 御器廠所燒瓷器,一般亦稱官窯。 明 都穆 《都公譚纂》:“ 時可 家復有荷花宴。每花時,設幾十二面,皆嵌以水晶,置金鯽魚其下,上列器皆官窯。” 清 孔尚任 《小忽雷·巧遇新亭》:“廣錫酒壺偏燦爛,官窰茶具亦風流。”《紅樓夢》第四一回:“然後眾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六:“東裡間是 李應 和他叔父的臥室,順著前檐一張小矮土炕,對面放著一條舊楠木條案,案上放著一個官窯五彩瓶和一把銀胎的水菸袋。”參閱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窯器》、 清 朱琰 《陶說》卷二、五,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磁器》。
外用
(1).謂用於對外作戰。《商君書·農戰》:“聖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民歸心於農……壹則少詐而重居,壹則可以賞罰進也,壹則可以外用也。”
(2).出任地方官。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壬戌,余與 曾南村 、 黃笠潭 同以翰林外用。”《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家人們聽見老爺得了外任,個個喜出望外,只有太太合公子,見老爺進門來,愁眉不展,面帶憂容,便知是因為外用的原故。”
廟市
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的集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京師有個風俗:每遇初一、十五、二十五日,謂之廟市。凡百般貨物俱趕在城隍廟前,直擺到 刑部街 上來賣。” 清 陳維崧 《瑞鶴仙·慈仁寺松》詞:“只新來廟市,喧豗蹙踏。” 魯迅 《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新年到廟市上去看年畫。”參見“ 廟會 ”。
尋常
普通,一般
不尋常的來客
岐王宅里尋常見。——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尋常巷陌。——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