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忠上人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示忠上人原文

啞羊苾芻紛作隊,口吻遲鈍懶酬對。

猛公來自知足天,南山爽氣增十倍。

為公放意談海山,神頎透出形骸外。

八月中秋滋露華,千岩尺璧生光彩。

正當刻志從爐峰,看子穩騎元氣背。

詩詞問答

問:示忠上人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示忠上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啞羊

佛教語。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 章炳麟 《<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序》:“ 金山 宗仰上人 向以禪定蟄居退閒,愍今之沙門,喜離文字,而談實相,末流猥雜,不自墮於啞羊,則恣意為矯亂論。”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三章:“嗟乎!望吾慈母切勿驅兒作啞羊可耳。”參見“ 啞羊僧 ”。

苾芻

亦作“ 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語以喻出家的佛弟子。為受具足戒者之通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僧訶補羅國》:“大者謂苾芻,小者稱沙彌。” 唐 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聖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記》:“前後講毗尼三十會,度苾蒭百千人。”《西遊記》第十三回:“﹝ 三藏 ﹞又念一卷《孔雀經》,及談苾蒭洗業的故事。”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時 阿難陀 與諸苾蒭在竹林園,有一苾芻而説頌曰:‘若人壽百歲不見白水鶴,不如一日生得見白水鶴。’”

作隊

結伴成列。 宋 梅堯臣 《聞進士販茶》詩:“頑兇少壯冒嶺險,夜行作隊如刀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民三五人作隊念佛。” 明 單本 《蕉帕記·脫化》:“咱家是大 漢 鍾離 、 純陽 、 鐵拐 、騎驢 張老 ,作隊鎮游遨。”

口吻

(1) 嘴唇;嘴

(2) 某些動物頭部向前突出的部分

(3) 說話時流露出來的感 * 彩

玩笑的口吻

(4) 口音;腔調

聽你說話,分明是天津口吻

遲鈍

反應遲緩;腦子不靈敏

反應遲鈍

酬對

應酬答對

酬對自如

來自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生

主要收入來自開採煤礦

知足

知道滿足,滿足於已經得到的

知足常樂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十倍

就是一個數乘10,比如1的10倍就是10,2的十倍就是20。

放意

(1).縱情;恣意。《文子·自然》:“至於神和,游於心手之間,放意、寫神、論變,而形於絃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於父,此不傳之道也。” 晉 陶潛 《詠二疏》:“放意樂餘年,遑恤身後慮。” 宋 曾鞏 《南源莊》詩:“吾能放意游八極,此興久與前賢附。”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十一:“荷鋤久不厭,放意棲林表。”

(2).放心,不牽掛。《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爺開懷,娘放意,哥寬心,嫂莫慮。”《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若到了家鄉,倘有便人,託他捎個書信到 薛婆 處,也教奴家放意。”《再生緣》第六二回:“堪放意,可寬心,眼見良緣有得成。”

形骸

形體(多指人的)

月中

每月的中間幾天

露華

(1).露水。《趙飛燕外傳》:“婕妤浴豆蔻湯,傅露華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調詞》之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 鄭燮 《和雅雨山人紅橋修禊》之四:“草頭初日露華明,已有遊船歌板聲。”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齊 王儉 《春夕》詩:“露華方照夜,雲彩復經春。” 唐 杜牧 《寢夜》詩:“露華驚敝褐,燈影掛塵冠。” 明 蘇祐 《塞下曲》:“觱篥無聲河漢轉,露華霜氣滿弓刀。”

尺璧

(1).直徑一尺的璧玉。言其珍貴。語本《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表薦及第》:“於菟獵食,非求尺璧之珍;鶢鶋避風,不望洪鐘之樂。”

(2).比喻美好的詩文。 晉 潘尼 《答陸士衡》詩:“慙無琬琰,以詶尺璧。”

(3).比喻才能;賢才。《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懷尺璧,顧呬連城。” 張銑 註:“尺璧……言 攸之 才可寶,過於十五城之價。” 南朝 梁 沉約 《懷舊詩·傷謝朓》:“尺璧爾何寃,一旦同丘壤。”

生光

指日食或月食過程中的一種位置關係,即地球陰影和月亮圓面或月亮陰影和太陽圓面第二次內切,也指發生這種位置關係的時刻。生光發生在食甚之後

正當

(1) 品行端正

靠正當手段掙錢

(2) 合情合理

正當的要求

(3) 正在…時候

刻志

猶篤志。志向專一。《新唐書·李渤傳》:“ 渤 恥之,不肯仕,刻志於學。”《續資治通鑑·南宋理宗端平三年》:“ 了翁 刻志問學,幾四十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宮夢弼》:“刻志下帷,三年中鄉選。乃躬齎白金往酬 劉媼 。”

爐峰

江西省 廬山 香爐峰 的省稱。 唐 白居易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詩:“曾住 爐峯 下,書堂對藥臺。” 宋 梅堯臣 《送余駕部江州》詩:“內史 九江 行,潦收波已清。何時鷁舟上,遠見 爐峯 迎。” 明 王守仁 《書扇贈從吾》詩:“莫遣扁舟成久別, 爐峯 秋月望君來。”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 爐峰 ,即 廬山 香爐峰 。”

鑪峯:爐峰 。 江西省 廬山 香爐峰 的省稱。 隋煬帝 《與峰頂寺僧書》:“ 鑪峯 香氣,煙霞共遠。”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 鑪峯 生轉盻, 橘井 尚高褰。” 唐 李賀 《勉愛行送小季之廬山》詩之一:“小雁過 鑪峯 ,影落 楚 水下。”

元氣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2) 精神;精氣

(3) 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得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氣大傷

詩詞推薦

示忠上人原文_示忠上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