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朔日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二月朔日作原文

國章重祭神,大祭必躬親。

致敬還清禁,對時屆仲春。

敕幾敢有忽,歷久倍惟寅。

雪後生微冷,虞妨舉趾人。

詩詞問答

問:二月朔日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二月朔日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二月朔日作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四

2. 常以春秋仲月行大祭禮

參考注釋

國章

(1).國法。《南齊書·謝超宗傳》:“﹝ 超宗 ﹞恣囂毒於京輔之門,揚凶悖於卿守之席。此而不翦,國章何寄?” 唐 沉佺期 《被彈》詩:“爾何按國章,無罪見呵叱。”

(2).國之禮儀典章。《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振民隱,修國章。” 呂延濟 註:“國章,國之禮儀也。”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國章榮印綬,公服貴貂蟬。”

重祭

隆重的祭祀。《禮記·祭統》:“ 周公 既沒, 成王 、 康王 追念 周公 之所以勳勞者,而欲尊 魯 ,故賜之以重祭。外祭則郊社是也,內祭則大嘗禘是也。” 孔穎達 疏:“‘外祭則郊社’者,諸侯常祭唯社稷以下, 魯 之祭社與郊連文,則備用天子之禮也。‘內祭則大嘗禘’者,祫祭在秋也,大嘗禘祭在夏也。是大嘗禘得用天子之禮,則升歌清廟及舞《大武》、《大夏》之屬,皆用天子之禮,所以為大嘗禘也。餘諸侯則不得大嘗禘。”

再祭,重新祭祀。《天安門詩抄·要真正的馬列主義》:“總理遺志我們繼承,‘四個現代化’實現日,我們一定要設酒重祭。”

大祭

古代重大祭祀之稱。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周禮·天官·酒正》:“凡祭祀,以法共五齊三酒,以實八尊。大祭三貳,中祭再貳,小祭壹貳,皆有酌數。” 鄭玄 註:“大祭,天地;中祭,宗廟;小祭,五祀。”《周禮·春官·天府》:“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若有大祭大喪,則出而陳之,既事藏之。” 鄭玄 註:“禘祫及大喪陳之,以 * 也。”《爾雅·釋天》:“禘,大祭也。” 郭璞 註:“五年一大祭。”

躬親

親自動手做

事必躬親

致敬

(1) 向人敬禮

舉劍致敬

(2) 表示敬意

有各種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則用相互擁抱的方式

還清

(1) 全部償還

還清債務

(2) 付款或以付款來中止

收到錢還清他的大部分債款

對時

指一整天。 郭沫若 《海濤集·跨著東海》:“據他說,我的情形是很輕的,只是普通的拘留,一個對時。” 葉紫 《行軍掉隊記》:“看形勢,被害至多總還不到一個對時,大約是在昨天上午。”

仲春

春季中期,指陰曆二月

歷久

經歷很長的時期

歷久不衰

後生

(1) 少年時代與壯年期之間任何年齡的男子

(2) 青年男子,小伙子

(3) 相貌年輕

他長得後生,看不出是四十歲的人

舉趾

(1).舉足;抬腳。《詩·豳風·七月》:“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 朱熹 集傳:“舉趾,舉足而耕也。” 漢 劉向 《列女傳·齊桓衛姬》:“今妾望君舉趾高、色厲、音揚,意在 衛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詩:“曷不一舉趾,縱望淵與岑。”

(2).指舉動。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舉趾為世人之所則,動脣為天下之所傳。”

詩詞推薦

  • 長歌行

    敖陶孫宋代〕徐州文壤基崇壇。老蔡徑尺刳心肝。銅槃照夜血光碧,上有慘澹雙鏌乾。請君載書許君死,徹器未竟盟已寒。了知
  • 和吳警齋侍郎二首

    劉克莊宋代〕□□抽得不貲身,慚愧君恩厚老臣。扇障絕勝一青蓋,杖扶安用兩朱輪。門無造請冠裳懶,室有昭回翰墨珍。道是
  • 贈建陽醫士楊椿老二首

    劉克莊宋代〕晚愛聃書義味長,無身始與患相忘。殘年頗覺飢難忍,未敢貪君不死方。
  • 玲瓏四犯·書中乾蝴蝶

    方彥珍清代〕展玩牙籤,惜粉翅如新,猶綴荃翠。別卻芳叢,那管落紅鋪地。且喜風雅常親,更不逐、花風飄墜。待欲隨、脈望
  • 馮京宋代〕琴彈夜月龍魂冷,劍系秋風鬼膽粗。
    二月朔日作原文_二月朔日作的賞析_古詩文
  • 蘇公堤

    董嗣杲宋代〕青紅一線界沙堤,日日香風逐馬蹄。三月桃花無浪起,六橋柳色有鶯啼。官亭飛蓋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遊子
    二月朔日作原文_二月朔日作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

    石孝友宋代〕別後相思無限憶。欲說相思,要見終無計。擬寫相思持送似。如何盡得相思意。眼底相思心裡事。縱把相思,寫盡
    二月朔日作原文_二月朔日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

    趙蕃宋代〕青氈非舊物,喬木豈故國。家傳墨莊書,入嗣文靖德。欲知治興衰,是系道滋熄。愚獨愧衣冠,身宜親稼穡。
  • 送吳公挺之建州

    佘翔明代〕君向芝城去,雲山望幾重。灘聲喧黯淡,秋色冷芙蓉。千里懷中劍,扁舟夢裡鍾。溪頭明月好,載酒幔亭峰。
  • 雜題畫·其十三·表上人梅

    釋妙聲元代〕夢入梨雲路不分,幽香多在定中聞。起來寫得橫窗影,寄與山中滿谷雲。
  • 答宗人袞

    羅隱唐代〕崑崙水色九般流,飲即神仙憩即休。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緣木更難求。鴒原謾欲均餘力,鶴髮那堪問舊遊。遙望
  • 雪峰真覺祖師贊

    釋惟一宋代〕弄出鱉鼻蛇,彈起廣陵曲。清韻難可掩,毒氣不可觸。瞻之不足聽不足,千古萬古福城福。
    二月朔日作原文_二月朔日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岳墳

    徐渭明代〕墓門慘澹碧湖中,丹雘朱扉射水紅。四海龍蛇寒食後,六陵風雨大江東。英雄幾夜乾坤博,忠孝傳家俎豆同。腸斷
  • 再和

    蘇軾宋代〕當年曹守我膠西,共厭餔糟與汩泥。自古赤丸成習俗,因公黃犢免提攜。生還各有青山興,病起猶能小字題。莫怪
  • 失調名

    佚名宋代〕櫻桃新薦小梅紅。
    二月朔日作原文_二月朔日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鄒一桂東竺庵杏花圖疊前韻·其二

    乾隆清代〕花中金榜設開成,甲第應教屬此卿。底識傳神擅奇品,窺窗每見午蜂行。
  • 夜雨

    徐集孫宋代〕夜半倏驚覺,狂風攪秋鳴。掣電起迅雷,驟雨翻盆傾。逆知造物意,揫斂寶成。天威不竟夕,須臾山月明。
  • 寄孔武仲

    蘇轍宋代〕濟南舊遊中,好學惟君耳。君居面南麓,洶湧岡巒起。我來輒解帶,檐下炙背睡。煎茶倉梨栗,看君誦書史。君歸
  • 雜劇·鐵拐李度金童玉女

    賈仲明〔元代〕第一折(老旦扮王母引外扮鐵拐李上)(王母詩云)閬苑仙家白錦袍,海中銀闕宴蟠桃。三更月下鸞聲遠,萬里風
  • 依韻和查許國梅花六首·其四

    陸佃宋代〕妝閣無端畫月黃,見他閒淡轉蒼忙。隴頭惆悵經年別,衣上慇勤盡日香。期刻莫將蓬鬢插,思量消得瓠犀嘗。若教
二月朔日作原文_二月朔日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