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後口占原文
城南池館夾通津,野色林光物態真。
滿目煙霞蓬島遠,一溪花木武陵春。
詩詞問答
問:病後口占的作者是誰?答:馮氏婦
問:病後口占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病後口占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出處: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卷六十二
參考注釋
池館
亦作“ 池舘 ”。池苑館舍。 南朝 齊 謝朓 《游後園賦》:“惠氣湛兮帷殿肅,清陰起兮池館涼。” 宋 韓維 《登湖光亭》詩:“雪盡塵消徑露沙,公家池舘似山家。”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侍御有池館在 柘溪 ,去城絶遠。”
通津
(1).四通八達之津渡。《梁書·武帝紀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靈一上人》詩:“ 西陵 遇風處,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後山家始見桃花》詩:“閒宜臨淺水,暖欲傍通津。”
(2).喻顯要的職位。 晉 陶潛 《詠三良》:“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唐 司空圖 《榜下》詩:“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將文字競通津。”
野色
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詩:“野色何莽蒼,秋聲亦蕭疏。” 宋 王安石 《見遠亭一絕上王郎中》詩:“野色軒楹外,霞光幾席間。”《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朝外看那沿河景致……卻也有野色撩人。”
林光
(1). 秦 代離宮名。《三輔黃圖·宮》:“ 林光宮 , 胡亥 所造,縱廣各五里,在 雲陽縣 界。”《漢書·郊祀志下》:“三月甲子,震電災 林光宮 門。” 顏師古 註:“ 林光 , 秦 離宮名也。” 漢 張衡 《西京賦》:“覛往昔之遺館,獲 林光 於 秦 餘。”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其談宮殿,則遠擬瑤臺瓊室,近效 阿房 、 林光 ,以千門萬戶為侷促,以 昆明 、 太液 為淺陋。” 南朝 齊 陸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 洪波 陪飲帳, 林光 宴 秦 餘。”
(2).透過樹林的陽光。 唐 許敬宗 《奉和秋日即目應制》:“鵲度林光起,鳧沒水文圓。” 宋 歐陽修 《游太清宮出城馬上口占》:“鵶鳴日出林光動,野闊風搖麥浪寒。”
物態
物質存在的三種基本物理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滿目
充滿視野
琳琅滿目
煙霞
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蓬島
即 蓬萊山 。 唐 李白 《古風》之四八:“但求 蓬島 藥,豈思農鳸春?” 清 唐孫華 《同年沉昭嗣明府談杭州西溪之勝》詩:“ 桃源 與 蓬島 ,仙界疑未遙。”參見“ 蓬萊 ”。
花木
指專供觀賞者的花草樹木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病後口占原文_病後口占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