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湘潭原文
鼓柁清湘曲,煙生日欲晡。
吳歌商舶叟,楚語水祠巫。
牛背棲鴝鵒,杯間喚鷓鴣。
沙汀舟已泊,返照落平蕪。
詩詞問答
問:過湘潭的作者是誰?答:張適
問:過湘潭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過湘潭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張適的名句有哪些?答:張適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明詩紀事 甲簽·卷二十
參考注釋
鼓柁
亦作“ 鼓柂 ”。搖動船舵。謂泛舟。 晉 庾闡 《揚都賦》:“其中則有龍坻華屋,晨鳧之舸。青雀飛艫,艅艎鼓柂。” 元 鄭元祐 《漁莊》詩:“爭如顧循讀書倦,馺沓浪花宵鼓柁。” 明 王世貞 《癸酉冬余遷嶺右阻大風江上》詩:“我自鼓柁 吳淞 邊,君亦西歸渡 沅川 。”
生日
人出生的那一天,每年滿周歲的那一天也叫生日
祝你生日快樂
吳歌
吳 地之歌。亦指 江 南民歌。《晉書·樂志下》:“ 吳 歌雜曲。並出 江 南。 東晉 以來,稍有增廣。” 五代 劉兼 《蓮塘霽望》詩:“採蓮女散 吳 歌闋,拾翠人歸 楚 雨晴。” 宋 曾鞏 《南湖行》之一:“插花步步行看影,手中掉旗唱 吳 歌。” 周立波 《夏天的晚上》:“一個讀過私塾的人給我們背誦了許多舊詩詞,還背誦他所愛好的一首 吳 歌。”
商舶
舊時對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稱。《南齊書·蠻東南夷傳論》:“商舶遠屆,委輸南州。”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伷》:“數月之後,有商舶自遠南至。” 宋 趙汝適 《諸蕃志·占城國》:“商舶到其國,即差官摺黑皮為策,書白字抄物數,監盤上岸,十取其二,外聽交易。” 清 戴名世 《日本風土記》:“凡 中國 有商舶至,即遣小舡來詰何等貨。”
楚語
楚 地的土語鄉音。 宋 范成大 《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詩:“飄飄萬里道,芒鞵厭關河。風吹落下邑, 楚 語成 吳 歌。”
鴝鵒
亦作“鸜鵒”。1.鳥名。俗稱八哥。《春秋·昭公二十五年》:“有鸜鵒來巢。” 楊伯峻 註:“鸜同鴝,音劬。鸜鵒即今之八哥, 中國 各地多有之。”《淮南子·原道訓》:“鴝鵒不過 濟 ,貈渡 汶 而死。”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秦吉了,出 藤州 。身紺,嘴丹,而眼旁有眉,如臙脂抹,彎環垂下,秀媚可愛,深類鴝鵒。”《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髮跡》:“這小鳥兒,又非鸚哥,又非鴝鵒,卻會説話。”
(2).鴝鵒舞的簡稱。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酩酊歌鷓鴣,顛狂舞鴝鵒。” 清 吳偉業 《鴛湖曲》:“雲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鸜鵒。”
(3).指鴝鵒眼。 明 徐渭 《林先生迂教瀧水》詩:“石中鸜鵒當泥迸,帳里桄榔入夏清。” 清 曹寅 《和芷園消夏十首·滌硯》:“何由一致中泠水,鸜鵒長教潑眼青。”
鷓鴣
動物名。鳥綱,雷鳥科,構成鷓鴣屬( Francolinus )及其近緣屬的一種鳥。體形似雷鳥而稍小,頭頂紫紅色,嘴尖頭,紅色,腳短,亦呈紅色。體灰褐色,腹部黃褐色,捕食昆蟲及蚯蚓等
沙汀
水邊或水中的平沙地。 南朝 梁 江淹 《靈丘竹賦》:“鬱春華於石岸,赩夏彩於沙汀。” 宋 陸游 《小舟》詩:“雲氣分山迭,沙汀蹙浪痕。” 清 沉樹本 《浴象行》:“鼓聲初歇人語寂,並立沙汀卸羈絆。” 張資平 《她悵望著祖國的天野》一:“八分滿的月輪,跑出松林上面來了。她照在沿海岸線一帶沙汀上,和雪一樣的白。”
返照
亦作“ 返炤 ”。 1.夕陽,落日。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詩:“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 宋 林逋 《孤山後寫望》詩:“返照未沉僧獨往,長煙如淡鳥橫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花公主》:“忽然醒寤,則返照已殘。”
(2).夕照;傍晚的陽光。 唐 劉長卿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詩:“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陽落了下去,返照照著幾千根桅桿半截通紅。” 曹禺 《日出》第二幕:“黃昏了,室內一片夕陽的返照。”
(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齡 《夏客稷門僦居湖樓》詩:“湖光返炤青連屋,荷氣隨風香入樓。” 郁達夫 《沉淪》七:“一片一片的海浪,受了陽光的返照,同金魚的魚鱗似的在那裡微動。”《花城》1981年第1期:“由於陽光返照,她白淨的臉上煥發著柔和的光彩。”
(4).猶反映。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第二章:“藝術儘管和實用世界隔著一種距離,可是從來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大藝術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第三章:“無論如何,神都是人創造的,都是他自己的返照。”
(5).佛教指用佛性對照檢查自己。《壇經·行由品》:“與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五燈會元·六祖大鑒禪師法嗣·章敬懷暉禪師》:“若能返照,無第二人。”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禪宗·禪和生活》:“有僧人問 洞山 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這當然不是叫問者在這句話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擋了回去,引起返照。”
平蕪
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賦》:“窮陰匝海,平蕪帶天。” 唐 李山甫 《劉員外寄移菊》詩:“秋來緣樹復緣牆,怕共平蕪一例荒。” 明 許承欽 《過李家口》詩:“棗香來野徑,麥秀滿平蕪。” 清 龔自珍 《最錄中論》:“平蕪生之,灌木叢之,剔而薙之,乃覿瑤草。” 郭沫若 《蜀道奇》詩:“海水傾泄出平蕪,土壤膏腴成天府。”
標籤: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