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上之回原文

上之回,甚盛舉。

專內脩,禦外侮。

敷文德,振威武。

四海同,萬物睹。

五星聚,百神祜。

烏孫稽首,單于拜舞。

月氏請降,西域納土。

麟遊郊,鳳在圃。

朱草生,紫芝吐。

封疆越唐堯,神功邁夏禹。

持觴壽萬年,永為臣民主。

詩詞問答

問:上之回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上之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上之回

樂府 漢 《鐃歌》歌曲名。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 回 ,指 回中宮 ,曾被 匈奴 燒毀, 武帝 元封 四年,復通 回中道 ,並數出遊幸。歌辭當為讚美此事而作。參閱《樂府詩集》卷十六及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卷上。 唐 陳子良 《上之回》詩:“承平重遊樂,詔蹕《上之回》。”

盛舉

大規模的、隆重的活動

共襄盛舉

外侮

外國的侵略或欺侮

抵禦外侮

敷文

鋪敘文辭。指作文。《晉書·夏侯湛潘岳等傳論》:“覩其《抵疑》詮理,本窮通於自天;作誥敷文,流英聲於孝悌。旨深致遠,殊有大雅之風烈焉。”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研書賞理,敷文奏懷。” 南朝 梁 陸倕 《以詩代書別後寄贈》:“娛談終美景,敷文永清夜。”

威武

(1) 威力強大,有氣勢

威武雄壯

(2) 聲勢

以助威武

(3) 權勢壓力

威武不能屈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於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五星聚

即五星連珠。《宋書·天文志三》:“今案遺文所存,五星聚者有三: 周 漢 以王, 齊 以霸。 周 將伐 殷 ,五星聚房。 齊桓 將霸,五星聚箕。 漢高 入 秦 五星聚東井。 齊 則永終侯伯,卒無更紀之事。是則五星聚有不易行者矣。” 唐 王珪 《詠漢高祖》:“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賓。”

神祜

神靈所降之福。《文選·顏延之<宋郊祀歌>》:“薦饗王衷,以答神祜。” 李善 註:“《長楊賦》曰:‘受神人之福祜。’” 李周翰 註:“祜,福也。言進我天子之善,以答神靈之福。”

烏孫

(1).古代 西域 國名。地在今 伊犁 河谷。見《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 漢 桓寬 《鹽鐵論·西域》:“ 烏孫 之屬駭膽,請為臣妾。 匈奴 失魄,奔走遁逃。” 晉 石崇 《琵琶引》序:“昔公主嫁 烏孫 ,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 清 林則徐 《致鄭夫人書》:“ 伊犂 在 北魏 為 烏孫國 。”

(2).古亦泛指侵擾 漢族 王朝疆土的西北邊境少數民族統治者。 唐 耿湋 《送楊將軍》詩:“一身良將後,萬里討 烏孫 。”

(3).複姓。 金 有 烏孫訛論 。見《金史》本傳。

稽首

(1)

(2) 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周禮·春官·大祝》。賈公彥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頓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國語·晉語》

孟明稽首曰。——《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國演義》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禮,一般在見面時用

神仙見 西門慶,長揖稽首就坐。——《 * 》

單于

漢時匈奴人對其君主的稱呼。泛指外族首領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唐· 盧綸《塞下曲》

單于使衛律治其事。——《漢書·李廣蘇建傳》

拜舞

跪拜與舞蹈。古代朝拜的禮節。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羣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能不移。”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盤賜將軍拜舞歸,輕紈細綺相追飛。”《前漢書平話》卷上:“﹝ 高皇 ﹞加四人官了,四人拜舞謝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見天子坐殿上,爪牙森立。某拜舞已。上命賜坐,慰問殷勤。”

月氏

亦作“ 月支 ”。1.古族名,曾於西域建 月氏國 。其族先遊牧於 敦煌 、 祁連 間。 漢文帝 前元 三至四年時,遭 匈奴 攻擊,西遷 塞種 故地(今 新疆 西部 伊犁河 流域及其迤西一帶)。西遷的 月氏 人稱 大月氏 ,少數沒有西遷的人入 南山 (今 祁連山 ),與 羌 人雜居,稱 小月氏 。 唐 李白 《寄遠》詩之十:“ 魯 縞如玉霜,筆題 月支 書。”支,一本作“ 氏 ”。 元 戴天錫 《天馬圖歌》:“ 月支 天馬難再得,誰向君家貌真蹟。”

(2).近代亦借指西方侵略者。 清 譚宗浚 《覽海賦》:“誓斬 月氏 ,幾擒 車鼻 。”參閱《漢書·西域傳上·大月氏國》。

請降

向對方請求投降

拱手請降

西域

漢代以後對今玉門關以西的新疆及中亞細亞等地區的總稱

西域書,泛指有關佛教的著作

納土

(1).獻納土地。謂歸附。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二:“ 吳郡 於 太平興國 中, 錢氏 納土,士始試於京師焉。”《續資治通鑑·宋徽宗大觀元年》:“以 黎洞 納土,曲赦 廣西 。”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吳越王鏐改元應補》:“此因 錢氏 子孫自納土以後,既深諱其事。”

(2).奉獻泥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妖言進土》:“ 宋 政和 七年, 汴京 修 二郎廟 ,俱雲獻土,或雲納土,競相擔負,晝夜喧闐,街陌充塞,自春歷夏不休。”

麟遊

語本《淮南子·覽冥訓》:“昔者 黃帝 治天下……鳳皇翔於庭,麒麟遊於郊。”後因以“麟遊”為祥兆。 明 無名氏 《四賢記·報命》:“爭奈虎狼塞路,有礙麟遊。”

朱草

一種紅色的草。古人以為祥端之物。《鶡冠子·度萬》:“膏露降,白丹發,醴泉出,朱草生,眾祥具。”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又和以朱草,一服之能乘虛而行雲。朱草狀似小棗,栽長三四尺,枝葉皆赤,莖如珊瑚。” 唐 獨孤及 《賀櫟陽縣醴泉表》:“彼丹井、朱草、白麟、赤雁,徒稱太平之瑞,未聞功施於人。” 清 唐孫華 《進呈御覽詩一百韻》:“黃星騰瑞靄,朱草茁休禎。”

紫芝

(1).真菌的一種。也稱木芝。似靈芝。菌蓋半圓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澤及雲紋;下面淡黃色,有細孔。菌柄長,有光澤。生於山地枯樹根上。可入藥,性溫味甘,能益精氣,堅筋骨。古人以為瑞草。道教以為仙草。 漢 王充 《論衡·驗符》:“ 建初 三年, 零陵 泉陵 女子 傅寧 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長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莖葉紫色,蓋紫芝也。” 唐 歐陽詹 《珍祥論》:“紫芝產於 甘泉 ,自麟呈於 雍祠 。”《資治通鑑·後梁均王貞明元年》:“ 延彬 治 泉州 十七年,吏民安之。會得白鹿及紫芝,僧 浩源 以為王者之符。”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五·芝》。

(2).比喻賢人。《淮南子·俶真訓》:“ 巫山 之上,順風縱火,膏夏紫芝,與蕭艾俱死。” 高誘 註:“膏夏、紫芝皆喻賢智,蕭、艾,賤草。皆喻不肖。”《舊唐書·楊炎傳》:“丁憂,廬於墓前,號泣不絶聲,有紫芝、白雀之稱,義表其門閭。”

封疆

(1)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標記,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孫丑下》

(2) 將某一地區全權交給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帥

執掌封疆之印

唐堯

古唐帝,帝嚳次子,其號曰堯;史稱唐堯,又稱放動,繼其兄摯為天子,有德政,後即傳位於舜,在位九十八年卒

神功

(1).神一般的功績。舊時多用以頌揚帝王。《晉書·赫連勃勃載記》:“鴻績侔於天地,神功邁於造化。”《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箋>》:“神功無紀,作物何稱。” 呂延濟 註:“謂 高祖 神妙之功無能記述。” 宋 葉適 《謝除華文閣待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竊仰鴻施,有如神功。” 明 宋濂 《送劉永泰還江西序》:“聖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清史稿·禮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聖德,纂述成書,光華萬世。”

(2).神靈的功力。《南史·謝惠連傳》:“﹝ 靈運 ﹞忽夢見 惠連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 仲氏 司徒自 清源 聞而感,鑄而資,雖從人力,悉類神功。”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紫府真人,黑頭元宰,收斂神功寂似無。”《水滸傳》第一○五回:“ 宋江 以下眾人,十分歡喜,稱謝 公孫勝 神功道德。”

夏禹

夏代開國之主。顓頊孫,姓如人氏,其號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稱“伯禹”。為有天下之號,史稱夏禹,又稱“夏後氏”。在位八年,後南巡,崩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據傳,禹治水,歷十年之久,“三過其門而不入”,終於戰勝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國歷史上勞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國王

持觴

舉杯。 唐 李白 《俠客行》:“將炙啖 朱亥 ,持觴勸 侯嬴 。”《新唐書·劉仁軌傳》:“ 仁軌 持觴曰:‘所不與公者,有如此觴。’”

萬年

極其久遠的年代

為臣

指臣位,官職。《孟子·公孫丑下》:“ 蚔鼃 諫於王而不用,致為臣而去。” 趙岐 註:“三諫不用,致仕而去。”

民主

(1)

(2) 一種社會狀態,其特點是:人民有參與國事或對國事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

(3) 合乎民主原則

作風民主

詩詞推薦

  •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蘇軾宋代〕杏花飛簾散餘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山城
  • 長安游

    於鵠唐代〕久臥長安春復秋,五侯長樂客長愁。繡簾朱轂逢花住,錦幨銀珂觸雨游。何處少年吹玉笛,誰家鸚鵡語紅樓。年年
  • 柏上藤

    乾隆清代〕稚柏旁種藤,藤蔓緣柏上。柏遲藤生速,雨露概竊享。惜哉凌雲質,束縛不得長。移植去拘纏,栽者賴培養。子輿
  • 沁園春(用伍先生韻呈元規)

    張繼先宋代〕況有夷途,正透元關,眾所共傳。願萬魔披散,諸塵盪盡,琴心和雅,天性清圓。未信凡流,可回高步,留戀形聲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
  • 遣悶

    乾隆清代〕救急剛欣潤土才,甘膏未繼卻聞雷。祗愁雨澤風吹去,安得逋逃人獻來。旰食宵衣增敞惘,山亭水榭那徘徊。翻書
  • 王以詠宋代〕劍水落霞晴熨綠,衍峰新月夜梳鬟。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雜興二百首

    蘇泂宋代〕川原膴膴樹斑斑,十進而春風一望間。野馬不羈天地闊,孤鴻無奈水雲間。
  • 和人秋感

    黃希旦宋代〕烈士感秋興,高吟擊太阿。功名辜壯志,歲月嘆流波。永巷蛩初響,荒階葉漸多。靈槎如可約,從此泛銀河。
  • 南山旅舍與故人別(一作商山道中)

    崔塗唐代〕一日又將暮,一年看即殘。病知新事少,老別舊交難。山盡路猶險,雨余春卻寒。那堪試回首,烽火是長安。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侍御貶鄱陽

    劉長卿唐代〕回車仍昨日,謫去已秋風。乾越知何處,雲山只向東。暮天江色里,田鶴稻花中。卻見鄱陽吏,猶應舊馬驄。
  • 應子和宋代〕兩岸夕陽紅。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
  • 十月晨雨

    趙蕃宋代〕昨夕斜陽照墟落,今晨細雨暗檐楹。田夫荷笠趨田去,織婦連機競織聲。畏餒但憂瓶粟罄,怕寒聊倚鬢絲明。古來
  • 途中雪

    李昱元代〕出門飛雪大如拳,客子山行興可憐。謾道珠光生合浦,真成玉氣滿藍田。惟驚十里無人跡,曾見孤村有灶煙。肌骨
  • 挽老蘇先生

    姚辟宋代〕持筆游從已五年,忽嗟精魄去茫然。茂陵未訪相如藁,宣室曾知賈誼賢。薤露有歌淒曉月,絳紗無主蔽寒煙。平生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
  • 廣陵曲

    馬戴唐代〕蔥蘢桂樹枝,高系黃金羈。葉隱青蛾翠,花飄白玉墀。上鳴間關鳥,下醉遊俠兒。煬帝國已破,此中都不知。
  • 茶陵道中

    蕭立之宋代〕山深迷落日,一徑窅無涯。老屋茅生菌,飢年竹有花。西花無道路,南去亦塵沙。獨立蒼茫外,吾生何處家。
  • 登幔亭有懷杜清碧先生浙游

    黃季嬴元代〕幔亭高聳碧天寒,杖屨躋攀杳靄間。澗竹吟風將雨過,岩花笑日伴雲間。遙憐浙水生離思,獨立閩山想別顏。極目
  • 西齋手植菊花過節始開偶書奉呈聖俞

    歐陽修宋代〕秋風吹浮雲,寒雨灑清曉。鮮鮮牆下菊,顏色一何好。好色豈能常,得時仍不早。文章損精神,何用覷天巧。四時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元好問金代〕一片煙蓑一葉舟。夢中身世是滄洲。鯉魚風退不勝秋。秋月春風行處有,蒼苔濁酒醉時休。人生雖異水同流。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萍鄉陽春亭)

    趙師俠宋代〕千山擁翠屏,一水縈羅帶。雨過水痕添,雲散山容在。亭高景最幽,天迴風尤快。啼鳥一聲閒,喚起情無奈。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
上之回原文_上之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