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歌題張宗蒼畫原文
惠山之泉人所聞,惠山之山我亦欣。
來往惠山才兩度,清興足共千秋存。
往往林巒入靜觀,筆不能寫徒云云。
宗蒼畫伯亦吳人,經營慘澹其傳真。
朝來九龍在吾目,煙舟艤待梁溪曲。
白足僧人若可呼,我獨何為在書屋。
春雲如滴山如洗,品泉往事徵繭紙。
寄暢園,法雲寺,由來不隔彼與此。
詩詞問答
問:惠山歌題張宗蒼畫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惠山歌題張宗蒼畫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四
2. 去聲
參考注釋
所聞
所聽到的;所知道的。《商君書·更法》:“夫常人安於故習,學者溺於所聞。”《漢書·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誠見陰陽不調,不敢不通所聞。”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漢 ,無論 魏 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人君耳習於所聞,則喜諛而惡直。”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繫、交往或接觸——用於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清興
清雅的興致。 唐 王勃 《山亭夜宴》詩:“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元 張可久 《小梁州·訪杜高士》曲:“ 飛來峯 下樹青青,添清興,流水玉琴橫。”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詩:“ 南陽 尚書清興發,約我載酒同扁舟。” 朱自清 《海行雜記》:“晚上他們要打牌,你去了足以打擾他們的清興;他們必也恨恨不平的。”
足共
見“ 足恭 ”。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林巒
(1).樹林與峰巒。泛指山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唐 王昌齡 《山行入涇州》詩:“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宋 朱熹 《休庵》詩:“別嶺有精廬,林巒亦幽絶。” 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林巒忽不見,但聞山澗響。”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風景憐殊俗,林巒想故關。”
(2).指隱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贈參寥子》詩:“長揖不受官,拂衣歸林巒。”
入靜
道家的一種修行方法,在室內靜坐,排除一切雜念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云云
如此,這樣
他來信說讀了不少新書,很有心得云云
鳥具對所得詩句云云。——明· 魏禧《大鐵椎傳》
吳人
見“ 吳兒 ”。
經營慘澹
見“ 經營慘澹 ”。
傳真
(1) 寫真
(2) 指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檔案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
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 元 顧德輝 《青玉案》詞:“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九龍
(1).稱以九龍為飾之物。古有“龍生九子”之說,因以為飾而示祥瑞。《文選·張衡<東京賦>》:“ 九龍 之內,寔曰嘉德。” 薛綜 註:“ 九龍 ,本 周 時殿名也。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相糺繞,故曰九龍。”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之一:“ 吳 師破九龍,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註:“九龍,《淮南子·泰族訓》:‘ 闔閭 伐 楚 ……破九龍之鐘。’” 唐太宗 《詠燭》詩之二:“九龍蟠燄動,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龍燭。如:九龍帳;九龍冠;九龍輿。
(2).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 * 。”《雲笈七籤》卷九八:“寶蓋連輿,命駕御九龍。”
(3).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龍下,治此 江 漢 安。”
(4).對一門九子的美稱。《北齊書·王昕傳》:“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學識有風訓,生九子,並風流藴藉,世號 王氏 九龍。”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氏族類·九龍》:“ 後魏 崔子瑜 、 子樞 等九人號九龍。” 唐 楊炯 《宴人楊八宅序》:“一門九龍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緒秩。”
(5).稱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馬》:“ 文帝 自 代 還,有良馬九匹……號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龍。”參見“ 九逸 ”。
(6).鞭炮的一種。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水火》:“《宛署記》又有名九龍入雲。即炮仗之九條龍也。”
煙舟
亦作“煙舟”。煙波中的小舟。 唐 孟郊 《寒江吟》:“煙舟忽自阻,風帆不相乘。” 唐 鄭谷 《聞進士許彬罷舉歸睦州悵然寄懷》詩:“煙舟撐晚浦,雨屐翦春蔬。”
白足僧
即白足和尚。 清 吳偉業 《夜遊虎丘千人石》詩:“碧樹朱闌白足僧,相攜 劉尹 與 張憑 。”參見“ 白足和尚 ”。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書屋
供讀書的房子
春雲
春天的雲。喻女子的美發。 元 徐再思 《梧葉兒·春思》曲:“鴉鬢春雲嚲,象梳秋月敧,鸞鏡曉粧遲。”《花月痕》第七回:“春雲低掠兩鴉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往事
從前的事情
往事歷歷在目
繭紙
用蠶繭製作的紙。 唐 韓偓 《紅芭蕉賦》:“ 謝 家之麗句難窮,多烘繭紙; 洛浦 之下裳頻換,剩染鮫綃。”
法雲
佛教語。謂佛法如雲,能覆蓋一切。《華嚴經·入法界品》:“深入菩薩行,樂聞勝法雲。”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廕法雲於六合,揚慧日於九天。”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雲外,觀世得無生。” 清 徐夔 《大雲庵訪子美舊址》詩:“白石巖扉掛薜蘿,法雲深處鬱嵯峨。”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