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堂為李幾仲賦

作者:蘇過 朝代:宋代

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原文

讀書當讀孔孟書,我飽尚可推其餘。

莫求捷徑拾青紫,口但瀾翻腹空虛。

孔孟之功如藥石,洗濯肝胃充肌膚。

如農去莠植嘉穀,如行九折遇坦途。

我憐赤子在遠域,疾痛不聞其叫呼。

何當攘臂問民瘼,古之循吏誰為儒。

我觀李侯少英特,閉門不曳侯王裾。

詩書已誤半世事,一割未信雞牛殊。

彈冠小縣何所為,長養善類惡者誅。

作堂之名固有在,要使膏澤流海隅。

不願力田頻賜爵,不願校讎歸石渠。

使我三年飯脫粟,活此千人為親娛。

詩詞問答

問:愛人堂為李幾仲賦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過的名句有哪些?答:蘇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孔孟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並稱。 晉 張協 《洛禊賦》:“於是搢紳先生,嘯儔命友,攜朋接黨,冠童八九,主希 孔 孟 ,賓慕 顏 柳 。臨涯詠唫,濯足揮手。” 宋 王安石 《哭梅聖俞》詩:“棲棲 孔 孟 葬 魯 鄒 ,後始卓犖稱 軻 丘 。” 元 郝經 《原古上元學士》詩:“麟死九鼎淪,萬世無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聖。” 清 朱軾 《<張子全書>序》:“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 孔 孟 為法。”

尚可

合格的,能通過檢查的

捷徑

近便的小路;喻不循正軌,貪便圖快的做法;喻速成的方法或手段

終南捷徑

拾青紫

謂獲取高官顯位。《周書·儒林傳論》:“前世通六藝之士,莫不兼達政術,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清 趙翼 《放歌》:“少年鼻息沖雲漢,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 拾青 ”、“ 拾紫 ”。 唐 高適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詩:“從此日閒放,焉能懷拾青。” 唐 顧雲 《投刑部趙郎中啟》:“偶學殺青,因思拾紫。”參見“ 拾地芥 ”。

瀾翻

(1).亦作“ 瀾飜 ”。水勢翻騰貌。《宣和畫譜·董羽》:“﹝ 董羽 ﹞畫水於玉堂北壁,其洶湧瀾飜,望之若臨煙江絶島間。”

(2).比喻言辭滔滔不絕。 唐 韓愈 《記夢》詩:“絜攜陬維口瀾翻,百二十刻須臾閒。” 宋 蘇軾 《戲用晁補之韻》:“知君忍飢空誦詩,口頰瀾翻如布穀。” 清 錢謙益 《漳浦劉府君合葬墓志銘》:“先母授二子書,瀾翻成誦,乃令就塾。”

(3).形容筆力或文章氣勢奔放跌宕。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三:“ 蘇 黃 米 薛 筆勢瀾翻,各有趨向。”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黃山谷詩》:“ 東坡 隨物賦形,信筆揮灑,不拘一格。故雖瀾翻不窮,而不見有矜心作意之處。”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金聖歎》:“下筆益機辨瀾翻,常有神助。” 黃質 《題朱生君實延齡遺墨》詩:“虛齋兀坐訥不言,文詞脫手如瀾翻。”

空虛

裡面沒有什麼實在東西的;不充實的

反對派所持的空虛的論點

藥石

古時指冶病的藥物和砭石,後比喻規勸別人改過向善

供其藥石之費。——《周書·李弼傳》

孟孫之惡我也,藥石也。——《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洗濯

(1)

(2) 洗滌

(3) 除去

肌膚

(1) 肌肉皮膚

(2) 比喻男女之間親密的關係

嘉穀

(1).古以粟(小米)為嘉穀,後為五穀的總稱。《書·呂刑》:“ 稷 降播種,農殖嘉穀。”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嘉穀不耘,則荑莠瀰漫。” 宋 王禹偁 《擬封田千秋為富民侯制》:“雖有玄珠虹玉,勿謂之寶,朕之寶者,嘉穀也。”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農夫植嘉穀,所務誅稂秕。”

(2).嘉禾。《史記·周本紀》:“ 晉 唐叔 得嘉穀,獻之 成王 , 成王 以歸 周公 於兵所。”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曰:“﹝嘉穀﹞二苗同為一穗。”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嘉穀六穗,我穡曷蓄。”《漢書·宣帝紀》:“ 元康 四年,嘉穀玄稷降於郡國。”參見“ 嘉禾 ”。

坦途

平坦的路,多用於比喻

攀登科學高峰,既無捷徑,又無坦途

赤子

(1) 剛生的嬰兒

(2) 人民

遠域

邊遠地區。《後漢書·黨錮傳·李膺》:“自 膺 到邊,皆望風懼服,先所掠男女,悉送還塞下。自是之後,聲振遠域。”《晉書·張寔傳》:“孤州遠域,首尾多難。”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余以烏鳥之私,懼官遠域。”

疾痛

(1).疾病痛苦。《尹文子·大道下》:“今萬民之望人君……蓋欲料長幼,平賦斂,時其饑寒,省其疾痛,賞罰不濫,使役以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宋 曾鞏 《尚書都官員外郎陳君墓志銘》:“其為民去害興利,若疾痛嗜欲在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司徒公曆仕錄》:“聞予病,書來,若疾痛之在其身。” 章炳麟 《文學總略》:“身有疾痛,聞幼眇之音,則感慨隨之矣。”

(2).疼痛。《孟子·告子上》:“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則不遠 秦 楚 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淮南子·修務訓》:“夫七尺之形,心知憂愁勞苦,膚知疾痛寒暑,人情一也。” 清 譚嗣同 《以太說》:“疾痛疴癢,一觸即知。”

叫呼

亦作“ 叫嘑 ”。亦作“ 叫謼 ”。1.呼喊;呼叫。《淮南子·兵略訓》:“喜怒而合四時,叫呼而比雷霆。”《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二月,蠻以雲梁、鵝車四面攻,士叫謼。”《新唐書·陳子昂傳》:“春作無時,何望有秋?彫甿遺噍,再罹艱苦,有不堪其苦,則逸為盜賊,揭梃叫嘑,可不深圖哉!”

(2).指稱呼。 清 李漁 《巧團圓·得妻》:“只為他錯投胎,把娘來叫呼。致令我莽報德,借伊來償補。”

(3).指譏笑。《後漢書·荀韓鍾等傳論》:“ 漢 自中世以下,閹豎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矯絜放言為高。士有不談此者,則芸夫牧豎已叫呼之矣。” 李賢 註:“叫呼,譏笑之也。”

何當

(1).猶何日,何時。《玉台新詠·古絕句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 郁達夫 《奉懷》詩:“何當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聞説 唐生 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帝鄉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何當鳴梧比丹鳳,且願銜花效黃雀。”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邊草白,旌節 隴 城陰。” 宋 蘇軾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健!”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雨何當憶故人?”

(5).猶合當,應當。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力薦延。”京劇《雁門關》第一場:“決勝千里辨輸贏,單注著 黃巢 今日何當敗。”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攘臂

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奮

於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史記·蘇秦列傳》

攘臂高呼

民瘼

民眾的疾苦。語本《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謡。”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雲,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髮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唐 張說 《奉和賜崔日知》詩:“明主徵循吏,何年下鳳凰?”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史體因革》:“傳之為體,大抵記公卿之行事, 遷 始傳《循吏》, 晉 曰《良吏》。”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袁隨園》:“平心而論,其為宰時,清勤明快,無愧循吏。” 章炳麟 《訄書·通法》:“一郡之吏,無慮千人,皆承流修職,故舉事易而循吏多。”

英特

(1).才智超群。《晉書·宣帝紀》:“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新唐書·張濬傳》:“陛下春秋鼎富,天資英特。” 明 陳子龍 《萬卷樓歌》:“驚君才致多英特,滿堂賓客皆顏色。”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聰明英特之士,雖摘髮新理,懷抱新見,而束於教令,胥緘口結舌而不敢言。”

(2).容貌、儀表英俊奇特。《宋書·武帝紀中》:“龍顏英特,天授殊姿。”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夫帝王之相且須有英特越逸之氣,不然,須有深沉包育之度。”《明史·祁彪佳傳》:“ 彪佳 生而英特,丰姿絶人。”

(3).指才智傑出的人。 唐 杜甫 《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我丈時英特,宗枝 神堯 後。” 清 姜埰 《詠史》:“ 豫讓 本英特,忠貞固其情。”

侯王

泛指諸侯。《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史記·項羽本紀》:“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 晉 陸機 《五等論》:“ 漢 矯 秦 枉,大啟侯王,境土踰溢,不遵舊典。”

詩書

(1) 指《詩經》和《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捲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書憤》

(2) 人情世故

善於世事

一割

本指切割一次,後即用為行使一次或負責一次之詞。語本《後漢書·班超傳》:“昔 魏絳 列國大夫,尚能和輯諸戎,況臣奉大 漢 之威,而無鈆刀一割之用乎?”《文選·左思<詠史>詩》:“鈆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呂延濟 註:“以鈆為刀,只可一割不可再用,言願當一割之任,奮策於敵國也。”《梁書·孔休源傳》:“臣以庸鄙,曲荷恩遇,方揣丹誠,効其一割。”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贈處》:“陸則破駟,水則殲蛟,能忘一割之司,久作雙函之秘。”

彈冠

(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楚辭·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註:“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予乃彈冠拭目,拜而窺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內無 金 張 之援,外乏彈冠之友。”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唐 襄陽 孟浩然 ,與 李太白 交遊。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訊息,乃入京謁之。” 王闓運 《上曾總督書》:“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時相夕貶而黨與並空。”

(4).指為官。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十五好詩書,二十彈冠仕。” 宋 陸游 《憶昔》詩:“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游。”參見“ 彈冠相慶 ”。

所為

所作,作為。《易·繫辭上》:“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序:“諸舍中無所為,學作履組賣也。”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二折:“ 宋江 倈!這是甚所為!甚道理?” 葉聖陶 《窮愁》:“案上金錢,亦無暇入於囊,徒瞪目警吏所為。”

(1).所以。表示行為動作發生的原因。《公羊傳·隱公三年》:“先君之所為不與臣國而納國乎君者,以君可以為社稷宗廟主也。”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二:“﹝所為﹞言‘所以’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故其可食者以養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禮之所為興也。” 晉 陸機 《豪士賦》序:“且夫政由 寧氏 ,忠臣所為慷慨。”參見“ 所以 ”。

(2).所謂。為,通“ 謂 ”。《墨子·公輸》:“ 荊 有 雲夢 ,犀兕麋鹿滿之, 江 漢 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 宋 所為無雉兔狐狸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戰國策·宋衛策》作“所謂”。 清 余懷 《<板橋雜記>小引》:“不謂數十年來,所為長板橋者,徒與荒野蔓草為鄰而已。”參見“ 所謂 ”。

養善

培養美德、才能。《詩·大雅·思齊》“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漢 鄭玄 箋:“ 文王 之在辟廱也,有賢才之質而不明者,亦得觀於禮,於六藝無射才者,亦得居於位,言養善使之積小致高大。”

固有

從一開始就有的

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改造我們的學習》

膏澤

(1) 滋潤土壤的雨水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曹植《贈徐幹》

(2) 比喻恩惠

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海隅

臨海的一定區域

願力

(1).佛教語。誓願的力量。多指善願功德之力。 南朝 梁 沉約 《千佛贊》:“參差各隨,願力密跡。”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岳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嗚呼!豈生能全吾真,故死不速朽,將有願力耶!” 宋 范成大 《福勝閣》詩:“劫火不能侵願力,巋然獨似 漢 靈光 。”

(2).泛指意願之力。 張難先 《日知會始末》:“類皆道德高尚,願力弘大,當能本 基督 救世之旨,同情吾輩。”

賜爵

(1).謂祭祀時賜助祭者以酒爵。《禮記·祭統》:“凡賜爵,昭為一,穆為一,昭與昭齒,穆與穆齒,凡羣有司皆以齒,此所謂長幼有序。” 孔穎達 疏:“爵,酒爵也。謂祭祀旅酬時賜助祭者酒爵,故云賜爵。”

(2).賜予爵位。《商君書·境內》:“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後漢書·順帝紀》:“立皇后 梁氏 。賜爵,人二級。”《舊唐書·儒學傳上·歐陽通》:“五遷, 垂拱 中至殿中監,賜爵 渤海子 。” 清 李元度 《國朝先正事略·張文和公》:“ 高宗 即位,倚任有加,賜爵三等子。”

校讎

亦作“校仇”。 1.一人獨校為校,二人對校為讎。謂考訂書籍,糾正訛誤。 漢 劉向 《<管子>序》:“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 唐 韓愈 《送鄭十校理序》:“秘書,御府也,天子猶以為外且遠,不得朝夕視,始更聚書 集賢殿 ,別置校讎官,曰學士,曰校理。”《宋史·職官志四》:“﹝ 元祐 三年﹞十二月,詔禮部,本省長貳定校讐之課,月終具奏。” 清 吳翊 《洞庭山館呈司寇東海公》詩之二:“錦堂恩詔許歸休,妙選賓僚佐校讐。”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解故上》:“自 隋 以降,書府失其守,校讎之事,職諸世儒。”

(2).比試;比較。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潘爛頭》:“或謂 潘 曰:‘汝素以術自衒,今天師至矣,敢與之校讎乎?’” 魯迅 《書信集·致蔣抑卮》:“事物不相校讎,輒昧善惡。”

石渠

(1).石築的水渠。 漢 劉楨 《公宴》詩:“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 唐 孟浩然 《病癒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詩:“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見“ 石渠閣 ”。

年飯

1.指除夕及新年所吃的飯。舊俗陰曆正月初五才得以生米為炊,稱為破五。除夕煮較多的飯,供破五之前食用謂之年飯。除夕全家團聚吃的飯稱為年夜飯,也叫年飯。 2.專指新年供祭祖用的飯。

脫粟

粗糧,只脫去穀皮的粗米。

布袍脫粟。——清· 張廷玉《明史》

人為

(1) 人造成

一種人為的裝飾品

(2) 人去乾、做

事在人為

詩詞推薦

  • 四月十三日立夏

    方回宋代〕百年春一年,四月月將圓。客邸淹長日,歸途逼暑天。鶯聲時一囀,蠶事欲三眠。節物還如舊,情懷自可憐。
    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原文_愛人堂為李幾仲賦的賞析_古詩文
  • 棲真紀勝贈立公二首

    金履祥宋代〕閒闖秋高強入山,棲真勝地極高寒。契泉水下人間去,靈洞雲從天半看。麗澤先生留姓字,潁濱元子蛻衣冠。典刑
  • 小詩為張漕壽

    陳傅良宋代〕皇華散作九州春,老穉□□夾道陳。韓子莫愁今夕雨,甫侯元是此山神。我雖載酒□□算,孰與將詩附不泯。他日
  • 棹歌

    蒲壽宬宋代〕鼓枻歸駢來,蓑風鳴策策。明月傾我壺,滄浪天一碧。
  • 晚坐

    陳敬翁元代〕綠陰深處寺,日暮坐幽人。水影光初劫,苔痕塔半身。荒江無過客,高竹是比鄰。夫信清談少,因看麈尾塵。
  • 和董伯玉韻

    吳芾宋代〕野性軀閒晝掩扉,坐看斜日上書帷。不妨挾冊從吾好,亦學吹竽笑昨痴。鬢髮星星行且老,胸襟碌碌苦亡奇。與君
  • 粹之詩多慰獎用韻為謝

    祁順明代〕遠山奔放近山盤,郡僻民稀客到難。不謂愁多憑酒遣,且乘公暇借書看。百年身世乾坤大,一點心丹鐵石寒。鵬鴳
  • 裴愈宋代〕東吳山色家家月,南楚江聲浦浦風。
    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原文_愛人堂為李幾仲賦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秘監洪丈迎諫議徐公建除之什並次元韻

    蘇籀宋代〕建極翊皇輿,蓬廬懷致主。除書肆時夏,提綱眾目舉。滿朝想風采,愛及巾墊雨。平平戒自守,落落進攻取。定傾
  • 薊州道中

    汪玉明代〕劍旆南來寄一方,北門鎖鑰愧非長。山河雄壯真皇輔,人物蕭條非故鄉。三島風煙連朔漠,九州封域盛虞唐。巳聞
  • 送汪時法歸金華

    呂祖儉宋代〕霽虹解纜動江聲,風不隨人舟易橫。咫尺青泥含淡月,何時相對話平生。
    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原文_愛人堂為李幾仲賦的賞析_古詩文
  • 月蝕·其二

    吳應雷明代〕皎皎初猶見,團團倏巳非。雲留太陰節,地閉小寒輝。薄蝕災時有,分杪數豈微。台郎如許奏,警闕在垂衣。
  • 送章彝下第

    綦毋潛唐代〕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獻賦溫泉畢,無媒魏闕深。黃鶯啼就馬,白日暗歸林。三十名未立,君還惜寸陰。
  • 湖齋

    朱之純宋代〕平湖十頃水汪洋,得意茅齋且屈藏。園種小桃今結子,池栽翠芰更聞香。六龜已兆千年瑞,雙鶴看呈八月祥觀之得
  • 參寥示簡元規詩用其韻寄之

    鄒浩宋代〕千岩萬壑久青天,一缽新從淮上旋。昨日浮雲今止水,誰知庵內更無邊。
    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原文_愛人堂為李幾仲賦的賞析_古詩文
  • 李文饒一首

    劉克莊宋代〕畫取維州如槁葉,策禽潞將似嬰兒。九原精爽人猶畏,想見中書秉筆時。
  • 上游參預壽二首

    程公許宋代〕並生覆載間,肖翹無小大。陰陽所發舒,榮瘁各變態。若為壽命獨,劂有松柏檜。鬱郁被澗阿,童童狀車蓋。神明
  •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汪元量宋代〕天下愁無盡,生前樂有涯。文章一小技,富貴總虛花。塵入金張宅,草生王謝家。可憐三月火,不見八姨車。
    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原文_愛人堂為李幾仲賦的賞析_古詩文
  • 戲答仇夢得承制二首

    黃庭堅宋代〕結髮從征聽鼓鼙,未曾一展胸中奇。彎弓如月落霜雁,誰道將軍能賦詩。
  • 西江月

    仲殊宋代〕乙未河清九曲,神霄瑞降群仙。唯公殊寵最華年。高侍玉皇香案。富貴鵬程九萬,康寧鶴算三千。功成拔宅上青天
    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原文_愛人堂為李幾仲賦的賞析_古詩文
愛人堂為李幾仲賦原文_愛人堂為李幾仲賦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