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村八景·其七·崗尾樵歌

作者:吳璉 朝代:明代

何村八景·其七·崗尾樵歌原文

未遇誰能識買臣,半生樵擔困紅塵。

放歌崗下醒如醉,射策廷中屈見伸。

自信老儒終顯跡,獨矜愚婦不甘貧。

人生窮達尋常事,頭白無忘一斧斤。

詩詞問答

問:何村八景·其七·崗尾樵歌的作者是誰?答:吳璉
問:何村八景·其七·崗尾樵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何村八景·其七·崗尾樵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未遇

未得到賞識和重用;未發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宋 時有個鴻臚少卿,姓 滿 ,因他做事沒下稍,諱了名字不傳,只叫他 滿少卿 ;未遇時節,只叫他 滿生 。”

半生

人生的一半,半世

樵擔

柴擔子。 宋 范成大 《閶門初泛二十四韻》:“山腰樵擔動,木末酒旗明。”

紅塵

(1) 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

紅塵百戲

(2) 佛教指人世間

看破紅塵

放歌

放聲歌唱

放歌一曲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射策

(1). 漢 * 試取士方法之一。《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射策甲科為郎。” 顏師古 註:“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又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對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南史·儒林傳序》:“及 漢武帝 時,開設學校,立《五經》博士,置弟子員,射策設科,勸以官祿,傳業者故益眾矣。” 宋 蘇軾 《策略第一》:“自 漢 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為射策決科之學,其言雖不叛於聖人,而皆泛濫於辭章,不適於用。”

(2).泛指應試。 唐 皮日休 《三羞》詩序:“丙戌歲, 日休 射策不上,東退於 肥陵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射策 長安城 ,驄馬黃金絡。”

自信

(1) 相信自己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2) 相信自己的

看起來他體格結實,而且自信

老儒

舊謂年老的學人。 晉 摯虞 《答杜預書》:“變制通理,垂典將來,何必附之於古,欽以舊義,使老儒致爭哉!”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詩:“十年學道困窮廬,空有長才重老儒。”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 嘉興 人 聞人茂德 ,名 滋 ,老儒也。”

顯跡

(1).美善的德行。 漢 楊修 《答臨淄侯箋》:“君侯忘聖賢之顯跡,述鄙宗之過言,竊以為未之思也。”《後漢書·循吏傳序》:“今綴集殊聞顯跡,以為《循吏篇》雲。”

(2).顯現跡象。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上》:“今 觀世音 像率作婦人,故人間顯跡夢兆,無復男子相者。”

(3).明顯的跡象。《明律·名例一·處決判軍》:“顯跡證佐明白。”

(1).確鑿的證據。《元典章·戶部七·格前追徵錢糧稟例》:“失陷短少,雖經體覆,若無明白顯跡,合無依例追徵。”

(2).顯赫的業跡。指功名。 明 沉璟 《劉文龍傳奇·賽紅娘》:“我兒離家去求顯跡,爹爹贈與你盤纏費。”

不甘

不肯;非心所願

不甘人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窮達

困頓與顯達。《墨子·非儒下》:“窮達、賞罰、幸否,有極,人之知力,不能為焉。” 漢 王粲 《登樓賦》:“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宋 王禹偁 《寄主客安員外》詩:“窮達君雖了,沉淪我亦傷。”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長素 固云:窮達一節,不變塞焉。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尋常

普通,一般

不尋常的來客

岐王宅里尋常見。——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尋常巷陌。——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斧斤

各種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宋· 蘇軾《石鐘山記》

詩詞推薦

何村八景·其七·崗尾樵歌原文_何村八景·其七·崗尾樵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