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九靈山房圖原文
夢裡鄉山十載違,丹青咫尺是耶非。
墨池新水春還滿,書閣晴雲晚更飛。
張翰見幾先引去,管寧避亂久無歸。
人生若解幽棲意,處處丘園有蕨薇。
詩詞問答
問:題九靈山房圖的作者是誰?答:阿里沙
問:題九靈山房圖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題九靈山房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八十
參考注釋
鄉山
家鄉的山。借指故鄉。 唐 顧況 《洛陽早春》詩:“客路偏逢雨,鄉山不入樓。” 明 張羽 《贈僧還日本》詩:“杖錫總隨緣,鄉山在日邊。” 清 厲鶚 《上冢》詩:“十月鄉山上冢天,晴光盡趁過湖船。”
丹青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漢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晉書·顧愷之傳》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墨池
(1).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 晉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後世。 唐 裴說 《懷素台歌》:“ 永州 東郭有奇怪,筆家墨池遺跡在。” 宋 曾鞏 《墨池記》:“﹝ 臨川 ﹞ 新城 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硯。 宋 范正敏 《遯齋閒覽·墨地皮棚》:“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常自呼硯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文房四寶都拈住,謾把松煙試,墨池點得兔毫濃,拂拭錦箋一紙。” 郁達夫 《采石磯》七:“他拿起筆來,往墨池裡掃了幾掃,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
(3).指習書寫字處。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閒遊西湖》詩:“墨池憐嗜學,丹青羨登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誰子?後生是畏,前聖有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玩具·高麗貢紙》:“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陳矣。”
(4).制筆時,以羊青毛為最內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筆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齊,亦使平均。”
新水
(1).新汲之水。《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 漢 鄭玄 註:“明齊,新水也。言以新水溲釀此酒也。”《藝文類聚》卷五引 晉 夏侯湛 《大暑賦》:“沃新水以達夕,振輕箑以終日。”
(2).春水。 唐 雍陶 《晴》詩:“新水亂侵青草路,殘陽猶傍緑楊村。”
書閣
收藏書籍的地方。 唐 杜審言 《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之一:“海燕巢書閣,山雞舞畫樓。”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初 霖 夜坐書閣,草定建請利便。” 清 杜岕 《警鼠》詩:“燈煤雜硯池,遺矢在書閣。”
書閤:同“ 書閣 ”。 收藏書籍的地方。 《續資治通鑑·宋太宗至道三年》:“及帝崩, 繼恩 白後至中書召 端 ,議所立。 端 前知其謀,即紿 繼恩 ,使入書閤檢 太宗 先賜墨詔,遂鎖之,亟入宮。”
見幾
謂從事物細微的變化中預見其先兆。語本《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上》:“﹝ 范蠡 ﹞乃又移書同志,誦王之短,而示己之見幾。” 明 沉宸荃 《謁梅子真祠》詩:“明哲早見幾,冥鴻避矰弋。”《東周列國志》第四八回:“ 穆王 笑曰:‘ 陳 懼我討罪,是以乞附,可謂見幾之士矣。’”
先引
先導,在前面帶路
為公子先引。——《史記·魏公子列傳》
避亂
躲避戰亂。《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諸葛瑾 字 子瑜 , 琅邪 陽都 人也, 漢 末避亂 江 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陳陶》:“ 大中 中,避亂入 洪州 西山 ,學神仙咽氣有得,出入無間。”《花月痕》第四九回:“不想無意之中,卻説起一個親事,是 江 南 葉 姓的女兒,避亂隨母,依個胞叔,遠宦 長安 。”
無歸
(1).不回去;不回歸。《詩·小雅·湛露》:“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唐 李洞 《和劉駕博士贈莊嚴律禪師》:“塵刼自營還自壞,禪門無住亦無歸。”
(2).無所歸宿。 漢 劉向 《說苑·貴德》:“ 景公 覩嬰兒有乞於途者。公曰:‘是無歸夫。’ 晏子 對曰:‘君存,何為無歸!’”
(3).指不出嫁。 宋 葉適 《陳處士姚夫人墓志銘》:“終以豫治,而不使其女之無歸也。”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棲意
寄寓心意。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象二》:“從幽淨以熙心,綏所託以棲意。處東山以晦跡,握元簽於妙領。”
處處
(1) 在各個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2) 在各個方面
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處處掀起建設祖國的浪潮
丘園
(1).家園;鄉村。《易·賁》:“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戔。” 王肅 註:“失位無應,隱處丘園。” 孔穎達 疏:“丘謂丘墟,園謂園圃。唯草木所生,是質素之所。”後以“丘園”指隱居之處。 漢 蔡邕 《處士圂叔則銘》:“潔耿介於丘園,慕七人之遺風。”《舊唐書·劉黑闥傳》:“天下已平,樂在丘園為農夫耳。起兵之事,非所願也。” 清 方文 《宋遺民詠·劉會孟辰翁》:“羣薦不入官,丘園從所好。”
(2).指隱逸。 唐 陳子昂 《申宗人冤獄書》:“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園之賢,道德之茂。”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上每臨朝,多令征四方丘園才能學術,直言極諫之士。” 宋 范仲淹 《與翰長學士書》:“或稍寧息,或得將帥,即有丘園之請,以全苦節。”
(3).指墳墓。《資治通鑑·後唐明宗長興三年》:“乃遣供奉 李存瓌 賜 知祥 詔曰:‘ 董璋 狐狼,自貽族滅。卿丘園親戚皆保全全,所宜成家世之美名,守君臣之大節。’” 胡三省 註:“言 董光業 族誅,而 孟知祥 墳墓甥侄皆無他。”
蕨薇
蕨與薇。均為山菜,每聯用之以指代野蔬。《詩·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宋 蘇轍 《上清辭》:“玉食有不享兮,會潢污蕨薇之不棄。” 明 何景明 《沅州道中》詩之四:“果熟收梨棗,蔬香煮蕨薇。” 陳樗 《甲寅十一月感事》詩:“薪膽初聞忘 越 恥,蕨薇竟見拜 周 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