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連環·個儂原文
枇把門巷櫻桃樹。
個儂曾遇。
畫衣縹緲水沉薰,不辨香、來何處。
忽似驚鴻翔去。
凌波微步。
洛川伊水向東流,八斗才、情空賦。
詩詞問答
問:玉連環·個儂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玉連環·個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把門
(1) 看門;守門;控制
這裡兒的警衛把門不嚴
這人說話嘴上不把門
(2) 指球類比賽的守門
櫻桃
櫻桃屬的很多種喬木和灌木,木材堅硬緻密,果皮光滑,呈淡黃色至深紅色或帶黑色,含有光澤和種子
個儂
這人;那人。 唐 韓偓 《贈漁者》詩:“個儂居處近誅茅,枳棘籬兼用荻梢。” 丁以布 《贈春航用白丁韻》:“ 西湖 灑遍傷春淚,何處緘封寄個儂。”
箇儂:猶渠儂。那個人或這個人。 隋煬帝 《嘲羅羅》詩:“箇儂無賴是橫波,黛染隆顱簇小蛾。” 唐 韓偓 《贈漁者》詩:“箇儂居處近誅茅,枳棘籬兼用荻梢。” 宋 范成大 《餘杭初出陸》詩:“霜毛瘦骨猶千騎,少見行人似箇儂。” 清 納蘭性德 《臨江仙·永平道中》詞:“椷書欲寄又還休,箇儂憔悴,禁得更添愁。”
畫衣
(1).彩繡的衣服。《周禮·天官·內司服》“褘衣”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褘衣,畫衣也。” 唐 曹唐 《漢武帝思李夫人》詩:“迎風細荇傳香粉,隔水殘霞見畫衣。”《宋史·禮志十八》:“銷金繡畫衣十襲,真珠翠毛玉釵朵各三副。”
(2).謂著彩繡衣服。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這時 眉間尺 正看見一輛黃蓋的大車馳來,正中坐著一個畫衣的胖子,花白鬍子,小腦袋。”
(3).古時罪犯的衣服畫有五刑之象,以示警戒。《藝文類聚》卷五四引 南朝 梁 任昉 《為梁公請刊改律令表》:“畫衣象服,以致刑厝。”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畫衣不犯,載酒無冤。” 宋 羅泌 《路史·後紀十一·有虞氏》:“是故畫衣異服,而姦不犯其醇。”
縹緲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水沉
亦作“ 水沉 ”。1.木名。即沉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沉香》:“﹝沉香﹞木之心節置水則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 明 陳宏緒 《寒夜錄》卷下:“ 南昌 千嶂深秀處,忽生水沉奇材。”
(2).用沉香製成的香。 唐 杜牧 《為人題贈》詩之一:“桂席塵瑤珮,瓊爐燼水沉。” 宋 蘇軾 《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飲以詩戲之》之二:“西閣珠簾卷落暉,水沉煙斷珮聲微。” 元 危復之 《永遇樂》詞:“玉窗閒掩,瑤琴慵理,寂寞水沉煙斷。”
(3).指這種香點燃時所生的煙或香氣。 後蜀 顧夐 《玉樓春》詞:“博山爐冷水沉微,惆悵金閨終日閉。”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 清 納蘭性德 《相見歡》詞:“紅蠟淚,青綾被,水沉濃,卻向黃茅野店聽西風。”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忽似
恍若,好像。《尚書大傳》卷三:“御視於忽似,以其月,從其禮,祭之參,乃從。” 鄭玄 註:“止視之失者,在於去忽似。忽似者,是不明之刑也。忽似,謂若亂於是非,象龔滔天及不辨鹿馬之類也。”
驚鴻
比喻美人體態的輕盈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曹植《洛神賦》
洛川
洛水 。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容與乎 陽林 ,流沔乎 洛川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視 洛川 。” 唐 武平一 《雜曲歌辭·妾薄命》:“ 洛川 昔雲遇, 高唐 今尚違。”
伊水
伊河 。在 河南省 西部,源出 欒川縣 伏牛山 北麓,東北流,在 偃師縣 楊村 附近入 洛河 。《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二百里,曰 蔓渠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伊水 出焉,而東流注入 洛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伊水》:“ 伊水 出 南陽 魯陽縣 西 蔓渠山 ……又東北至 洛陽縣 南,北入於 洛 。” 南朝 陳 徐陵 《新亭送別應令》詩:“風吹臨 伊水 ,時駕出河梁。” 唐 李白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詩:“流恨寄 伊水 ,盈盈焉可窮。”
東流
(1) 水向東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東流的水,泛指河川
八斗才
舊時比喻高才。典出宋·無名氏《釋常談》:“ 謝靈運嘗曰:‘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詩詞推薦
滬上感詠十二首·其一
杜關〔清代〕窮達安有命,詩書偏誤身。先鞭曾著我,壯歲不如人。夜讀仲宣賦,秋思張翰蓴。數看雁南去,霜信落江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