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八十乾支天春錫,二陵風雨聖恩延。
何修而遇誠徼幸,不息以強勉惕乾。
中祀一心期備舉,岱宗闕里例應然。
書稱二月東巡日,禮慶中秋庚戌年。
展敬自當叩先鼎,撰良遂以發行旃。
甲辰風景夫何異,瞥眼流陰五載遷。
詩詞問答
問:《以壽登八旬恭拜二陵遂巡山東祭岱宗闕里是日起程得長句六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三
2. 定例在中祀惟即位一親行餘皆遣官載會典予五十餘年親詣致祭者屢矣去歲曾諭以歸政前當舉行一周以昭重祭之義今時巡而升秩岱宗展儀闕里猶此義也
參考注釋
乾支
天干和地支的合稱。以十乾和十二支循環相配,可成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組,叫做“六十花甲子”。古代用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現今農曆的年,仍用乾支表示
你知道乾支嗎?
陵風
(1).駕著風,乘風。 唐 周繇 《白石潭秋霽作》詩:“陵風舴艋謳啞去,山水鸕鷀薄泊飛。”
(2).形容高峻。 南朝 梁 沉約 《登玄暢樓》詩:“中有陵風榭,迴望川之陰。”
聖恩
(1).帝王的恩寵。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誠以天網不可重罹,聖恩難可再恃。”《後漢書·明帝紀》:“聖恩遺戒,顧重天下,以元元為首。” 唐 王昌齡 《駕幸河東》詩:“開 唐 天業盛,入 沛 聖恩濃。” 元 關漢卿 《謝天香》楔子:“今謝聖恩,加老夫 開封 府尹之職。”《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廣東紀事詩》:“防閒有策憑誰盡,調遣無才負聖恩。”
(2).用於神佛之類。《西遊記》第五八回:“那 觀音 在旁聽説,即合掌謝了聖恩,領 悟空 輒駕雲而去。”
徼幸
同“饒幸”。作非分企求;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由於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災害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法·國次》:“天地無私,四時不息。”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詩》:“用不息的鬥爭排除了種種干擾。”
(2).不用呼吸。《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大戴禮記·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3).不滅。《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盜跖 吟口,名聲若日月,與 舜 、 禹 俱傳而不息。”
強勉
1.亦作"勉強"。 2.努力;盡力而為。 3.硬去做不願做的事或難以做到的事。 4.生硬;不自然。中祀
次於大祀的祭禮。所祭對象歷代略有不同。《隋書·禮儀志一》:“星辰、五祀、四望等為中祀。” 清 則以日、月、先農、先蠶、前代帝王、 文昌 、太歲等為中祀對象。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專心;一心一意
一心為革命
(2) 齊心;同心
萬眾一心
備舉
(1).具備並實行。《禮記·樂記》:“備舉其道,不私其欲。” 孔穎達 疏:“能備具舉行仁義之道,以利天下,不私自恣己之 * 也。”
(2).詳細列舉。 唐 李翱 《再請停率修寺觀錢狀》:“況使司稅額,悉以正名,幸當職司,敢不備舉。” 謝覺哉 《艱險拿來足踩平》:“農業、工業、商業、教育、科學文化、政法及其他不能備舉的事業,都有較切實和詳細的規定。”
(3).謂兼容並包。 明 王廷相 《<何大復先生集>》序:“遐追 周 漢 ,俯視 六朝 ,溫醇典雅,丰容色澤,靡不備舉。”
岱宗
(1).即 泰山 。 泰山 舊謂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 孔 傳:“ 岱宗 , 泰山 ,為四岳所宗。” 唐 杜甫 《望岳》詩:“ 岱宗 夫如何? 齊 魯 青未了。” 清 唐孫華 《東嶽宙》詩:“ 岱宗 首羣岳,巖巖鎮 魯 疆。”
(2).古代謂人死後靈魂歸 泰山 。故以 岱宗 指死亡。《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常恐游 岱宗 ,不復見故人。” 李善 注引《援神契》:“ 太山 ,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詩:“龜齡安可獲, 岱宗 限已迫。”
闕里
(1). 孔子 故里。在今 山東 曲阜 城內 闕里街 。因有兩石闕,故名。 孔子 曾在此講學。後建有 孔廟 ,幾占全城之半。《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顏由 , 顏回 父,字 季路 , 孔子 始教學於 闕里 ,而受學,少 孔子 六歲。”
(2).借指 曲阜 孔廟 。 三國 魏 應璩 《與廣川長岑文瑜書》:“土龍矯首於玄寺,泥人鶴立於 闕里 。”
(3).借指儒學。 唐 張說 《中書令逍遙公墓志銘》:“究蓬山之百氏,綜 闕里 之六藝。”
二月
中篇小說。柔石作。1929年發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國小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衊。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文嫂終於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蕭澗秋受此打擊,毅然離開芙蓉鎮,陶嵐決意隨他而去。
東巡
古代謂天子巡視東方。語本《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史記·封禪書》:“ 二世 元年,東巡 碣石 ,並海南,歷 泰山 ,至 會稽 ,皆禮祠之。” 唐 白居易 《送東都留守令狐尚書赴任》詩:“翠華黃屋未東巡,碧 洛 青 嵩 付大臣。”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
會中秋。——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展敬
祭拜;省候致敬。《後漢書·鄭玄傳》:“自非拜國君之命,問族親之憂,展敬墳墓,觀省野物,胡嘗扶杖出門乎!”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惡得及第》:“ 廣明 初, 崔厚 侍郎榜,貴主力取鼎甲。榜除之夕,為設庭燎,仍為宴具,以候同年展敬。”《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既蒙尊神下降,請到房中,容氏兒展敬。” 鄭觀應 《盛世危言·交涉》:“公使以護商為名,彼此可長駐京師,眷屬僕從,任其隨帶,朝賀結交,隨時展敬。”
自當
自然應當。《東觀漢記·鄧禹傳》:“赤眉無穀,自當來降。”《水滸傳》第二回:“可放我過去,回來自當拜謝。”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布客》:“後勿復來,倘有事北往,自當迂道過訪。”
行旃
帝王或高官出行時所樹的大旗。 隋 江總 《贈賀左丞蕭舍人》詩:“行旃方境逝,去棹艤江乾。” 唐 儲光羲 《滎陽馬氏二子》詩:“聖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
風景
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
風景秀麗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 * 《向 * 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 。”
瞥眼
轉眼,極言時間之短;忽然,迅速地
流陰
(1).浮雲。 唐 王昌齡 《東溪玩月》詩:“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2).飄動的陰影。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大壑生秋雲,流陰被芳甸。”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以壽登八旬恭拜二陵遂巡山東祭岱宗闕里是日起程得長句六韻原文_以壽登八旬恭拜二陵遂巡山東祭岱宗闕里是日起程得長句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