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樓秉燭亂星辰,把臂相看總酒人。
落魄此生容大塊,浮名何物抵陽春。
夜闌一部蛙聲急,雨歇千家月色新。
但托鴟夷長取醉,百年輕易鬢如銀。
詩詞問答
問:《同方子韓陳堯勛鄭文蔚宗希文集林廷濟迎翠樓得銀字》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南樓
(1).在南面的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有《南樓中望所遲客》詩。 聞人倓 註:“ 靈運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轉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園南門樓,自南樓百許步對 橫山 。’” 唐 杜甫 《登兗州城樓》詩:“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宋 陸游 《蝶戀花·離小益作》詞:“千里斜陽鐘欲暝,憑高望斷南樓信。”
(2).古樓名。在 湖北省 鄂城縣 南。又名 玩月樓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氣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樓 理詠。”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詩:“清景 南樓 夜,風流在 武昌 。”按 晉 武昌縣 ,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縣 。 唐 武昌縣 屬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漢市 武昌 。 李白 所詠 南樓 ,實際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樓 。 宋 蘇軾 《九日次韻王鞏》:“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 南樓 。”
(3).古樓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黃鶴山 頂。一名 白雲樓 ,又名 岑樓 。 清 乾隆 中毀, 畢沅 重修之。 宋 陸游 《入蜀記》:“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樓 ,在 儀門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黃鶴山 。制度閎偉,登望尤勝。 鄂州 樓觀為多,而此獨得江山之要會, 山谷 所謂‘ 江 東 湖 北行畫圖, 鄂州 南樓天下無’是也。”
(4).古樓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長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詩:“暗度 南樓 月,寒深 北渚 雲。” 仇兆鰲 註:“ 邵 注謂 南樓 在 武昌 。 顧 注謂 南樓 在 岳陽 。 廬 注據 柳子厚 《長沙驛前南樓感舊》詩為證,是 南樓 即在 潭州 。”
(5).古樓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南。 唐 張九齡 嘗登此樓賦詩。 宋 張栻 重修,改名 曲江樓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樓記》:“ 敬夫 一日與客往而登焉……於是顧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謂 江陵郡 城 南樓 者邪!’”
(6).古樓名。在 廣西省 宜山縣 南,有 宋 黃庭堅 所書《范滂傳》刻石。 宋 嘉熙 中毀去。參閱《明一統志》及《慶遠府志》。
(7).古樓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駐節此處,題曰“ 南樓 望遠”, 劉有年 有記。
秉燭
謂持燭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漢中漾舟》詩:“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宋 梅堯臣 《送道損司門》詩:“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室,秉燭看書。”《紅樓夢》第一一四回:“丫頭秉燭伺候。”
星辰
星的總稱
日月星辰
把臂
同“ 把鼻 ”。1.握持手臂。表示親密。 漢 袁康 《越絕書·記吳王占夢》:“伏地而書,既成篇,即相與把臂而決。” 唐 錢起 《過沉氏山居》詩:“貧交喜相見,把臂歡不足。” 明 孫柚 《琴心記·空門遇使》:“畫眉不盡,且去接殷勤,把臂論心到夕曛。”
(2).謂親切會晤。 清 方文 《張武進環生》詩:“君聞我在茲,汲汲願把臂。”
(3).謂按脈。 唐 陸龜蒙 《自憐賦》序:“醫甚庸而氣益盛,藥非良而價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嘗不解衣輟食而後致也。”
同“ 把鼻 ”。 元 柯丹邱 《荊釵記·哭鞋》:“今早起來沒尋處,使我無把臂。”《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孩兒無事,不消説起。萬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還了一半,也算是他們忠厚了。”
相看
親自觀看(多用於相親)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兩日,以備人家相看。——《紅樓夢》
酒人
(1).古官名。掌造酒。《周禮·天官·酒人》:“酒人掌為五齊三酒,祭祀則共奉之。”
(2).好酒的人。《史記·刺客列傳》:“ 荊軻 雖游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沉深好書。”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飲酒之人。” 清 周亮工 《立春後一日游漢叟過我次箑上韻》:“酒錢不易得,空負酒人名。” 魯迅 《集外集拾遺·<哀范君>詩之三》:“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落魄
(1) 窮困不得意
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聞甲落魄。——清· 周容《芋老人傳》
(2) 亦稱“落泊”
此生
這輩子。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十年裡,我便課子讀書,成就出一個兒子來,也算不虛度此生了。”
大塊
(1).大自然;大地。《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成玄英 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之二》:“洪鈞陶萬類,大塊稟羣生。” 李善 註:“大塊,謂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題關山月畫》:“大塊無言是我師,陸離生動孰逾之。”
(2).猶大片。 毛 * 《中國革命和中國 * 》第一章第三節:“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後, 日本 帝國主義的大舉進攻,更使已經變成半殖民地的 中國 的一大塊土地淪為 日本 的殖民地。”
浮名
虛名。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 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陳賢良高見贈》:“揚袂公車莫相調,浮名應未似身親。”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予絶意浮名,不乾寸祿。” 洪深 《現代戲劇導論》八:“望兄莫誤於浮名,莫與舊勢力握手!”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麼東西;什麼人。《管子·小問》:“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帝問曰:‘ 夏侯湛 作《羊秉敘》,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後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誌》:“ 盧志 於眾坐問 陸士衡 :‘ 陸遜 陸抗 是君何物?’”
(2).什麼,哪一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人?’”《晉書·王衍傳》:“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後漢書·文苑傳·禰衡》“死公!雲等道” 唐 李賢 註:“等道,猶今言何勿語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門生》:“ 檜 大怒曰:‘我殺 趙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爾耶!’”
陽春
溫暖的春天
夜闌
夜將盡;夜深
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期。——蔡琰《胡笳十八拍》
夜闌更秉燭,相對成夢寐。——杜甫《羌村》
夜闌人靜
一部
(1).一支;一個部分。《後漢書·劉盆子傳》:“乃遂亡歸其營,將兵入 穎川 ,分其眾為二部, 崇 與 逢安 為一部, 徐宣 、 謝祿 、 楊音 為一部。” 毛 * 《關於遼沉戰役的作戰方針》二:“這一時期的戰局,很有可能如你們曾經說過的那樣,發展成為極有利的形勢,即不但能殲滅 錦州 守敵,而且能殲滅 葫 、 錦 援敵之一部。”
(2).中醫指人體的一個部位。《素問·三部九候論》“何謂三部” 明 張志聰 註:“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是以一身之中有三部,一部之中而各有天地人。”
(3).表數量。用於書籍、樂舞、車輛、機械等。 晉 王嘉 《拾遺記·吳》:“﹝ 呂蒙 ﹞嘗在 孫策 座上酣醉,忽臥,於夢中誦《周易》一部,俄而驚起。” 唐 白居易 《讀鄂公傳》詩:“唯留一部清商樂,月下風前伴老身。”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額闊頦寬眉卓竪,一部赤髭鬚,也么咍咍。”《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一部大白鬚,直垂過臍,飄飄有神仙之表。”《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後來好容易雇了一部東洋車子,纔把他拉到公館。” 老舍 《正紅旗下》一:“在咳嗽與說話的時候,她的嗓子與口腔便是一部自製的擴音機。”
蛙聲
蛙的叫聲。 唐 張籍 《過賈島野居》詩:“蛙聲籬落下,草色戶庭間。” 南唐 伍喬 《何明府見訪》詩:“馬嘶窮巷蛙聲息,轍到衡門草色開。” 宋 辛棄疾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詞:“稻花香里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元 楊載 《贈孫思順》詩:“薰風池館蛙聲老,落日簾櫳燕子飛。”
月色
月光
鴟夷
(1).革囊。《戰國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聽乎 闔閭 ,故 吳王 遠跡至於 郢 。 夫差 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王 聞之大怒,乃取 子胥 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取馬革為鴟夷。鴟夷,榼形。”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死忠》:“你一死之後,當取汝屍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
(2).借指 春秋 吳 伍員 。 明 高啟 《行路難》詩之二:“ 鉤弋 死 雲陽 , 鴟夷 棄江沙。”
(3).指盛酒器。《藝文類聚》卷七二引 漢 揚雄 《酒賦》:“鴟夷滑稽,腹如大壺,盡日盛酒,人復藉酤。” 宋 司馬光 《柳溪對雪》詩:“鴟夷賒美酒,油壁繫輕車。” 清 陳維崧 《滿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賦此詞》:“看鴟夷撲滿,磊磊邱樊。”一本作“ 鴟彝 ”。
(4).即 鴟夷子皮 。 唐 杜牧 《杜秋娘詩》:“ 西子 下 姑蘇 ,一軻逐 鴟夷 。” 馮集梧 註:“《史記·貨殖傳》: 范蠡 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 齊 為 鴟夷子皮 。”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詞:“欲酹 鴟夷 、 西子 ,未辨當年功業,空繫五湖船。” 郁達夫 《留別》詩之二:“ 鴟夷 應笑先生拙,難買輕舟泛五湖。”參見“ 鴟夷子皮 ”。
(5).拇指。行酒令的手勢。
取醉
喝酒致醉。 唐 杜甫 《上白帝城》詩之一:“取醉他鄉客,相逢故國人。”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詩:“能來取醉任喧呼,死後賢愚俱泯泯。”《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十:“今日天氣寒冷,料想官家不出來了,不免步至他家取醉一回則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輕易
(1) 毫不費力;輕而易舉
輕易闖過第一關
(2) 隨意
輕易不指責別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關山千里夢,骨肉十年心黃大受《宿岳陽張漕書堂》
- 誰為謗書,陰受風旨釋善珍《祭觀文忠惠趙節齋》
- 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左丘明《國語·晉語·醫和視平公疾》
- 少壯幾時奈老何,向來哀樂何其多
- 恰如退士垂車後,勢利交親不到門
- 形勢奇狀似龍蛇,平頭大小宜斟酌宋太宗《緣識》
- 曲水流觴非故物,馬鞍山色舊青青
- 憗遺公已矣,殄瘁國如何
- 愁心異潘岳,獨自向河陽
- 人物雄中原,園囿盛洛陽
![同方子韓陳堯勛鄭文蔚宗希文集林廷濟迎翠樓得銀字原文_同方子韓陳堯勛鄭文蔚宗希文集林廷濟迎翠樓得銀字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