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

作者:陳淵 朝代:宋代

原文

王通禮法士,談道則未然。

雖聞一字中,尚倚諸子偏。

區區尊孔子,未悟失其傳。

自聖猶不疑,續經何足愆。

詩詞問答

問:《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的作者是誰?答:陳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陳淵的名句有哪些?答:陳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先韻

參考注釋

禮法

禮儀法度。《商君書·更法》:“及至 文 武 ,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漢書·貨殖傳》:“及 周 室衰,禮法墮。”《晉書·裴頠傳》:“ 何晏 、 阮籍 素有高名於世,口談浮虛,不遵禮法。” 明 李贄 《又答石陽太守書》:“兄精切於人倫物理之間,一步不肯放過;我則從容於禮法之外,務以老而自佚。”

談道

談說義理。 明 歸有光 《送狄承式青田教諭序》:“ 青田 在萬山中,足以讀書談道,優遊自適。”

未然

還未變成現實

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一字

(1).一個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2).謂同一個字。《左傳·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記》:“ 惠士奇 云:《上林賦》‘江河為阹’注云:‘遮禽獸為阹。’‘阹’即‘去’,實一字。”

(3).指一種字型。 漢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書,系 蔡邕 以隸書書寫。後因取別於 魏 正始 之三體石經,稱“一字石經”,或“鴻都石經”、“今字石經”。見《隋書·經籍志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餘錄·一字三字石經》:“ 蔡中郎 所書,祇有隸體。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隸三體。 漢 刻本無一字之名, 魏 晉 而下,稱 漢 刻為一字,取別於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個別名。 明 黃宗羲 《宋元學案·紫薇學案》:“﹝ 紫薇 門人﹞ 林之奇 ,字 少穎 ,一字 拙齋 。”

(5).指簡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陳師道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詩之三:“因聲問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贄 《感事二絕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 黃州 。”

(6).謂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詩:“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唐 吳融 《新雁》詩:“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

(7).京劇髯口之一種。 蘇少卿 《平劇手冊·髯口》:“一字,滿口之須而短只寸許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魯智深 等用;紅一字, 典韋 等用。”

(8).中藥量名。《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風散:亦腳蜈蚣(炙)半條……麝香一字,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下。”

諸子

先秦時期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

諸子及經史。——明· 顧炎武《復庵記》

區區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區區之薛。——《戰國策·齊策四》

區區之地。——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何乃太區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區區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區區之數

區區五毛錢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2) 猶方寸。形容人的心

區區之心

(3) 舊時謙辭,我

區區嚮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4) (語氣不莊重)

此人非他,就是區區

(5) 誠摯

感君區區懷。——《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幼年生活貧困。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子。50歲時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後同學生周遊列國,終不見用。晚年致力教育事業,傳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張“正名”,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以鞏固等級名分和社會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對苛政。 * 思想上宣傳“仁”。“仁”是符合等級制度的言行規範,又是維護家長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養恭、寬、信、敏、惠的總稱。教育思想上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知新”。重視因材施教。現存《論語》集錄孔子言行

何足

猶言哪裡值得。《史記·秦本紀》:“﹝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贄 《復夏道甫》:“再勤學數年便當大捷矣,區區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也並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

詩詞推薦

  • 再次韻四首

    陳造宋代〕新釀開缸淥蟻浮,舊辭仍缺唾壺謳。宦塗要處難插手,詩社叢中常引頭。倒載肯陪山簡醉,反關莫厭孟公留。秋田
  • 感遇

    喻鳧唐代〕江鄉十年別,京國累日同。在客幾多事,俱付酒杯中。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原文_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

    王光庭唐代〕賢相德符充,朝推文武雄。海波先若鏡,關草豫從風。鉞助將軍勇,威成天子功。瓊章九霄發,錫宴五衢通。玉輾
  • 禽聲

    曾幾宋代〕不如歸去東皋上,美酒提壺迎婦餉。何妨脫袴著新衣,百箔蠶絲繭如盎。春泥滑滑未沒腰,田間布穀初立苗。牧兒
  • 景福東廂詩同景仁寄修書諸同舍

    司馬光宋代〕烈火非不猛,不耗豐鍊金。寒霜非不嚴,不雕竹柏林。小人勢利合,傾覆無常心。君子道德親,白道猶視今。諸君
  • 渡黃河

    謝榛明代〕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 還故園詩

    江淹南北朝〕漢臣泣長沙。楚客悲辰陽。古今雖不舉。茲理亦宜傷。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北地三變露。南檐再逢霜。竊值
  • 次韻江左司

    許景衡宋代〕長空翳翳木落處,流水渾渾沙盡頭。安得此身生羽翼,眼中長見釣台秋。
  • 嘆征人

    高駢唐代〕心堅膽壯箭頭親,十載沙場受苦辛。力盡路傍行不得,廣張紅旆是何人。
  • 同諸友城南張園賞梅十首

    邵雍宋代〕梅台賞罷意何如,歸插梅花登小車。陌上行人應見笑,風情不簿是堯夫。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原文_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再贈壽老

    范成大宋代〕澹齋寂莫澹庵空,玉柱金庭一夢中。我病君衰猶見在,莫嫌俱作白頭翁。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原文_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淨香園

    乾隆清代〕雨過淨猗竹,夏前香想蓮。不期教步緩,率得以神傳。幾潔待題研,窗含活畫船。吹笙橋那畔,可入牧之篇。
  • 次韻公曄見招

    李彌遜宋代〕浪走長年百念灰,不知春信海邊來。新詩喚起逃愁夢,病眼花前得暫開。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原文_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有真意軒

    乾隆清代〕意之有真與無盡,兩處名軒皆始吾。聖經自幼讀之熟,曰必誠耳自欺毋。然而有真及無盡,亦可注此非虛誣。未發
  • 植秀軒

    乾隆清代〕伏中移竹罷,雨後到軒初。清聽入窗牖,疏觀映砌除。寧惟將俗遠,兼可學心虛。設以菁莪擬,育才亦起予。
  •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九代諱景端字子仁

    白玉蟾宋代〕當年仙去鶴巢空,萬壑千崖夕照紅。人在丹丘玄圃外,瀟瀟松桂夜來風。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原文_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爇心香 岐陽鎮張同監問修行

    馬鈺元代〕休問因緣,各做修行。古人言、兩句堪聽。人人有分,個個圓明。但事情疏,心情淨,達長生。元氣盈盈, * 成
  • 觀水嘆二首

    楊萬里宋代〕我方臥舟中,仰讀淵明詩。忽聞灘聲急,起視惟恐遲。八月濺飛雪,清覽良獨奇。好風從天來,翛然吹我衣。涼生
  • 石橋芳桂

    吳宣明代〕石橋東畔桂團陰,天近蓬萊雨露深。雲表一枝翹挺玉,秋香萬葉暗藏金。世傳勝事宜先榜,人望高門比郤林。桂下
  • 初入洞霄

    聞九成宋代〕胎仙舞處疊琴心,壇月高時聞佩音。九鎖山扉元不閉,對閒詩句為誰吟。長生可學凡成聖,陳跡休令後視今。欲餌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原文_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的賞析_古詩文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原文_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十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