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靜緣書屋原文
書屋近園門,入門每憩存。
靜緣久顏額,詩趣恰迎軒。
景謐本超俗,心清欲忘言。
自嗤踐言未,摘句正頻煩。
詩詞問答
問:題靜緣書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靜緣書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靜緣書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五
參考注釋
書屋
供讀書的房子
入門
(1) 初級讀物;任何知識或業務的初始門路
技術入門
(2) 初步學會
入門師傅
靜緣
靜因之道。意謂心要保持虛靜,並能順應事物之理。 唐 張說 《虛室賦》:“理涉虛趣,心階靜緣。室惟生白,人則思玄。”
顏額
題額。 清 張元賡 《張氏卮言·岳武穆王擒楊麼》:“ 武穆 見亭上題‘墨莊’二字,自言曰:‘此處顏額,位置頗佳,但書法未妙耳。’”
詩趣
詩的意趣
富於詩趣
超俗
(1).避開世俗;脫離塵世。 漢 王逸 《九思·守志》:“攄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養神。”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始悟超俗之理,非庸瑣所見矣。” 宋 范成大 《次韻李子永見訪》之一:“混俗休超俗,居家似出家。”
(2).出眾;超越凡俗。《歧路燈》第七回:“ 東宿 看見兩箇學生品貌超俗,早已喜不自勝。” 嚴復 《救亡決論》:“超俗之士,厭制藝則治古文詞;惡試律則為古今體。”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踐言
履行諾言。《禮記·曲禮上》:“修身踐言,謂之善行。”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立德踐言,行全操清,斯則富矣,何必玉帛之崇乎?”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所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修身踐言合道以成禮。” 李劼人 《 * 》第三部第八章:“ 吳鳳梧 立即撩起夾衫,伸手去摸裹肚。已經觸到用了幾層紙包得巴巴適適的、準備踐言還債的那十塊龍洋了。”
摘句
摘錄文章詩歌之句。《世說新語·言語》“ 謝 公兄弟與諸人私庭講習”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 寧康 三年九月九日,帝講《孝經》,僕射 謝安 侍坐,吏部尚書 陸納 、兼侍中卞耽讀,黃門侍郎 謝石 、吏部 袁宏 兼執經,中書郎 車胤 、 丹陽 尹 王混 摘句。”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陸放翁詩》:“ 放翁 古今體詩,每結處必有興會、有意味……今就近體中摘句於後,使人見其功力之精。”
頻煩
頻繁。《三國志·蜀志·費禕傳》:“以奉使稱旨,頻煩至 吳 。” 唐 韓愈 《袁州刺史謝上表》:“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宮,顯榮頻煩,稱效寂蔑。” 清 劉大櫆 《乞公建義倉引》:“彼其所入者多,則其所出者亦眾。淫侈於酒食,頻煩其燕會,故雖粟米狼藉,而終歲之用猶苦其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