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毋仲山雨後·其五

作者:蘇過 朝代:宋代

和毋仲山雨後·其五原文

吾廬不知暑,心閒自清涼。

醉鄉豈難入,不假陶令觴。

白髮我摧朽,青雲子軒昂。

溪山會先往,簪組未汝忘。

詩詞問答

問:和毋仲山雨後·其五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和毋仲山雨後·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過的名句有哪些?答:蘇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吾廬

我的屋舍。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一:“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唐 白居易 《吾廬》詩:“吾廬不獨貯妻兒,自覺年來侵身衰。” 元 張可久 《人月圓·三衢道中有懷會稽》曲:“不如歸去, 香爐峰 下,吾愛吾廬。”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醉鄉

飲酒沉醉之後,似乎進入了另一番鄉境,飄飄然別有滋味

不假

(1).不借用。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仲尼 不假蓋於 子夏 ,護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說·王道》:“子之家六經畢備,朝服祭器不假。” 阮逸 註:“不假借。”

(2).不需要;不憑藉。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魚;蘭膏停室,不思銜燭之龍。” 宋 司馬光 《伏蒙留守相公賜示陪太師》詩:“相國火城光滿路,夜歸不假玉蟾圓。”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崖鹽》:“其巖穴自生鹽,色如紅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煉。” 魯迅 《華蓋集·補白一》:“但不以實力為根本的民氣,結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靈蓋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棄當作得勝。”

(3).確實;真的。

陶令

指 晉 陶潛 。 陶潛 曾任 彭澤 令,故稱。 元 趙孟頫 《見章得一詩因次其韻》:“無酒難供 陶令 飲,從人皆笑 酈生 狂。” 毛 * 《登廬山》詩:“ 陶令 不知何處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白髮

白頭髮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摧朽

見“ 摧枯拉朽 ”。

雲子

(1).一種白色小石,細長而圓,狀如飯粒。《漢武故事》:“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玉液金漿,其次藥有五雲之漿、風實、雲子、玄霜、絳雪。” 唐 杜甫 《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詩:“飯抄雲子白,瓜嚼水精寒。” 宋 許顗 《彥周詩話》:“ 杜 詩:‘飯抄雲子白。’…… 葛洪 《丹經》用‘雲子’,碎雲母也。今 蜀中 有碎礫,狀如米粒圓白,雲子石也。”

(2).米粒;米飯。 宋 陸游 《起晚戲作》詩:“雲子甑香炊熟後,露芽甌淺點嘗初。” 宋 楊萬里 《晚春行田南原》詩:“雲子從來疎廣文,衝雨學稼當辭勤?” 清 方文 《予去宛後家人乏食蕭尺木餉米賦此謝之》詩:“晚臼忽舂雲子白,故人先送救公飢。”

(3).雲狀的裝飾物。《宋史·輿服志二》:“﹝龍肩輿﹞其制:方質,椶頂,施走脊龍四,走脊雲子六。”《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二回:“只見門帘開處,進來了兩個人,一色打扮……穿的是挖雲子鑲鞋。”如:描花繡雲子。

軒昂

(1).高峻貌;揚起貌。 唐 韓愈 《南山詩》:“崎嶇上軒昂,始得觀覽富。” 唐 柳宗元 《招海賈文》:“舟航軒昂兮,下上飄鼓。”

(2).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宋 王安石 《示蔡天啟》詩:“忽然變軒昂,慎勿學 哥舒 。”《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高贊 一眼看見那個小後生,人物軒昂,衣冠濟楚,心中已自三分歡喜。” 魯迅 《彷徨·長明燈》:“方頭說著,便軒昂地出了門。”

(3).驕傲貌。《三國志·吳志·孫堅傳》:“ 卓 受任無功, * 稽留,而軒昂自高。”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毛成翼長,蟬蛻泉壤,便自軒昂,目不步足,器滿意得,視人猶芥。”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松杉的蒼翠披著銀鎧晶甲的聖衣,固然明明軒昂有驕色,表示他克己能耐忍受 * 的涵量。”

(4).形容音調高昂。 唐 韓愈 《聽穎師彈琴》詩:“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陵陽論晚唐詩律卑淺》:“ 唐 末人詩,雖格致卑淺,然謂其非詩則不可。今人作詩,雖句語軒昂,但可遠聽,其理略不可究。”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賢又四絕》之三:“幽人寥落思無窮,付與軒昂一曲中。”

(5).形容文字雄健。 唐 韓愈 《盧郎中雲夫寄示送盤穀子詩兩章歌以和之》:“開緘忽覩送歸作,字向紙上皆軒昂。” 清 施補華 《峴傭說詩》三:“如 摩詰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 渭城 ’,倒戟而入,筆勢軒昂。”

(6).寬敞;宏大。《西遊記》第二三回:“師父喘息始定,抬頭遠見一簇松陰,內有幾間房舍,著實軒昂。”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初集·明武宗遺事》:“擇日前往赴任,縣令趨改衙署,規制軒昂,亦用轅門鼓吹,與撫按等。”

山會

方言。猶廟會。 馮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那些孩子們可喜壞了,象是趕山會過佳節一樣,互相追逐、叫罵。”

簪組

(1).冠簪和冠帶。 唐 王維 《留別丘為》詩:“親勞簪組送,欲趁鶯花還。”

(2).借指官宦。《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偽宰相 鄭珏 等一十一人,皆本朝簪組,儒苑品流。” 宋 蘇軾 《寄劉孝叔》詩:“高蹤已自雜漁釣,大隱何曾棄簪組。” 明 李東陽 《張侍御世用藏山水圖歌》:“吾生早覺簪組累,十年邱壑成膏肓。”

標籤:雨後

詩詞推薦

和毋仲山雨後·其五原文_和毋仲山雨後·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