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後一日小宴廷臣二律·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例應節後宴廷臣,三載不為為似新。

已過上元猶幾望,宛如太古有恆春。

中和樂奏昇平曲,內外臣聯笑語申。

人世流陰誠速耳,領班率已易絲綸。

詩詞問答

問:《上元後一日小宴廷臣二律·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八

2. 是月十七日始望

參考注釋

應節

(1).應合節拍。《列子·湯問》:“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又指蝦蟆及諸行蟲燕雀之屬,使舞,應節如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

(2).適應節令。《後漢書·郎顗傳》:“王者崇寬大,順春令,則靁應節,不則發動於冬,當震反潛。” 三國 魏 曹丕 《讓禪令》:“風雨應節,禎祥觸類而見。”

廷臣

朝內大官。

廷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後。—— 清· 張廷玉《明史》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上元

(1).節日名。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也叫元宵節。《舊唐書·中宗紀》:“﹝ 景龍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與皇后微行觀燈。”《水滸傳》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節,好生晴明,黃昏月上,六街三市,各處坊隅巷陌,點放花燈,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登高》:“歲上元夜,寺僧燃燈遶塔奏樂,金光明空,樂作天上矣。”

(2).古代曆法名稱之一。《史記·天官書》:“其紀上元。” 司馬貞 索隱:“上元是古歷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積分,上求數千萬歲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會於子,謂之上元,以為曆始。”

(3).舊以六十年為一甲子,講陰陽五行的人以三個甲子共一百八十年為一周,稱其中的第一個甲子為“上元”。

(4).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賦》:“ 上元 錦書傳寶字, 王母 瓊箱薦金約。”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宮邀 上元 。”

(5).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詩:“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6).指帝王。 明 張居正 《壽嚴少師三十韻》:“握斗調元化,持衡佐上元。”

幾望

稱農曆月之十四日。幾,近;望,農曆每月的十五日。《易·小畜》:“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虞翻 註:“幾,近也。”《易·中孚》:“ * ,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孔穎達 疏:“充乎陰德之盛,如月之近望,故曰‘月幾望’也。”《水滸傳》第一○六回:“此時正是八月中旬望前天氣,那輪幾望的明月,照耀的如白晝一般。”

宛如

(1) 好像;仿佛

絢爛的晚霞,宛如一幅錦繡

(2) 委曲順從的樣子

太古

最古老的時代

恆春

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長青仙樹。 晉 王嘉 《拾遺記·方丈山》:“臺左右種恆春之樹,葉如蓮花,芬芳如桂,花隨四時之色。 昭王 之末,仙人貢焉,列國鹹賀。王曰:‘寡人得恆春矣,何憂太清不至。’恆春一名沉生,如今之沉香也。” 唐 陸龜蒙 《幽居賦》序:“稻名半夏,藥號恆春。”

中和樂

唐 樂曲名。 宋 王溥 《唐會要·諸樂》:“﹝ 貞元 十二年﹞ 昭義 節度使 王虔休 獻《繼天誕聖樂》一曲……以葉中和之樂。其曲譜同進上。先時,有太常樂人 劉玠 ,流落至 潞州 , 虔休 因令造此曲以進,今《中和樂》起於此。”

平曲

語本《後漢書·梁節王暢傳》:“不意陛下聖德,枉法曲平,不聽有司,橫貸赦臣。” 李賢 註:“曲法申恩,平處其罪。”後因以“平曲”謂不依法律而予寬大處理。 唐 駱賓王 《疇昔篇》:“適離京兆謗,還從御府彈。炎威資夏景,平曲況秋翰。”

內外

在數量或時間上接近精確地;大約;近似

五十年內外

笑語

指談笑;玩笑的話

人世

整個人類社會;人類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流陰

(1).浮雲。 唐 王昌齡 《東溪玩月》詩:“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2).飄動的陰影。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大壑生秋雲,流陰被芳甸。”

領班

班組的負責人

以後這種事都去問你們的領班

絲綸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 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後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羣後。” 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里閻,訪賢才作楫濟艱。”

(2).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鉤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景好,何日理絲綸。”

(3).即絲。粗於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詩詞推薦

上元後一日小宴廷臣二律·其一原文_上元後一日小宴廷臣二律·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