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渚鷗盟原文
平沙白日渚初晴,好共群鷗訂舊盟。
斜日荒涼雲影落,清風浩蕩雪衣輕。
海翁坐對應相狎,山客行隨亦不驚。
卻笑當筵賦鸚鵡,疏慵久已謝浮名。
詩詞問答
問:沙渚鷗盟的作者是誰?答:劉躍
問:沙渚鷗盟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沙渚鷗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七十二
參考注釋
平沙
(1).指廣闊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遜 《慈姥磯》詩:“野雁平沙合,連山遠霧浮。” 唐 張仲素 《塞下曲》:“朔雪飄飄開 雁門 ,平沙歷亂轉蓬根。”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平沙細浪欲盡,陡起忽千尋。”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對“輕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貨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萬三千餘頃。可墾者分三等:曰輕沙,曰平沙,曰重沙。”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斜日
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南朝 梁簡文帝 《納涼》詩:“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陰。” 宋 王安石 《杏花》詩:“獨有杏花如喚客,倚墻斜日數枝紅。” 清 納蘭性德 《南鄉子》詞:“飛絮晚悠颺,斜日波紋映畫梁。”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行人於斜日將墮之時……涕不可仰。”
涼雲
陰涼的雲。 南朝 齊 謝朓 《七夕賦》:“朱光既夕,涼雲始浮。” 宋 姜夔 《驀山溪·題錢氏溪月》詞:“荷苒苒,展涼雲,橫臥虹千尺。” 清 納蘭性德 《河瀆神》詞:“斷續涼雲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浩蕩
形容水勢洶湧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雪衣
(1).白色的羽毛。 唐 杜牧 《鷺鷥》詩:“雪衣雪髮青玉嘴,羣捕魚兒溪影中。” 宋 蘇軾 《次韻秦少章和錢蒙中》:“二子有如雙白鷺,隔江相照雪衣明。” 元 王逢 《和惠子及雨中》:“雪衣鸚鵡亦可怪,錯喚主人非一回。”
(2).即雪衣女。 清 洪昇 《長生殿·私祭》:“枉了雪衣提唱,是色非空,誰觀法相?” 清 陳維崧 《玉山枕·詠白鸚鵡》詞:“雪衣簷畔誦迦文,恰生小怕施朱翠。”參見“ 雪衣女 ”。
(3).泛指某些白色的鳥類。(1)白鷺。 宋 蘇軾 《新年》詩之二:“北渚集羣鷺,新年何所之……何當禁畢弋,看引雪衣兒。” 宋 范成大 《題〈秋鷺圖〉》詩:“一江秋色無人問,盡屬風標兩雪衣。”(2)鴿。 宋 蘇軾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詩之二:“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得金籠放雪衣。”自註:“ 杭 人以放鴿為太守壽。”
(4).白色衣服。 海默 《突破臨津江》八:“飛機飛來,馬上就都停止了工作,披上雪衣,仍然成了一個大雪覆蓋的山谷。”
海翁
住在海邊的老人。典出《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 唐 李商隱 《大倉箴》:“海翁無機,鷗故不飛;海翁易慮,鷗乃飛去。” 明 汪道昆 《五湖游》:“海翁自是忘機者,頭白昏昏只醉眠。”
對應
(1) 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的一致
對應原理
(2) 針對某一情況的;與某一情況相應的
對應措施
對應行動
相狎
彼此親昵、接近。《左傳·襄公六年》:“少相狎,長相優。” 杜預 註:“狎,親至戲也。” 唐 薛調 《無雙傳》:“﹝ 王仙客 、 劉無雙 ﹞皆幼稚,戲弄相狎。” 清 薛福成 《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自泰西諸國航海東來,始不過藉互市之名,逐什一之利,相狎既久,寖有違言。”
客行
離家遠行,在外奔波。《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道中作》詩:“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蘆州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唐 溫庭筠 《商山早行》詩:“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鷄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明 吳騏 《感時節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客行愁道路,時事慮蕭牆, 薊 北非吾土, 秦 中亦客鄉。”
鸚鵡
(1)
(2) 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的許多屬於鸚形目(Psittaciformes)的對趾足鳥,頭圓,具有特別粗壯、彎曲而且有蠟膜的尖鉤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鮮艷多彩,能模仿人說話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禮記》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鸚鵡。——明· 何景明《明月篇》
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懶;懶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詩:“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宋 梅堯臣 《自詠》:“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六:“疎庸厭人事,疲病畏交遊。” 明 高啟 《東師寓廨》詩之三:“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懷陳伯恩》詩:“壯年車馬劇馳奔,晚節疏慵日閉門。”
久已
早已;早就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
浮名
虛名。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 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陳賢良高見贈》:“揚袂公車莫相調,浮名應未似身親。”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予絶意浮名,不乾寸祿。” 洪深 《現代戲劇導論》八:“望兄莫誤於浮名,莫與舊勢力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