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壽堂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樂壽堂作原文

向曾計日擬居旃,茲卻養心座未遷。

歸政依然此訓政,已便兼亦欲人便。

忽教改觀今乎昔,信弗讓時歲與年。

張子西銘語誠達,懶重摛藻紀吟箋。

詩詞問答

問:樂壽堂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樂壽堂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樂壽堂作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十七

2. 丙申年葺寧壽宮預為倦勤娛老之地擬歸政後移居於此以資頤養計日以俟屢見前作

參考注釋

計日

(1).計算日數。《佛說長阿含經》卷十一:“爾時善宿聞佛語已,屈指計日,至七日已。” 宋 陸游 《溪行》詩:“逢人問墟市,計日買薪蔬。”

(2).形容短暫,為時不遠。 唐 岑參 《送羽林長孫將軍赴歙州》詩:“剖竹向江濆,能名計日聞;隼旗新刺史,虎劍舊將軍。” 宋 程洵 《伯羽許見過雨不果》詩:“鄉閭駕言歸,計日抵舊廬。” 明 陳所聞 《一枝花·贈陳延之》套曲:“怎如你,豹成文,計日也囊脫穎,眼見得鳳生雛。”

養心

涵養心志;養性

歸政

(1).交還政權。《漢書·宣帝紀》:“大將軍 光 稽首歸政,上謙讓委任焉。”《宋書·徐羨之傳》:“ 元嘉 二年, 羨之 與左光祿大夫 傅亮 上表歸政。”

(2).指將政權移交他人。《清史稿·禮志三》:“ 乾隆 六年,親祭 傳心殿 ,六十年歸政,再行之。”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訓政

(1).舊時皇帝退位為太上皇,嗣皇帝仍須稟承訓示處理大政,或皇太后垂簾聽政,皆謂之“訓政”。 清 朱珪 《<御製毓慶宮記>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輪,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慶宮 為重華之協,訓政、聽政者三年,所謂繼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黃遵憲 《感事》詩:“授受元辰紀上儀, 帝堯 訓政典留貽。” 何剛德 《春明夢錄》卷下:“ 孝欽太后 重出訓政,引見遲至黎明,則微露倦勤意矣。”

(2).指 孫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國”程式的第二階段。他把建立“民國”的程式分為軍政、訓政、 * 三個時期。主張在訓政階段施行約法,由政府派出經過訓練、考試合格的人員,到各縣籌備地方自治,並對人民進行使用民權和承擔義務的訓練。凡一省之內全部的縣已實行自治,就可結束訓政,開始 * 階段。

改觀

(1) 原樣子換成新面目

昔日荒山已大為改觀

這裡是大自然的最單調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動,就完全改觀。——茅盾《風景談》

(2) 改變本來的看法、觀感

(帝)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觀。——《後漢書·黃香傳》

時歲

歲月。《後漢書·桓帝紀》:“比起陵塋、彌歷時歲,力役既廣,徒隸尤勤。” 唐 孟郊 《憩淮上觀公法堂》詩:“動覺日月短,靜知時歲長。” 清 黃景仁 《雜詠》之四:“胡為閲時歲,忽忽恩變移。”

摛藻

鋪陳辭藻。意謂施展文才。 漢 班固 《答賓戲》:“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也。” 唐 虞世南 《門有車馬客行》:“高談辨飛兔,摛藻握靈蛇。” 宋 林逋 《寄茂才馮彭年》詩:“無如摛藻妙,所惜賞音稀。” 清 林則徐 《廣東越華粵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誠使邪蒿必斥,自嚴溺口之防;定知摛藻為華,竚入點頭之選。”

吟箋

見“ 吟牋 ”。

詩詞推薦

樂壽堂作原文_樂壽堂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