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末依稀見,江邊倏忽來。
布帆風利矣,船客意軒哉。
峰影連空靜,浦光通遠開。
傅岩可偶試,那易濟川材。
詩詞問答
問:《題錢維城山水花卉合冊·其五·遠浦歸帆》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
2. 高宗圖像傅岩或當居民間時物色久屬特恐人望未厭托之夢賚所為神道設教其事究非吁俊之正效而行之實難向評通鑑輯覽及讀韓非子詩並及之
參考注釋
天末
天的盡頭。指極遠的地方。 漢 張衡 《東京賦》:“眇天末以遠期,規萬世而大摹。” 唐 杜甫 《天末懷李白》詩:“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寄徐二義尊大梁》詞:“故人天末不見,使我思華年。” 葉聖陶 《夜》:“狗吠聲同汽車的嗚嗚聲遠得幾乎渺茫,好象在天末的那邊。”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來,莫知其方。——《呂氏春秋·決勝》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間
布帆
亦作“ 布颿 ”。布質的船帆。亦借指帆船。颿,“ 帆 ”的古字。《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懊儂歌八》:“長檣鐵鹿子,布帆阿那起。” 唐 顧況 《別江南》詩:“布帆輕白浪,錦帶入紅塵。” 明 高攀龍 《三時記》:“午後,餘五人共載而泛,張布颿信風所之,甚見氣象。” 清 黃景仁 《送陳理堂學博歸江南》詩:“下水船中天上坐,布帆安穩作歸人。”
風利
風勢迅疾。《晉書·王濬傳》:“ 濬 舉帆直指,報曰:‘風利,不得泊也。’” 唐 白居易 《冬初酒熱》詩之一:“霜繁脆庭柳,風利剪池荷。”
客意
離鄉在外之人的心懷、意願。 唐 杜甫 《送舍弟頻赴齊州》詩之二:“客意長東北, 齊州 安在哉。” 唐 溫庭筠 《西遊書懷》詩:“高秋辭故國,昨日夢 長安 。客意自如此,非關行路難。” 宋 蘇軾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谿小酌至晚》詩:“惟有暮鵶知客意,驚飛千片落寒條。”
連空
遠望與天空相連。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連空隳雉堞,照夜焚城郭。” 元 楊維楨 《西湖竹枝歌》之八:“ 石新婦 下水連空, 飛來峯 前山萬重。” 清 王士禛 《和沉石田鉤弋夫人歌》:“青史祇今憐 趙父 , 茂陵 菸草亦連空。”
遠開
方言。猶離開。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他跳上木排,拿起網兜,撈著水草,泛泛的遠開去了。”
傅岩
(1).亦稱“ 傅險 ”。古地名。相傳 商 代賢士 傅說 為奴隸時版築於此,故稱。《書·說命上》:“ 説 築 傅巖 之野。” 孔 傳:“ 傅氏 之巖在 虞 虢 之界,通道所經,有澗水壞道,常使胥靡刑人築護此道。 説 賢而隱,代胥靡築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史記·殷本紀》:“得 説 於 傅險 中。是時, 説 為胥靡,築於 傅險 。” 司馬貞 索隱:“舊本作‘險’,亦作‘巖’也。” 張守節 正義引《地理志》:“ 傅險 即 傅説 版築之處,所隱之處窟名 聖人窟 ,在今 陝州 河北縣 北七里,即 虞國 、 虢國 之界。又有 傅説祠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山西三·平陽府》:“ 傅巖 ,縣( 平陸縣 )東三十五里,即 殷 相 傅説 隱處,俗名 聖人窟 。其地亦曰 隱賢社 。”
(2). 殷 相 傅說 曾隱於 傅岩 ,後因以泛指棲隱之處或隱逸之士。 唐 王維 《登河北城樓作》詩:“井邑 傅巖 上,客亭雲霧間。” 宋 蘇軾 《答曾學士啟》:“賤如莘野,猶為席上之珍;遠若 傅巖 ,盡入彀中之選。”
濟川
猶渡河。語出《書·說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後多以“濟川”比喻輔佐帝王。 唐 獨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詩:“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張居正 《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川調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 黃君 濟川才,大器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