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畔農忙原文
村南俗不好荒嬉,東作孜孜恐後時。
黃犢耕雲春起早,綠蓑披雨夜歸遲。
冠昏有節家常給,賦稅無逋吏到稀。
過客相逢莫相笑,遺安一念少人知。
詩詞問答
問:南畔農忙的作者是誰?答:鄧伯凱
問:南畔農忙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南畔農忙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鄧伯凱的名句有哪些?答:鄧伯凱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不好
(1).不美;不善。《楚辭·離騷》:“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史記·滑稽列傳》:“﹝ 西門豹 曰﹞是女子不好,煩大巫嫗為入報 河伯 ,得更求好友,後日送之。” 毛 * 《 * 內的資產階級思想》:“就思想狀況來說……少數人是不好的,是非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
(2).不舒服,指生病。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二折:“淨云:‘你那病人不好幾日了。’”《 * 詞話》第四六回:“ 郁大姐 道:‘自從與 五娘 做了生日,家去就不好起來。’”《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咱昨日在圍場上,你一跳八丈的,如何就這們不好的快?”
(3).不便。《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中多委曲,小弟不好説得,非 子中 不能詳言。” 老舍 《二馬》第四段六:“況且,有好些事不好告訴你,姐姐,你是個姑娘。” 艾蕪 《百鍊成鋼》第一章:“這不好違反他的習慣。”
(4).不能。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我們不好不買外國貨么?”
不喜歡。《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盎 素不好 鼂錯 , 鼂錯 所居坐, 盎 去, 盎 坐, 錯 亦去。”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 墨翟 不好伎,何為過 朝歌 而迴車乎?”
東作
(1).謂春耕。《書·堯典》:“寅賓出日,平秩東作。” 孔 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謂之東作。” 唐 李白 《贈從弟冽》詩:“日出布穀鳴,田家擁鋤犂。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 清 朱彝尊 《御試省耕詩二十韻》:“西疇一以望,東作此時偕。”
(2).泛指農事。 漢 蔡邕 《考城縣頌》:“勸茲穡民,東作是營,農桑之業,為國之經。” 宋 陸游 《岳池農家》詩:“農家農家樂復樂,不比市朝爭奪惡。宦遊所得真幾何,我已三年廢東作。”
(3).指春季作物。《魏書·世祖紀上》:“去春小旱,東作不茂。” 清 方文 《樅川對雪有懷》詩:“農家東作有豐兆,客子西歸無好音。”
孜孜
(1).勤勉;不懈怠。《書·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穎達 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記·滑稽列傳》:“苟能修身,何患不榮! 太公 躬行仁義七十二年,逢 文王 ,得行其説,封於 齊 ,七百歲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 唐 李德裕 《奏銀妝具狀》:“臣有生多幸,獲遇昌期,受寄名藩,每憂曠職,孜孜夙夜,上報國恩。”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雞鳴而起曰:‘吾今日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為某事,其果濟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違於心。” 金 王若虛 《揚子<法言>微旨序》:“嗚呼,公一代巨儒,德業文章皆可師法,自少年名滿四海間,平生著述殆不可勝紀,而晚年益勤心醉乎義理之學,六經百子莫不討論,迄今孜孜筆不停綴。” 明 方孝孺 《守素齋記》:“古之聖賢所以孜孜若不及者,以德不素具、才不素習則不足以佐天地之遺闕,開萬世之治平,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 梁啓超 《法理學大家孟德斯鳩之學說》:“故孜孜焉各競其職,莫敢或怠。”
(2).猶言專心一意。《周書·柳虯傳》:“衣不過適體,食不過充飢。孜孜營求,徒勞思慮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敬》:“當今北面官人,入則內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打雨,爾何不從之,而孜孜事一箇窮措大,有何長進耳!” 明 徐霖 《繡襦記·歌郎競技》:“孜孜為利清早起,又有不成人的先入市。”《明史·呂坤傳》:“臣觀陛下昔時勵精為治,今當春秋鼎盛,曾無夙夜憂勤之意,惟孜孜以患貧為事。”
(3).急切;懇切;一再。《新唐書·循吏傳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長人不可輕授亟易。是以授受之間,雖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宋 蘇軾 《再論積欠六事四事札子》:“若陛下初無此心,則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屢言而屢不聽,亦可以止矣,然臣猶孜孜強聒不已者,蓋由陛下實有此心,而為臣子所格沮也。” 清 劉大櫆 《烏程閔君墓志銘》:“家貧以授徒為生,勸飭孜孜,無殊子息。”
(4).不停歇貌。 元 湯式 《一枝花·贈人》曲:“得志之秋,文共武皆窮究,正青春正黑頭, 孫 吳 略切切於心, 齊 魯 論孜孜在口。”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三折:“前家兒招了個後堯婆,小媳婦近日成親,大渾家新來亡過,題名兒駡了孜孜的唾,駡那無正事頽唆,則待折損殺業種活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入告 吳 言,女略無駭意,又弔其無家,亦殊無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大賬簿》:“我眼看見火勢孜孜地蔓延過來,心中又忙著和個個字道別。”
(5).凝神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暢忒昏沉,忒慕古,忒猖狂。不問是誰,便待窩穰。説志誠,説衷腸;騁奸俏,騁浮浪。初喚做 鶯鶯 ,孜孜地覷來,卻是 紅娘 。”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二折:“朝至暮不轉我這眼睛,孜孜覷定,端的寒忘熱,飢忘飽,凍忘冷。”《 * 詞話》第四一回:“我去那燈影兒下,孜孜的覷看。”
(6).和樂貌。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伊余懷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與汝樂之,乃陳好言,乃著新詩,一日不見,如何不思!”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兄弟》:“ 江陵 王元紹 、弟 孝英 、 子敏 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相見如不足者。” 元 柯丹邱 《荊釵記·閨念》:“ 長安 紅杏深,家山白雲隱,早祈歸省,孜孜翕翕,舉家歡慶。”
(7).美好貌。 宋 毛滂 《菩薩蠻·代贈》詞:“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頰,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 元 喬吉 《鬥鵪鶉·歌姬》套曲:“眉兒初月彎彎,鞋兒瘦玉慳慳,臉兒孜孜耐看,琵琶絃慢,青衫淚點才乾。”
(8).猶孑孑。孤單、獨自。 唐 歐陽詹 《暗室箴》:“孜孜碩人,冥冥暗室,罔縱爾神,罔輕爾質。” 宋 范仲淹 《與謝安定屯田書》:“自當觀羣賢,以經大運,無孜孜一夫,以隘其守焉。”
(9).形容詞結構中的迭音附加成分。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一折:“苦孜孜,淚絲絲,這場災禍從天至,把俺橫拖倒拽怎推辭!” 明 無心子 《金雀記·玩燈》:“喜孜孜攜手偕行,笑吟吟並偶成雙。”《白雪遺音·八角鼓·秋景蕭條》:“佳人聽完這四句,喜孜孜,把筆描,風花雪月道的好。”
後時
(1).失時;不及時。《楚辭·賈誼<惜誓>》:“黃鵠後時而寄處兮,鴟梟群而制之。” 王逸 註:“言賢者失時,後輩亦為讒佞所排逐。”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爭獻謀計,惟恐後時。”《金史·胡沙補傳》:“今舉大事不可後時,若俟河凍,則 遼 兵盛集來攻矣。”
(2).後來;以後。《晉書·羊祜傳》:“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後時彼國大曠野中有惡師子,截道 * ,斷絶王路。”
黃犢
(1).小牛。《韓非子·內儲說上》:“南門之外,有黃犢食苗道左者。” 唐 杜甫 《百憂集行》:“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 明 李夢陽 《戲作放歌寄別吳子》:“我豈復戀頭上簪,鹿門黃犢穩足駕。”
(2).蝸牛的別稱。《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動見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焦先 及 楊沛 ,並作瓜牛廬,止其中。以為瓜當作蝸;蝸,螺蟲之有角者也,俗或呼為黃犢。”《莊子·則陽》“有所謂蝸者” 唐 成玄英 疏:“蝸者,蟲名,有類小螺也;俗謂之黃犢,亦謂之蝸牛,有四角。”
起早
(1).很早就起身。 宋 陸游 《自山中夜行還湖上》詩:“荒雞起早忽再唱,北斗低盡餘三星。” 明 陳與郊 《義犬記》:“你起早苦么?”《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第二日起早走了幾十里路。”
(2).清早;一早。《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斷案》:“因寺中寬大,各房住開,這房做事,那房並不知道,況且起早,誰疑心有這件事來。”
(3).指富戶。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二六:“ 浙 人謂富家為起早,蓋言錢多則事多,不能晏眠也。”
冠昏
見“ 冠婚 ”。
有節
有節度;有節制。《禮記·檀弓上》:“夫禮,為可傳也,為可繼也。故哭踴有節。” 唐 李德裕 《欹器賦》:“表人道之隆替,明百事之有節。”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主帥慎進退,出師貴有節。” 張書紳 《正氣歌》三:“在 南昌 起義失敗的教訓里,在 皖南 事變有利有節的鬥爭中……哪一個革命者不應看到,這一切一切都是由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用血和生命寫成。”
家常
指家庭的起居、飲食等方面的日常生活
備家常之用。——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家常便飯
賦稅
(1) 田賦及各種捐稅的總稱
賦稅之繁重者,酌今昔而減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依照法律或習俗徵收的款項,尤指應付給政府的費用
過客
過路的人
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異也。——《韓非子·五蠹》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遺安
《後漢書·逸民傳·龐公》:“﹝ 龐公 ﹞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 表 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 龐公 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後遂以予子孫以德,使其淡泊自守,安寧無事為“遺安”。 宋 姜夔 《以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為韻奉別沔鄂親友》詩之三:“無庸垂罄嗟,遺安 鹿門 意。” 元 成廷珪 《寄靜逸處士顧仲庸》詩:“ 楊子 暮年空識字, 龐公 早歲已遺安。”《歧路燈》第一回:“萬事無如愛子真,遺安煞是費精神。”
一念
(1).一動念間;一個念頭。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山,千里顧兵窟。” 唐 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 宋 陸游 《自規》詩:“忿慾俱生一念中,聖賢亦本與人同。”《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
(2).佛家語。指極短促的時間。《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觀空品》:“九十剎那為一念。” 北魏 曇鸞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卷上:“六十剎那為一念。”《翻譯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剎那。”
少人
(1).輕視人。《鶡冠子·武靈王》:“少人而自至。” 陸佃 註:“狹人而自以為至。”
(2).少數人。《三國志·魏志·劉劭傳》:“賊眾新至,心專氣鋭。 寵 以少人自戰其地,若便進擊,不必能制。”